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95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648篇
基础理论   153篇
污染及防治   19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有机涂层在拉萨试验站户外暴露试验与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条件下的相关性。方法 以环氧云铁/丙烯酸有机涂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户外暴露试验和实验室综合模拟加速试验,利用光泽计和色差仪等分析设备,获得用于表征涂层老化性能的色差和失光率变化规律,比较涂层体系在2种试验条件下老化程度。采用ATR-FTIR、EIS等方法研究涂层分子结构变化和不同环境条件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涂层的降解机理。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rhos)法计算涂层体系在2种环境下的相关性。结果 与户外暴露试验12个月相比,综合模拟加速试验60 d,环氧云铁/丙烯酸有机涂层的色差和失光率基本一致,其色差的相关性为0.771 4,失光率的相关性为0.828 6。结论 与拉萨试验站户外暴露试验相比较,环氧云铁/丙烯酸涂层体系在综合加速试验后的色差、失光率、红外光谱、电化学阻抗等关键性能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老化机理基本相同。多因素综合高原高寒气候环境模拟加速试验装置能够综合模拟高原高寒气候环境下阳辐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具有较好的模拟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在户外不同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老化规律与相应的老化图谱绘制方法。方法 通过静态接触角、邵氏硬度法测量硅橡胶老化前后的宏观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微观形貌变化,通过倒易法则、阿伦尼乌斯公式以及叠加法则构建紫外光和温度双因素老化模型,并结合人工与自然老化试验硬度测试结果,对比不同地点的加速因子,初步建立老化速率图谱绘制方法。结果 随着紫外老化以及热老化时间的增加,硅橡胶的憎水性先增强、后逐渐变差,硅橡胶硬度以幂函数形式增加。SEM结果表明,硅橡胶表面发生降解。结合表面硬度特性可以较好地表征材料的老化状态,并用于老化图谱绘制,老化模型结果与自然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硅橡胶老化图谱可以较好地预测各地不同环境下硅橡胶的老化状态,帮助电网制定运维策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93.
广州城区秋冬季大气颗粒物中WSOC吸光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主要对广州秋季(2014年9月)和冬季(2014年12月~2015年1月)大气PM_(2.5)和不同粒径段颗粒物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吸光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_(2.5)上WSOC的光吸收波长指数(AAE_(abs))秋、冬季分别为3.72±0.41和3.91±0.70,低于北京和北美地区测量结果.WSOC在365 nm波长的质量吸收效率(MAE)秋、冬季分别为0.52 m~2·g~(-1)和0.92m~2·g~(-1),两个季节具有明显的差异.冬季WSOC的MAE值呈现随粒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而秋季所有粒径段颗粒MAE_(WSOC)都比冬季低,特别是0.95μm粒径段颗粒降低得更多,这表明秋季颗粒物中WSOC二次源的贡献更大一些,而且主要是富集在亚微米级颗粒物上.此外,对比本研究以及文献中报道的元素碳(EC)和WSOC的MAE值,可以发现在颗粒物受一次源排放影响较大的情况下,WSOC对于颗粒消光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94.
HPSEC-UV-TOC联用技术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晗  董秉直 《环境科学》2012,33(9):3144-3151
采用在线高效凝胶色谱仪(HPSEC)和紫外检测器以及TOC检测仪联用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通过同步测定样品中大范围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UV254和TOC,更深入和准确地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特性,特别是一些不含共轭双键和芳香度的有机物.结果显示,TOC检测仪能够简单快捷地检测出水中所有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包括蔗糖、海藻酸钠等对紫外响应较低的亲水性有机物;样品进样量与TOC响应线性正相关,进样量越大,响应越强;离子强度从0升至0.2mol.L-1,峰面积仅减小1.2%,离子强度对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影响较小;样品pH值在中性或酸性时不影响测定结果,pH值为碱性时,TOC响应异常;采用流动相配定的样品较超纯水配定的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中干扰峰明显减小,出峰效果更好;该联用技术可以很好地表征湘江原水及其4种亲疏水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相似文献   
995.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presence of ultraviolet filters (UV-Fs), benzotriazoles, pyrethroids and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s) in freshwater and wastewater from the northern Antarctic Peninsula region. All water samples analyzed contained UV-Fs residues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cted in anthropogenic impacted sites (< LOD up to 1300 ng/L). Likewise, benzotriazoles were detected in all water samples (< LOQ–920 ng/L). Regarding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almost all UV-Fs and all benzotriazoles were measured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 LOQ to 33 µg/g dry weight. Pyrethroids were also detected (< LOQ–250 ng/L) and their presence implies the existence of a gateway to the Antarctica Peninsula from other regions. The data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PFASs (< LOD–7500 ng/L) in this area, in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In light of these results, extended monitoring in Antarctica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perform a reliabl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leading to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to minimize the anthropic impact.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10.1007/s13280-020-01404-x)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996.
飞艇蒙皮缝线光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飞艇蒙皮缝线的光老化规律并确定其有效期。方法在辐照强度为0.35w/m^2@340nm,温度为77℃,相对湿度为70%,2h内照射1.5h、喷淋0.5h的条件下,采用氙灯光照进行30天的加速老化试验。通过测量飞艇蒙皮缝线试验后的断裂强力,计算得到飞艇蒙皮缝线的断裂强力下降率,评定蒙皮缝线的抗老化性能。结果经过16天的光老化试验,飞艇蒙皮缝线的断裂强力下降率达20%;试验30天后,缝线出现明显裂纹,断裂强力下降率达80%。结论随试验时间的增加,飞艇蒙皮缝线的力学性能下降的速率逐渐增大,飞艇蒙皮缝线在试验条件下的有效期为16天。  相似文献   
997.
仿酶催化剂制备及催化降解PAEs类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辅助反向共沉淀法制得磁纳米Fe3O4颗粒,然后以磁纳米Fe3O4颗粒为种子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羟基功能化的磁纳米复合物微球,再以三聚氯氰为桥联剂键合氯化血红素制得仿酶催化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配置积分球的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粒径大小为1012 nm,粒度均一,分散性好,在300 K下具有一定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21.61 emu/g,磁性物质含量为52.50 wt%。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和H2O2存在下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有较高的氧化降解活性,且重复使用效果较好,因此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8.
白建辉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5):1347-1354
基于北京1990年晴天太阳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考虑了影响紫外辐射(UV)的主要因子——臭氧、光化学、散射等对UV能量的吸收、利用和散射作用,发展了晴天UV的经验模式.研究表明,1990和1991年UV计算值与UV测量值吻合较好,二者相对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3.68%、3.83%.利用此经验模式计算了大气上界的UV,计算结果较为合理.采用经验模式及考虑太阳活动、轨道参数、大气成分等因素的订正,计算了北京1979-1998年晴天的UV,其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0.20%.1979-1998年晴天,受臭氧、光化学和散射等因子影响,损失于大气中的各个UV能量都表现出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6.93%、7.56%、7.13%;损失于大气的UV能量以吸收和利用作用为主,并表现为冬季最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9.
通过空穴和自由基捕获剂的加入,首先研究了可见光激发下手性TiO2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和四环素的机理. 结果表明,可见光激发TiO2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和四环素的机理是相同的,其形成的光生空穴是降解有机物的关键影响因素.利用D型手性表面活性剂在低温时可以构建右旋非对称手性堆积结构的D-TiO2. 这种非对称结构在介孔TiO2内部引入氧空穴和Ti-N键,使D-TiO2也具有显著的可见光响应和可见光降解活性. La3+ 或者Fe3+的掺杂几乎不影响催化剂的形貌及其TiO2的结晶过程, 但可以在催化剂中形成光生空穴和电子的捕获中心,显著提升可见光激发下TiO2催化剂中光生空穴和电子的分离率,从而增强催化剂对四环素的光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张聪  王灿  赵欣  潘爽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85-191
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V2O5,并将其与Ag2O/g-C3N4水热复合制备V2O5-Ag2O/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FT-IR、SEM和UV-Vis DRS等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V2O5成功掺杂在Ag2O/g-C3N4上,与Ag2O/g-C3N4相比,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增大;在可见光照射180min后,V2O5掺杂量为15%的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达到99.10%.经过3次循环降解后,复合材料对MB的降解率保持85%以上,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掩蔽实验推测,空穴(h+)是光催化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质,其光催化性能增强的机理是Ag2O与g-C3N4复合界面形成p-n异质结,并与V2O5之间的复合过程符合Z-scheme可见光驱动机制,有效阻碍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促进活性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