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450篇
安全科学   139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759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介绍了南岳森林土壤颗粒组成状况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土壤的颗粒组成状况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南岳土壤质地主要为粉壤土、面砂土和壤粘土等。土壤质地的差异主要受植被类型、植物生长状况、放牧严重与否的影响,其次是受坡度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土壤颗粒组成状况显著地影响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浸水容重、吸湿率、烧失率、pH值等,对土壤紧实度、有机质、碱解氮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Past mining activities in the county of Cornwall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s exposed the local environment to raised levels of As.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an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As in crops grown in such areas and the subsequent take-up of As through the food chain may lead to an increased body burden in man. In an attempt to evaluate this, a pilot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Particle Induced X-ray Emission to compare the hair As concentration of a group of Cornish residents to that of a control group consisting of residents in the counties of Oxfordshire and Wiltshire. The null hypothesis being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air As concentrations of the two groups.Each group comprised thirty six age and sex matched subjects. The mean hair As concentration for the Cornish group was 2.51 g g-1, which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0.7 g g-1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04).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suggests a hair As value greater than 1 g g-1 as evidence of increased exposure to As and 5 g g-1 is quoted by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as evidence of significant ingestion of As. Twenty one Cornish subjects registered a value at or above 1 g As g-1 compared to nin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003). Five subjects in the Cornish group had values that exceed 5 g As g-1, compared to only two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23). We us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s evidence to support our continued work in this area in order to evaluate possible health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3.
孙在  黄震  王嘉松 《环境化学》2007,26(3):290-293
蜡烛燃烧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在10nm-500nm范围内),稳定燃烧排放的颗粒物呈单峰正态分布,而非稳定燃烧呈近似双峰正态分布.将现场测得的浓度数据通过气溶胶动力方程转化为排放因子.结果表明,蜡烛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在经过一段时间历程后,粒径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纳米级颗粒物逐渐消失,颗粒物的粒径有所增大.蜡烛在稳定燃烧环境下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的数量排放因子为4.05×1012±0.73×1012个·g-1,在非稳定燃烧下的排放因子为1.49×1012±0.32×1012个·g-1.  相似文献   
104.
城市街道常绿灌木植物叶片滞尘能力及滞尘颗粒物形态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王赞红  李纪标 《生态环境》2006,15(2):327-330
城市园林植被中街道常绿灌木受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等多重污染影响,其叶片生长高度恰好接近人体呼吸带,叶片受污染程度可反映人体污染暴露水平,是良好的环境质量代用指标。对于北方城市环境而言,常绿植被叶片的滞尘效应尤其重要。作者选择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的石家庄市为代表,对北方地区园林常用灌木植物大叶黄杨叶片的滞尘效应进行了研究。在石市4条主交通干道两旁样点首先对选定的大叶黄杨叶片进行冲洗,5日后取回载尘叶片进行滞尘量测量,重复进行5次,获得5个周期内叶片滞尘量数据;并对叶片表面滞尘颗粒物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晴朗微风天气条件下,大叶黄杨叶片平均滞尘量为0.8614g·m-2·d-1,单叶最大饱和滞尘量为11.6197g·m-2,累积达到叶片饱和滞尘量的时间是15日。大叶黄杨叶片滞尘量大于同时期环境监测的大气降尘量,差额来自机动车排放和道路扬尘影响,这种影响约占叶片全部滞尘量的34.7%。大叶黄杨叶片表面滞尘为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深度清洗后叶片表面仍滞留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物,说明大叶黄杨叶片可以固定有害悬浮颗粒物并使之从大气环境中清除。本研究表明大叶黄杨强滞尘能力是城市近地面层环境中清除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5.
城市垃圾焚烧中PVC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大约有一半的氯来自PVC废物。在垃圾焚烧过程中,PVC含量的增加可导致HCl产生量的增加,并有可能成为二噁Ying生成的氯源。PVC中铅含量最高,但对生活垃圾相对贡献量不大。PVC对生活垃圾的镉相对贡献量最大,而且在含PVC垃圾焚烧过程中烟气中镉的浓度也有明显增加。此外,PVC有使重金属从底灰向飞灰转移的趋势,这对于后续的底灰处置是有利的。在分析PVC对城市垃圾焚烧过程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微孔扩散管曝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太平  毛建萍 《四川环境》1998,17(4):52-54,57
本文综术字在污水处理站使用离心鼓风机穿孔管大气泡浅 支暴气所引起的溶解氧不足。  相似文献   
107.
通过阿尔山市2005年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全年三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结合采样时有关气象参数,着重对TSP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做一下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配煤组分、成型工艺条件、型料粒度等方面对工业型煤质量的影响,指标合理确定惰性组分含量、成型水分和型料粒度组成是型煤生产的关键,并对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究3种不同粒径的污泥生物质炭(S1:大粒径 0.165 mm;S2:中粒径为0.025~0.165 mm;S3:小粒径0.025 mm)对Zn的吸附效率和固化稳定的机理,以此为污泥生物质炭在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实验室模拟法,研究不同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和重金属浓度对生物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运用四步萃取法分析生物炭上Zn的吸附形态.结果表明:①生物炭在4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呈先增加后平缓的趋势,最终吸附量S1S2S3;②溶液初始浓度为0~2 mmol·L~(-1)时Zn~(2+)的吸附量呈线性增长趋势,但随溶液浓度超过2 mmol·L~(-1)时吸附量开始趋于饱和;③3种不同粒径生物炭的水溶性组分Zn分别占总萃取量的1.70%、5.02%和7.47%,可交换态组分分别占25.27%、32.35%和27.29%,酸溶性组分分别占35.06%、38.63%和27.90%,非生物利用组分分别占37.97%、24.00%和37.34%.④污泥生物质炭的动力学吸附特征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单位质量的污泥生物质炭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⑤污泥生物质炭的等温吸附特征更符合Langmuir模型,小粒径的生物质炭最大吸附量最优;⑥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上升污泥生物质炭的吸附率在逐渐增加,碱性条件下吸附率的增加可能是形成锌的络合物沉淀导致的;⑦Zn的吸附形态以酸溶性和非生物利用态为主,水溶性占比较小.污泥生物质炭对Zn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S1吸附的Zn酸溶性组分和非生物利用组分占比最大,吸附效果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0.
Distribution of PM0.1,PM1and PM2.5particle-and ga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during the 2019 normal,partial and strong haze periods at a background location in southern Thailand were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s and carcinogenic risks PM1was the predominant component,during partial and strong haze periods,accounting for 45.1%and 52.9%of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respectively,while during nor mal period the con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