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693篇
安全科学   174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274篇
综合类   1461篇
基础理论   228篇
污染及防治   277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103篇
灾害及防治   3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61.
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的目标不仅是通过消除污染物降低生态风险,还期望通过脱盐技术实现水回用,处理过程中盐分的形成及其减量对于技术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脱氮不同路径盐分形成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为研究对象,以电导率作为盐分削减的指标,以NH~+_4-N、NO~-_2-N、NO~-_3-N、SCN~-作为考察的污染物,把总氮去除作为目的,从电子供体种类/比例、碳源、碱和磷盐的投加量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等主要因素对传统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3种工艺进行对比研究,讨论了模拟焦化废水原位减盐的效果.结果表明:①以目标去除进水中200 mg·L~(-1)NO~-_2-N/NO~-_3-N为基准,3种脱氮路径盐分削减能力顺序为:厌氧氨氧化(41.97%)短程反硝化(26.12%)传统反硝化(11.16%);②在最优工况条件(NO~-_2-N/NH~+_4-N=1.33,c(NaHCO_3)=100 mg·L~(-1),HRT=18 h)下,厌氧氨氧化的减盐率、NO~-_2-N和NH~+_4-N的降解率均达到最佳,分别为41.97%、100%和99.38%;③相比较于单一的SCN~-或者苯酚,SCN~-与苯酚共同作为电子供体的脱氮减盐效果更佳;④SCN~-∶苯酚的电子供体比例为1∶3,HRT=38 h时,短程反硝化与传统反硝化脱氮减盐效果同时达到最优,其中短程反硝化的减盐率、NO~-_2-N及SCN~-的降解率分别为26.12%、82.95%、100%,传统反硝化的减盐率、NO~-_3-N及SCN~-的降解率分别为11.16%、100%、100%.研究工作可为寻求废水处理优化的脱盐路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62.
熊娅  王强  宋英豪  朱民  林秀军 《环境科学》2013,34(7):2748-2751
通过改进传统水解池,强化水解池中的初沉污泥水解,以改善优质碳源比例.强化污泥利用水解反应器集悬浮物的沉淀分离和污泥的水解酸化为一体,经强化污泥利用水解反应器处理后,废水中SS去除率达到81.4%,SS/BOD5由进水的2.4下降至0.4;SCOD/COD、COD0.45~5/COD分别提高了35.4%和17.7%,而COD>100/COD下降了53.2%;BOD5/TN从3.7提高至4.7;BOD5/TP从23.8提高至36.4.废水的碳源结构得到了改善.同时,在强化污泥利用水解反应器中完成了对污泥的处理,污泥水解率达到51.9%,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与减量化.  相似文献   
963.
谢元博  李巍 《环境科学》2013,34(5):2057-2064
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GHG)排放,是未来北京市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共同目标和主要任务.本研究结合北京市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及能源消费结构,分别设置基于节能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低、中、高这3种能源消费约束情景,并使用LEAP模型模拟预测3种情景下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和GHG在2010~2020年间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控制政策对能源消费系统施加约束和优化,至2020年北京市能源消费可降低1 000~3 000万tce,SO2、NOx、PM10/PM2.5、VOC和GHG排放量将分别降至7.1~10.02、15.92~21.87、8.98~13.38/5.14~9.60、5.64~7.48和14 820~16 470万t,与低约束情景相比,中、高情景下大气污染物和GHG排放将分别减少53%~67%、50%~64%、33%~55%/25%~60%、41%~55%和26~34%.进一步的协同减排分析表明,北京市应重点调控工业、交通、服务业部门的化石能源消费,在有效缓解能源消费压力的同时实现主要大气污染物与GHG的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964.
田禹  张帅  陈琳  张赛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2):464-472
利用水生蠕虫的捕食作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污泥减量.为了研究环境条件波动对蠕虫捕食污泥减量效率的影响,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分别预测蠕虫反应器的污泥减量速率.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D0)、温度(T)、蠕虫密度和污泥负荷是蠕虫捕食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性能比较得出ANFIS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测定值间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r)为0.82,绝对平均误差百分比(MAPE)为71.5%,均方根误差(RMSE)为16.7.根据ANFIS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出蠕虫反应器的最适运行条件为:DO 1.8 ~3.1mg·L-1,温度18.4~21.7℃,蠕虫密度低于1.7 g·cm-2(以湿重计),污泥负荷563~734 mg·g-1(以TSS计),在此操作条件下获得的污泥减量速率均高于100 mg· g-1·d-1.  相似文献   
965.
微生物-铁氧化物交互作用对黄土中砷活化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谢芸芸  陈天虎  周跃飞  谢巧勤 《环境科学》2013,34(10):3940-3944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普遍存在地下水砷超过饮用水标准问题,迫切需要深入认识和理解高砷地下水形成机制.在分析黄土中砷的含量、赋存状态基础上,以乳酸钠为有机碳源,开展缺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铁氧化物交互作用影响黄土中砷活化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中砷含量在23~30 mg·kg-1,变化范围很小.砷主要以吸附态、铁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形式存在,平均值分别为10.57 mg·kg-1(占总砷37.76%)、10.12 mg·kg-1(占总砷36.15%)、7.19 mg·kg-1(占总砷25.69%);当水中存在有机物形成缺氧环境时,厌氧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菌(DIR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直接或间接还原铁氧化物引起部分铁氧化物分解,导致吸附态和铁氧化物结合态砷部分释放到地下水中,引起地下水中砷升高,砷释放量主要与水中有机物浓度有关.研究表明,当有机物浓度达到100 mg·L-1时,固液比为1∶10,在土著微生物作用下,砷浓度可以达到15μg·L-1;接种DIRB和SRB以及两种微生物同时存在都有明显的促进黄土中砷活化迁移的作用,水中砷浓度可以达到40μg·L-1.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开展了利用O3氧化造纸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产生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根据O3对污泥性状、细胞溶解性COD及细胞电导率透性等指标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O3氧化剩余污泥实现系统污泥减量的最佳技术条件:在污泥浓度为5000mg/L时,体系中初始O3浓度为8.0~16.0mg/L时,接触氧化时间控制在20min,即可保证细胞溶胞的目的,在此条件下可实现系统污泥减量87.1%。  相似文献   
967.
蔡屹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11):57-58,61
酸雾及氮氧化物是冶金行业中混酸酸洗机组的主要污染物.根据国家法规,对此类污染物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以某工程实践为依托,详细介绍了全部采用自主技术、国内设计、国产设备的混酸及氮氧化物净化系统.该系统节能、高效、运行方便、安全性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68.
为解决不确定环境中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分析问题,针对风险数值分析等方法无法识别构成风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无法获得因素重要度,以及不能揭示风险因素与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将原始样本进行属性约简和规则约简,获得各个属性的重要度,识别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然后,通过对原始样本进行实例推理,推导出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规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道路的平纵曲线半径是影响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驾驶员因素和运输车辆因素。  相似文献   
969.
植物砷吸收与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砷(As)作为一种植物非必需的类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砷过量摄人不仅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在植物的可食部位累积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生长介质中的砷酸盐(五价砷)一般是通过磷酸盐转运蛋白被植物吸收的,而亚砷酸(三价砷)和没有解离的甲基化砷则主要是通过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被植物吸收的.在植物体内五价砷...  相似文献   
970.
冯英  宋永吉  任晓光  李翠清  王虹 《环境化学》2011,30(6):1157-116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以LaMnAl11O19-δ为基础的不同金属元素掺杂的六铝酸盐催化剂LaMnMAl10O19-δ(其中M分别为Fe、Co、Ni、Cu、Zn、Y、Ag、Ce),对样品进行了XRD、H2-TPR和BET表征,在CH4存在下,考察了催化剂对NO的还原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以(NH4)2CO3作沉淀剂制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