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塘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是一种独特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可持续农业的一种类型。本文分析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基塘生态系统的特点、现状及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2.
上海地区SO2污染现状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监测系统长期监测资料,对上海地区大气中SO2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总结出SO2的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应用秩相关系数法,对1986 ̄1995年的10年SO2浓度均值进行了年际变化趋势检验,同时从最大值、超标率及高浓度日出现天数等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年际变化趋势分析,以充分的证明表明,上海市SO2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3.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农村面源污染源分布广泛,没有确切位置,其治理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危害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为全面了解辽宁省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状况,2004年在省内选取了5个城市进行分季节采样,并对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和美国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PM2.5中重金属元素和PAHs污染较重,且冬季高于其它季节,重金属元素和PAHs主要富集在PM2.5及以下细小颗粒物中。  相似文献   
25.
太原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原市近 5年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 ,评价了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详细论述了大气污染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针对大气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政策环境,从准入规则、配额分配、排放核查、交易量与交易价格4个方面介绍了各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归纳出了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主要特点;并通过与碳排放交易欧盟体系(EU-ETS)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际差距,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为了便于海南省实现污泥的有效处置,研究组对海南省全部污水处理厂相关运营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前期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及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采样分析结果,本研究明确了污水收集管网覆盖面低、雨污不分流等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现状,同时提出污泥产量低、污泥处理后部分指标不达标、现有处置方式单一、不尽合理等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强化污泥处理工作及加强投资与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8.
企业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了企业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明确了企业环境监测工作的工基本立足点,在面临大中型国有企业主业副业剥离的情况下,对企业环境监测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29.
Despite th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melanin-based plumage coloration in social and sexual signaling, th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its information content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e T-regulation hypothesis proposes that melanin ornaments signal competitive abilities via the effects of testosterone (T) mediating both melanization and sexual/aggressive behaviors. Using the phylogenetic comparative approach, we tested whether frontal black melaniz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T around the time of breeding plumage development across all bird species with available T-data. We found a context-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melanization and T, varying with the type of ornamentation (patchy or full-black) and with the presumed taxonomic distribution of the hormonal control of plumage dichromatism. Within two taxa in which male plumage development is assumed androgen-dependent (Charadriiformes, Corvida), evolutionary increases in male melanization, and melanin dichromatism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s in T in most analyses but not within the basal lineage (ratites, Galloanseriformes) with androgen-independent male plumage. Among Passeroidea with presumably genetically or luteinizing-hormone-based male plumage, melanization and its dichromatism correlated with T only in species with <100% frontal melanization. These results were robust as we controlled for several confounding variables such as mating and parental behaviors.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test and support the T-regulation hypothesis interspecifically, suggesting that among-species differences in melanization may have evolved in response to differences in circulating T in certain avian taxa. Our results imply that the extent of black ornamentation may serve as an honest indicator of male competitiveness in those species that evolved an appropriate hormonal basis (T dependence) for color production.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30.
劳动河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丽敏  孟利 《环境保护科学》2005,31(3):63-65,70
利用劳动河8个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以地面水环境质量为标准,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劳动河各点位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劳动河水质污染程度,确定主要污染点位及主要污染因子,为劳动河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