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以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菌株qy37固定化后的脱氮效果为考察标准,分别研究了不同的吸附、包埋固定化载体和方式对固定化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碳纳米管、多孔陶粒、活性炭、石墨四种材料为吸附固定化载体时,纳碳纳米材料的吸附固定化脱氮效果最好,脱氮率可达94%;以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制成的SA、PVA、PVA-SA、PVA-SA-活性炭和PVA-SA-纳米材料小球为包埋固定化载体时,PVA和SA混合作为包埋剂固定效果要好于单独作为包埋剂,包埋剂PVA和添加剂SA最佳包埋比是10:1;吸附材料作为强化剂一起包埋的复合式包埋有助于提高固定化小球的稳定性和固定化效果,脱氮率提高5%。其中纳米材料作为强化剂的包埋固定化脱氮效果要优于活性炭,脱氮率可达到85%。强化剂活性炭、纳米材料最佳包埋比是5:4。吸附固定化整体脱氮效率优于包埋固定化。  相似文献   
82.
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含油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活性炭与菌Brevibacillus parabrevis Bbai-1,制备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通过活性炭吸附前后的菌浓变化,测定了25℃时活性炭对Bbai-1的最大吸附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影响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的物理性质和微生物活性的4个主要因素(海藻酸钠浓度,活性炭含量,种子菌液浓度和交联时间),确定了固定化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海藻酸钠浓度为3.5%,活性炭含量为0.7%,种子菌液浓度为6×107 cell/mL,交联时间为24 h。并在25℃,原油含量为0.2%,固定化微球与含油培养基的体积比为3:20时,以游离菌作对比,考察了固定化微球降解原油的最佳pH和盐度。结果表明,固定化菌在pH 6~9,盐度为1.5%~3.5%时,原油降解率可达50%以上,比游离菌提高了20%,且具有较高的盐度适应能力和较宽的pH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83.
采用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载体,分别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过硫酸钾(KPS)作为促进剂和引发剂,对厌氧氨氧化菌进行包埋固定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包埋条件,得到的最佳条件为:10% PEGDA单体,0.25% KPS,0.5% TEMED,最佳的操作条件为:聚合温度20℃,聚合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菌胶比选取1:1.包埋颗粒的连续流实验表明,颗粒经过短暂的活性恢复后,脱氮效果不断提升,并且对水力负荷的提高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扫描电镜(SEM)表明本实验包埋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高通量测序显示,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颗粒内微生物多样性略有减小,厌氧氨氧化功能菌Candidatus Kuenenia占整个微生物体系比例由6.58%上升至9.8%,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说明了包埋后厌氧氨氧化性能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84.
固定化细胞处理有机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廉价材料PVA为主要原料的混合载体法固定污泥处理有机废水的关键性包埋技术条件,解决了妨碍固定化细胞在废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所面临的制备成球难,活性平失大,发胀粘连和上浮等问题,并以1升UASB反应器启动试验证明了污泥以包埋后可防止流失使厌氧化器快速启动,提高产气率,甲烷含量,运行过程工艺参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对节杆菌P-1和红球菌J-5降解聚乙烯醇(PVA)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1菌在PVA浓度小于1000mgL-1时,PVA降解效率均达到80%以上;J-5菌在PVA浓度为2000mgL-1时,PVA降解效率达到70%.用生产废水进行试验,P-1菌对低浓度PVA废水的处理效率比J-5菌高10%左右;P-1菌受温度的影响小于J-5菌;P-1菌的废水处理效果比J-5菌稳定;分段使用J-5菌与P-1菌处理高浓度的PVA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图7表1参9  相似文献   
86.
固定化厌氧微生物处理四环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VA-硼酸法固定化微生物作为两相厌氧工艺中的产甲烷相,进行了四环素废水的处理试验,并与一般UASB产甲烷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产甲烷相具有较高的污泥活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其COD去除率达65%~75%,高于一般UASB反应器,且具有较高的污泥活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87.
聚乙烯醇固定化混合细菌细胞对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应用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固定化混合细菌细胞以PVA浓度为12%(w/v),细胞浓度为2%(w/v)最好,pH对固定化操作过程影响不大。固定化细胞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活性与其自然细胞相似,最适温度为30—40℃,最适pH为7.0;在pH 6.0—8.0温度25—40℃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脱色活性,以及好的热稳定性;在连续一个月的印染废水脱色试验中,停留时间小于3.0h,脱色率均可维持在70—80%。  相似文献   
88.
用PVA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去除洗衣粉废水中LAS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富集培养得到降解LAS的细菌菌系,在24小时内可将40—50mg/L的LAS分解90%以上。用PVA-硼酸化法包埋该菌系得到的固定化细胞,在处理洗衣粉废水中LAS时的最适pH为5.35—7.70,最适温度为25℃—35℃。在1L反应器中的间歇式连续运行表明:PVA小球/废水(V/V)=30%,进水LAS 40—70mg/L,HRT=3h条件下,LAS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9.
通过优化的PVA-H3BO3包埋法制备了抗菌PVA小球,并用新制备的小球填充柱床进行水处理研究. 结果表明:抗菌PVA小球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在杀生剂添加量为m(杀生剂)∶m(PVA)3∶2时,杀菌率达到(92±2)%;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包埋了杀生剂的抗菌PVA凝胶小球是一种多孔性的球形颗粒,结构较密实,并且包埋效果理想. 随着填充高度的升高、处理液与抗菌材料接触时间(停留时间)的延长、处理液出口端流量的减小, 填充柱的杀菌性能逐渐升高;对于30mm×300mm的填充柱,当填充高度≥20cm, 停留时间≥0.5 h,出口端流量为2.7 mL/s时, 杀菌效果较好. 对于50mm×500mm的填充柱,在填充高度为10 cm,停留时间为0.5 h,出口端流量为2.7 mL/s时,其杀菌率为(93±1)%.   相似文献   
90.
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的载体结合和包埋固定化研究表明:各种多孔材料可以有效地固定菌体,并克服由于动培养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对降解酶系统的破坏;海藻酸钙固定化小球,在合适的包埋条件下,可达到相对的最佳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