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赤潮多发区深圳湾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8年2月至2008年11月分四个季度调查了赤潮多发区深圳湾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叶绿素a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湾叶绿素a质量浓度范围为3.07~309.94 mg·m~(-3),年平均值为42.29 mg·m~(-3).四季叶绿素a平均质量浓度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春季(108.33 mg·m~(-3))>夏季(35.2 mg·m~(-3))>秋季(16.68 mg·m~(-3))>冬季(8.96 mg·m~(-3)).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在冬季和春季呈现由湾内向湾外递减的分布特征,而夏季和秋季呈现由西岸向东岸递减的分布特征,整体则呈现由湾内向湾外递减的分布特征.相关分析显示深圳湾叶绿素a与水温、COD、TOC、PO_4~(3-)-P和浮游植物密度因子显著正相关,与DIN因子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叶绿素a与水温、DIN、PO_4~(3-)-P、COD、TOC和浮游植物密度之间有着比其它因子更为密切的关系.以叶绿素a作为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发现深圳湾海域富营养化严重,存在随时爆发赤潮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2.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use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for controlling nonpoint pollution in the Xikeng Reservoir watershed located in Shenzhen, China. A BMP treatment train design, including a pond, a wetland, and a buffer strip placed in series was implemented at the reservoir location. A separate grass swale was also constructed at the sit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BMPs, namely a planter box and bioboxes, were used at the parking lot of the reservoir’s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storm events and were analyzed for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5), ammonia nitrogen (NH3—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both BMP system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Efficiency Ratio (ER) method based on the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 (EMC) data. In summary, the pond/wetland treatment train removed 70%―90% of TSS, 20%―50% of BOD5, and 30%―70% of TP and NH3—N. The swale removed 50%―90% of TSS, 30%―55% of BOD5, −10%―35% of NH3—N, and 25%―70% of TP. For the planter box and biobox, the ranges of removal rates were 70%―90%, 20%―50%, and 30%―70% for TSS, BOD5, and ammonia and phosphoru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3.
深圳湾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深圳湾海域2008年2、5、8、11月4个航次的海水中营养盐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湾海域海水中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Si:N:P比及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整个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氮磷营养盐污染严重,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且受珠江口水系夏季带来的高氮低磷低硅的海水的影响,整个深圳湾海水中氮磷硅营养盐的时空分布不尽相同:夏季DIN的分布由湾口向湾内逐渐降低;冬、春、秋3季DIN的分布和4个季节PO43--P、SiO32--Si的分布都是由湾内向湾口逐渐降低;受陆源输入的影响,秋季DIN和PO43--P表现出由西岸向东岸逐渐降低的趋势;受海底沉积物交换的影响,夏季SiO32--Si表现出由西岸向东岸逐渐升高的分布趋势。冬季整个海域都处于氮限制状态,基本无赤潮发生风险;春季整个海域基本处于富营养状态,是赤潮的高发期;夏季整个海域从湾内到湾口由氮限制逐渐过渡到磷限制状态,处于赤潮发生的危险期;秋季整个海域处于轻微的磷限制状态,也是深圳湾赤潮的高发期,但危险性较春季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4.
深圳湾典型红树植物根表铁膜及其重金属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的5种典型红树植物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红树植物根表铁膜及其重金属富集特征.结果表明:① 5种红树植物根表铁膜含量依次为:老鼠簕 > 桐花树 > 木榄 > 秋茄 > 银叶树,含量范围为0.37~10.81 g·kg-1.②根表铁膜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并且其因植物种类和重金属种类而异:重金属在老鼠簕根表铁膜中积累较高,银叶树中最低;铁膜中的重金属Mn含量为0.11~2.67 g·kg-1,Pb、Zn、Cu、As和Cr最高含量范围为117.44~189.69 mg·kg-1,Cd、Ni、Co、Sb最高含量范围为34.84~63.34 mg·kg-1;铁膜中的Zn含量与其他重金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01),表明铁膜中Zn的积累可能与其它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③沉积物pH显著影响根表铁膜的含量及其对Mn的积累(P<0.05);沉积物含水量和盐度与铁膜中重金属Cr和Co含量呈正相关(P<0.05).④红树植物根表铁膜及其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均为根尖 > 根中 > 根基.  相似文献   
105.
雨源型城市河流水容量偏小,缺乏动态补充水源,易受污染.基于深圳市2015~2021年全市(不含深汕)9大流域的21个水质指标数据和逐日降雨数据,利用单因子指数评价、综合污染指数、层次聚类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深圳市河流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特征污染物对降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2015年全区大部分断面水质都是劣Ⅴ类水,2018年10月后河流水质总体得到大幅度改善,与2018年深圳市开展治水专项活动背景一致,到2021年约62%的断面水质达Ⅰ~Ⅲ类水标准;②深圳市(不含深汕)西部人口稠密地区的水质污染较东部更严重,河口和支流下游水质污染较上游更严重;③深圳市坪山河、龙岗河、茅洲河和深圳河的水质受降雨的影响显著;④深圳市河流的主要特征污染指标是DO、COD、BOD5、NH4+-N、TP、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坪山河和龙岗河,降雨使TP和NH4+-N指标浓度升高;对于茅洲河,降雨使TP和COD指标浓度升高;对于深圳河,降雨使COD、TP和NH4+-N指标浓度升高.以上结果能够揭示深圳市雨源型河流水质时空变化情况及其对降雨事件引发的非点源污染的响应关系,为深圳市打造更高品质水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确定自然海岸特征是海岸修复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开发后弃管的无居民海岛却面临缺少历史资料参考的困难。在大连普兰店湾中部前大连岛的研究证明,依据历史影像和现存海岸地质地貌情况可以分析确定原自然海岸位置及性质。1972年KH 卫星影像表明当时的前大连岛仍然保持自然海岸形态,海岸位置在2020年海岸后 方的岛屿陆域内部。结合2020年海岸地质考察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1972年的前大连岛东部、西部分布海蚀崖形式的基岩海岸,南部、北部则分布砾石质海岸。1972—2020年,前大连岛自然海岸全部变化为人工海岸,海岸长度也从约2.38 km 增加至约3.12 km。  相似文献   
107.
依托深圳市浅层地下水质量监测调查成果,开展全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估工作。结果显示:多数监测点位水质属《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的Ⅳ类和Ⅴ类标准,综合质量评价水质为较差级别。深圳市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需要加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分析深圳市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原因,并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深圳河口泥滩多毛类动物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1996年在深圳河口潮间带泥滩的4个季度调查共获得多毛类动物16种。与大亚湾大鹏澳软相潮间带和九龙江口海岸潮间带多毛类相比,深圳河口潮间带泥滩多毛类种类较少,但密度和生物量较高,这与底质、有机质含量,红树林碎屑等有关,潮汐对深圳河口潮间带泥滩多毛类垂直分布的影响不明显。一些多毛类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与盐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9.
深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对策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深圳市当前水资源利用状况以及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所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特征,对深圳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和今后15年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调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1IntroductionChinahasalongcoastalline.Since1980’,economyincoastalareashasbeendevelopingfast,alongwiththeincreasing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