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92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499篇
基础理论   16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同时产甲烷反硝化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UASB成功运行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小试基础上,针对反应器内颗粒污泥,通过构建古菌和细菌的16SrDNA基因文库、RADAR遗传变异分型和测序比对等技术进行了微生物系统发育关系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颗粒污泥的古菌中,产甲烷髦毛菌和产甲烷杆菌是主要菌群,随机选出的88个古菌克隆子,这两类古菌的16SrDNA序列分别占古菌总量71.59%和22.73%;而颗粒污泥中细菌的多样性要高于古菌,低GC革兰氏阳性菌和ε变型菌纲分支的细菌是细菌的主要菌群,在随机选出的133个细菌克隆子中,这2类细菌的16SrDNA序列分别占细菌总量的49.62%和12.03%.  相似文献   
992.
脱氮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反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活性自养反硝化菌TD,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硝酸盐还原特性研究.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严格自养.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ThiobaciUus denitrificans相似性为99.85%.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TD为脱氮硫杆菌.通过对该菌的生长特性和反硝化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在初始pH为6.85,32.8℃培养条件下脱氮效果最佳;在初始pH为6.90,29.5℃培养条件下生长最快.该菌生长比较缓慢,没有明显的稳定期,对数生长期阶段的反硝化能力最强,反硝化速率最快,达到了2.245 mg·(L·h)-1,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值明显下降.较高盐度对该菌株的反硝化活性有抑制作用.该菌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脱氮硫杆菌对健康鱼体几乎无毒,属于无毒性菌株.  相似文献   
993.
DBD技术脱除恶臭气体H2S和CS2的可行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DBD技术脱除工业废气中的H2S和CS2.12kV的电压下,分压为4kPa的H2S,放电5s,去除率接近100%;分压为1.33kPa的CS2,放电15s,其去除率可达80%.H2S和CS2的去除率都随其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废气处理量为420m3/h、流速为10m/s的DBD净化装置,进行了实际含H2S和CS2的工业废气净化研究,H2S去除率可达89%,能量消耗为5.2W·h/m3.结果表明DBD技术对于处理含硫恶臭工业废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讨论了半干半湿法烟气处理技术的特点 ,进行了 35t h燃煤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脱硫效率的稳定性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出塔烟气温度、Ca S摩尔比和循环飞灰量对SO2 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Ca S摩尔比 <1 2的条件下 ,脱硫效率可达 85 1% ;Ca S摩尔比为 1 4时 ,脱硫效率为 88 3%。在循环飞灰量和石灰比为 4∶1,Ca S摩尔比为1 15的条件下 ,SO2 的去除效率为 81 0 7% ,系统的除尘效率达 97 7%。  相似文献   
995.
The Kyoto Protocol on global warming has provoked great controversy in part because it calls for heavier burdens on wealthy countries than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effort to control climate change. The U.S. Senate voted unanimously to oppose any agreement that does not require emissions reduction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The ethics of this position are examined in this paper which shows that there are good moral reasons for supporting the provisions of the Kyoto Protocol. Such a conclusion follows easily from considerat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but can also be supported by more narrowly self-interested argument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96.
为增强我国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改善现有的应急预案准则性强,可操作性弱的情况,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评述了3个版本的美国应急通用任务列表,从作用、结构和内容等方面比较各版本的通用任务表间的不同以及各自优缺点,并从理论和现实2个方面分析通用任务列表版本变迁的原因,为我国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的建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参考,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为实现对城市污水泵站格栅间内H2S和CO有害气体浓度实时准确监测分析,设计气体传感器阵列监测系统,建立单隐层BP神经网络模型对气体浓度样本进行训练,确定网络隐含层数为9,训练函数为traindm,模型优化后输出的H2S和CO气体浓度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与0.4%。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传感器阵列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可提高其测量精度,提升精度范围在57%~75%之间,能够满足对污水泵站有害气体监测的基本要求,所建立模型表现出良好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污水格栅间有害气体监测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光照对低浓度硫化氢气体生物法净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和种进行光照和避光的对比试验表明,光照能提高微生物对硫化氢废气的净化效率,最终产物为硫酸,净化效率和液相硫酸极的浓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避光时微生物对硫化氢废气的净化效率较低,但最终产物为单质硫。根据上述结果适宜的工艺流程应是首先将硫化氢废气通入避光的生物膜填料塔,把硫化氢转化为能回收的单质硫,然后再将废气通入光照的生物膜填料塔净化,进一步降低硫化氢废气的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999.
长江流域河流和湖库的浮游细菌群落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流域自江源区至入海口的干流重点区域、八大一级支流和多个重点湖库设置了 177个样点开展浮游细菌调查,采用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的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研究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期望在更广的调查范围和更高的物种注释精度上阐明长江流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首先分析了各采样点浮游细菌的α多样性状况,发现长...  相似文献   
1000.
“MMA”技术路线在太湖蓝藻水华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3S技术整合,提出"MMA"技术路线应用于蓝藻水华监测,包括监测、测绘、分析等关键步骤。对太湖蓝藻水华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规律一致,但又有所差异。一方面,太湖蓝藻密度(CBD)、叶绿素a(Chl-a)及水华频率分布图结果均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太湖湖心区CBD和Chl-a浓度亦较高,而遥感监测后的水华频率图显示为无水华或频率小于1%。故应参照"MMA"技术路线,综合应用3S技术,并核验比对,弥补单项技术存在的不足,全面真实反映藻类水华情况。"MMA"技术路线既适用于水华监测,亦可推广至其他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