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131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使用SUMMA罐采集华东地区5类典型合成树脂企业有组织排口样品,通过气相色质联用技术(GC-MS)定量分析106种VOCs,计算了合成树脂行业排放量、排放系数和不确定性,分析了VOCs的排放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建立了5类合成树脂VOCs排放成分谱.结果表明:合成树脂企业VOCs排放量为346~3467kg/a,5类合成树脂排放系数为0.06~1.24g/kg,其中涂料树脂(CR)类企业排放量和排放系数均最大.芳香烃、含氧烃(OVOCs)和卤代烃是合成树脂行业VOCs排放基本组分,累计占比范围是73.2%~98.3%.涂料树脂、酚醛树脂(PF)、聚氨酯(PU)、共聚物树脂(ABS)和聚碳酸酯(PC)特征污染物分别为:甲基异丁基酮、苯、甲苯、苯乙烯和二氯甲烷.合成树脂企业臭氧生成潜势(OFP)为22.7~202.5mg/m3,源反应性(SR)为0.3~4.6g/g,CR类企业OFP和SR均最大.合成树脂行业SR处于各行业平均水平.芳香烃、OVOCs和烯炔烃是合成树脂行业的主要光化学活性组分,累计OFP贡献率为64.1%~100.0%,苯、甲苯、甲基异丁基酮、乙烯、苯乙烯是合成树脂行业关键活性物种.研究显示,合成树脂行业VOCs治理应管控芳香烃和OVOCs的排放,重视污染物恶臭问题和卤代烃溶剂的危害,减排VOCs排放量大、臭氧生成能力强的CR类企业.  相似文献   
82.
冰川高程变化是冰川形态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能为推算冰川体积变化及物质平衡提供基本参数。利用Sentinel-1A雷达数据,与SRTM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得到2000—2018年哈尔里克山冰川高程变化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以裸地区域的高程变化量作为系统误差修正值,对冰川高程变化结果进行第一次优化。由于差分干涉结果受地形影响较大,为降低地形因素对高程变化的影响,分析地形因子与高程变化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去除标准差过大的冰川区域,提高冰川高程变化可靠性,对冰川高程变化结果进行第二次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过去18年来,哈尔里克山冰川高程平均下降(8.74±0.14) m;分析冰川高程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发现西北部冰川高程减少程度较东南部小;分析冰川高程变化与海拔的关系,发现总体上冰川高程下降程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83.
基于模糊综合与可变模糊集耦合的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可变模糊集方法是常用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但可变模糊集评价法的隶属度计算复杂、可变参数多,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容易造成隶属度信息丢失.本文在充分吸取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耦合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优化了评价因子选择、权重确定、模糊算子选择等关键环节,并对青岛市大沽河水源地的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水源地中北部(W7~W11)地区,硝酸盐氮含量严重超标,耦合模型得到的水质等级均为4或5类水,评价结果符合该区域实际水质状况,说明新建的耦合模型是可靠的.另外,从监测井W2、W3、W4、W7、W10、W11、W12获得的最大隶属度小于0.5,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不适用于这些点的水质评价,而耦合模型综合考虑了其它隶属度值对评价结果的贡献,其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4.
武潭  高晓蕾  刘静怡  徐博 《安全》2019,40(1):28-33
论文在介绍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基本原理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保护层分析(LOPA)等系统风险分析理论的应用方法。并结合上述理论,确定了安全仪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定级。以合成氨装置为例,应用HAZOP及保护层分析方法,得出了合成塔压力过高及废热锅炉液位过低2个场景下的安全完整性SIL等级。结果表明:合成塔装置仪表的SIL等级为1,废热锅炉仪表的SIL等级为2。  相似文献   
85.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针对泰安市泰山区地质灾害分布特点,进行区内地质环境特征和危险性分析以及综合危险性指数(含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和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计算,对区内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将泰山区划分成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等4个等级,为今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贵州省威宁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高原淡水湖泊,同时也是我国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迁徙水禽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地。但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引起的其功能作用会削弱、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其表现出明显的生态脆弱性,尤其是在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如果草海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及时加以制止和消除,将直接威胁着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本文首先从湿地的生态特征、功能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的30个主要影响草海生态健康的因子进行分析,并对每个因子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说明。其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的层次分析法对草海生态健康影响的30个主要因子进行了整合分析,并对草海现在的健康状况应用平均加权原则进行了评估。最后,针对草海目前的健康状况,对草海今后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7.
BACKGROUND, AIMS AND SCOPE: Hexavalent chromium [Cr(VI)] cannot react with either carbonate or hydroxide to form chromium precipitates. However, by using a precipitation technology to treat plating wastewater containing Cr(VI), Cu(II), Ni(II) and Zn(II), approximately 78% of Cr(VI) (initial 60 mg/L) was co-removed with the precipitation of Cu(II), Ni(II) and Zn(II) (each 150 mg/L) by dosing with Na2CO3 (Sun 2003). Direct precipitation by forming Cu(II)-Cr(VI) precipitates followed by adsorption of Cr(VI) onto freshly formed Cu-precipitates was subsequently found to be the main mechanism(s) involved in Cr(VI) co-removal with Cu(II) precipitation by dosing Na2CO3 stepwise to various pH values (Sun et al. 2003).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formation of primary precipitate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copper precipitation and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r(VI) with Cu(II). METHODS: Test metal-solutions were prepared with industrial grade chemicals: CuCl2 x 2H2O, Na2SO4 and K2Cr2207. NaCO3 was added drop-wise to synthetic metal-solution to progressively increase pH. For each pH increment, removal of soluble metals was detect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AAS)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precipitates was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o further characterize the formation of primary precipitates, a series of MINEQL+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analyses and equilibrium calculations/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RESULTS AND DISCUSSION: MINEQL+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indicated that, for a system containing 150 mg/L Cu(II) and 60 mg/L Cr(VI) with gradual Na2CO3 dosing, if any precipitates can be formed at pH 5.0 or lower, it should be in the form of CuCrO4. Comparison tests using systems containing the same equivalent of Cu(II) plus Cr(VI) and Cu(II) plus SO4(2-) show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ccurred at a pH of around 5.0 in the Cu(II)-Cr(VI) system and around 6.0 in the Cu(II)-SO4(2-) system. The discrepancy of the precipitation was indeed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Cu-Cr precipitates. The initiation of copper removal at pH around 5.0 for the Cu-Cr co-removal test was not attributable to the formation of Cu-CO3 precipitates, instead, it was most likely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insoluble Cu-Cr precipitates, such as CuCrO4 and CuCrO4 x 2Cu(OH)2. Experimental tests, equilibrium calculations, MINEQL+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and surface morphologies for systems using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Cu(II) and Cr(VI) further verified the most probable composition of primary precipitates is copper-chromate. CONCLUSION: In the Cu-Cr co-removal test with Na2O3 dosing to increase pH and induce metal precipitation, copper-chromate precipitates are the primary precipitates produced and contribute to the initi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opper and chromium.  相似文献   
88.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AUF的研制及其除油效果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尿素、甲醛为原料合成脲醛树脂,加入环氧氯丙烷对树脂进行改性,再加入三乙铵进行季胺化,得到改性脲醛树脂季铵盐絮凝剂AUF。在WEMCO浮选机上考察AUF的除油性能及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AUF投药量为10mg/L时,出水中油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当甲醛、尿素、环氧氯丙烷三者的摩尔比为2:1:0.5,季铵化温度为80~110C,反应时间为4~5h时,得到的絮凝剂AUF除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9.
简述了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氨系统的特点,着重介绍了该系统制气工段和净化工段的三废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并对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0.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以MAA、AA、BuAc、MMAc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不含烷氧基的水溶性W/O原油破乳剂SYL-01。反应条件与反应物的用量研究表明:反应物最佳配比为AA:MAA:BuAc:MMAC=0.75:0.25:10:4。对原油乳液的破乳实验说明:SYL-01与目前使用的9901破乳剂性能相当,脱水率较高。SYL-01原料价廉易得,不使用易燃易爆的气体原料,工艺简单,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