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汉江流域黄姜产业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汉江流域中上游特殊环境功能区位出发,分析了黄姜产业开发现状及由此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综合防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2.
以TiO2 粉末为原料 ,采用偶联剂法在聚丙烯多面球表面涂敷TiO2 ,80℃干燥 2h ,制成负载型TiO2 光催化剂 .以阳离子金黄为研究对象 ,紫外灯为光源 ,研究溶液初始浓度、溶液 pH值、曝气、乙醇用量、H2 O2 用量对阳离子金黄溶液脱色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在含铬电镀废水中加入硫化钠、碳酸氢钠和双氧水去除铜及其它杂质,再利用氢氧化钠和盐酸调节pH值,最后加入过量的硝酸铅制成铬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硝酸铅加入量对铬黄的生成有显著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60℃,硝酸铅的添加量为0.05g/mL时,铬黄的生成量最大。在此条件下,100mL废水中能回收4.8g铬黄,铬的回收率为97.1%。  相似文献   
74.
渤海非色素颗粒物和黄色物质的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色素颗粒物和黄色物质的吸收是海水总吸收系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海洋光学和水色遥感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利用2005年测量的渤海黄色物质与非色素颗粒物的吸收系数,回归了两者吸收系数的曲线斜率,平均值分别为0.012和0.014 nm-1,这与国外测量的结果是一致的;分析了吸收系数和曲线斜率的时空分布,发现两者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非色素颗粒物与黄色物质的两种来源导致的.  相似文献   
75.
实验采用优化条件,对甲苯萃取水和废水中黄磷进行测定。萃取液经气相色谱仪毛细色谱柱分离后,氮磷检测器(NPD)或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带磷滤光片)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使用NPD检测器分析时,本方法检出限为0.04μg/L;使用FPD检测器分析时,本方法检出限为0.1μg/L。  相似文献   
76.
以自制改性沸石为催化剂,通过微波诱导氧化技术,对活性嫩黄模拟废水进行氧化处理。采用尿素均匀沉淀包裹法制备Fe2O3/沸石微波诱导催化剂。利用SEM、XRD、IR等分析手段分别对催化剂的表面形态、物相结构等特性进行表征。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对活性嫩黄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3g/L、微波功率900W、辐射时间4min的条件下,对50mg/L活性嫩黄的处理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77.
对被黄磷污染的饮用水进行小试研究,采用消毒剂曝气氧化工艺,在对水体消毒的同时,把黄磷氧化成磷酸盐,消除黄磷的有毒污染,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如水中的黄磷含量波动较大或存在高于0.1 mg/L的可能性,则采用加钙盐形成磷酸钙,再经过混凝过滤去除磷酸钙,以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和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78.
对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得到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均良好;当取样体积为250 mL时,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1 μg/L和2.0 μg/L,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均符合实验方法要求;方法也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际水样中的黄磷,相对偏差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79.
慢性氨氮胁迫对黄颡鱼摄食、生长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挑选规格相近的健康黄颡鱼幼鱼分别饲养在氨氮浓度为3.36 mg L-1(A1)、6.72 mg L-1(A2)、13.44 mg L-1(A3)、26.88 mg L-1(A4)的水体中,对照组(A0)用不加外源氨氮的自然晾晒的自来水饲养.每组放养试验鱼30尾,暴露56d.结果表明,非离子氨对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生长及血液指标存在显著影响(P<0.05),而对鱼体成分的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非离子氨浓度升高,高浓度组摄食率明显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缓慢,特定生长率(Specialgrowth rate,SGR)和存活率都较对照组低.血氨浓度随非离子氨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各处理组血氨浓度远低于其所处环境总氨氮(Total ammonia,TAN)浓度,而血浆尿素氮(Urea nitrogen,Ur-N)水平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A3和A4碱性磷酸酶(k p p,AKP)活性和皮质醇(Cortisol)水平升高较快,A1和A2尽管呈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Glucose,GLU)浓度总体上表现为降低的趋势,2个高浓度组(A3和A4)下降速度较快.谷丙转氨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总体呈升高趋势,非离子氨浓度越大其升高趋势越明显.因此,黄颡鱼幼鱼不宜长期生活在高浓度的氨氮胁迫环境中,适宜的养殖水体中氨氮应该保持在低于6.72 mg L-1水平.  相似文献   
80.
利用噪声自动监测系统中33个道路交通站点的数据,分析了北京市实行黄标车禁行措施后道路交通噪声昼、夜间均值的总体变化趋势.在计算夜间噪声下降量的基础上归纳了噪声降幅大的道路等级,进一步分析了噪声改善最大的时间段,并在结论的基础上为决策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