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高伟  白辉  严长安  陈岩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9):3134-3143
过量氮输入是水体氮污染的关键驱动因子,解析氮输入的结构和时空变化模式成为氮素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难点.基于1952—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氮活动数据,分别构建了天然氮输入和人为氮输入模型,评估了氮输入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氮输入负荷总体越过EKC曲线拐点进入由增长向下降的发展阶段,拐点出现在人均GDP为35777~36299元·人-1时,发生时间为"十二五"时期,主要原因是化肥和食物输入下降;②氮输入负荷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东部地区表现为倒U型,中部为S型,西部为J型,表明氮负荷存在从东向西的空间转移,西部地区成为氮输入负荷增长的热点地区,这与东部地区化肥施用量下降有关;③人为输入是长江经济带氮输入的主要来源,输入量及其占总输入的比例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从西到东部逐步递增的变化规律,与氮驱动力分布一致;④植被的多年平均固氮量为1771 kg·km-2·a-1,其中,非农作物的固氮速率为763 kg·km-2·a-1,植被固氮量的年际波动较小,天然输入对长江经济带总体氮输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川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重要的水资源,对该区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修订后的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现有冰川22523条,面积25516.80 km2,冰储量约2592.85 km3,分别占我国冰川相应总量的46.37%、49.22%和57.39%,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冰川储量最为丰富,共计2366.25 km3。(2)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以面积<0.5 km2的冰川数量最多,共计15519条,占冰川总数量的68.90%;面积则以介于1~5 km2冰川为主,共计6833.71 km2,占冰川总面积的26.78%;各山系的冰川退缩海拔高度不同,面积减少速度在各个高度带均有差异。(3)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面积共减少4527.43 km2,变化百分比为-20.88%,有3114条冰川消失,冰川冰储量损失约419.35 km3。(4)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整体呈现自西向东加快趋势,减少速率整体上有自西南向东北加快趋势;冰川朝北消失数量大于朝南消失数量,东北方向面积减少最多,东南方向面积减少最快。(5)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有暖湿化趋势,冬季气温升高速率大于夏季且降水增加幅度小于夏季的气候组合模式,不利于冰川的积累从而导致冰川退缩;冰川发育规模对冰川退缩也有一定影响,但各山系冰川变化驱动力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评估国土空间脆弱性与恢复力并解释其时空分布特征,能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相关决策提供参考。采用综合指数法和有序加权平均(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法分别评价和模拟长江经济带市域国土空间脆弱性及国土空间恢复力,并对二者的组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7年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脆弱性指数有明显下降趋势,累计下降率为16.49%,脆弱性指数从西向东逐步下降;(2)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型”“维持现状型”“开发优先型”政策情景下国土空间恢复力分别处于较高(占47.22%)、中等(占35.19%)、低恢复力(占99.07%)水平;(3)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以低脆弱性-中等恢复力、低脆弱性-较低恢复力为主导,占30.63%,国土空间整体脆弱性低,恢复力处于较低至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中制动力矩Tb与车轮滑移率S的收敛特性和收敛区域进行探讨,指出该收敛区域恰与制动稳定区重合,从而可使车辆的制动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还进行了防抱制动系统对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比谈预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笔者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近十年来在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统计数据 ,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及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 ,分析得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与人、车辆、道路、环境信息及管理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其中人 (尤其是驾驶员 )作为交通行为的主体 ,是道路交通事故诱因中一个关键性因素。由此 ,作者提出了要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必须将人、车、路、环境信息和管理等诸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思考 ,且在未来的道路交通发展中应引入交通稳静化理念 ,以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与高效  相似文献   
16.
车辆—路基耦合而产生振动 ,为了更好地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笔者提出了车辆—路基竖向耦合振动模型 ;并利用该耦合振动模型及二维有限元方法 ,探讨了高速公路不同路基设计参数对车辆运行品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路基刚度的变化对车辆竖向振动加速度的影响较大 ;路面平整度与车辆竖向振动加速度几乎成线性关系 ;随行车速度的增加车辆的舒适度将降低。  相似文献   
17.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情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以日本和美国为例 ,分析了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的发展历程 ,得出了道路交通事故的上升与国家经济发展和机动化增长有着直接关系的结论。笔者通过分析和预测我国经济和道路交通的发展情景发现 ,今后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特征和日本道路交通高发期的情况十分类似。如果现有交通管理体制和技术措施没有大的变化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到 2 0 2 0年可能会超过 2 3万人。为此 ,国家应尽快改善道路交通管理方面所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不足 ,防止出现笔者所预测的道路交通事故极其严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近五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实际,针对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本文就道路交通法规建设、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道路交通执法、道路事故紧急救援措施等相关内容与日本、美国、欧洲交通发达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图找出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中的薄弱环节及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involvement of buses in accidents usually is assessed implicitly on the basis of the direct involvement of the bus in the collision or in injury production.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cope and forms of indirect involvement of buses (as a sight obstruction, for example). Accidents were selected by identifying the presence of the term ‘bus’ or synonyms in the text parts of complete police reports (testimonies, statements by the persons involved, etc.) available in electronic form, then analysed in detail. Direct or indirect involvement of a bus is found in 3.6% of traffic injury accidents reported by the police in the community studied (direct involvement: 1.4%; indirect involvement: 2.2%). The different forms of indirect involvement are then described, and some possibilities of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operational results of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hospital waste molten slag produced using a high-temperature melting system, and being operated at a hospital in Selangor, Malaysia. The hospital waste is incinerated and subsequently melted at 1200°C. 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e (SEM)/EDX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lag produced after melting contained amounts of SiO2, CaO, and Al2O3 in excess of 53%, 9%, and 16%,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from a leaching analysis on the slag produced proved that the melting process had successfully stabilized the heavy metals. The use of this slag as an alternative material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aggregates for road construc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from aggregate and asphalt mix tests showed that the slag produced fulfills all the requirements of an alternative aggregate. The average asphalt content, or the optimum asphalt content to be mixed with hospital waste molten slag, was found to be about 5.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