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1.
为了初步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对植物的毒害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DEHP溶液对蚕豆根部进行处理(终含量0、0.2、2、20、200mg·kg-(1细沙)),检测根尖微核率和对幼苗茎、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蚕豆根尖进行短期(6h)处理后,各DEHP处理组微核率随DEHP含量的升高呈显著上升趋势(与对照比较,p<0.05或p<0.01).处理7d后,随DEHP含量的升高(0~20mg·kg-(1细沙)),蚕豆幼苗茎、叶SOD活性均呈逐渐升高趋势;DEHP含量在20~200mg·kg-(1细沙)时,SOD活性均略有下降.以上结果表明DEHP对蚕豆种子具有遗传毒性,且能够对蚕豆幼苗产生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电磁辐射环境的潜在致突变水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对微波通信基站和广播电台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了解了不同电磁辐射强度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之间的关系。指出较强电磁辐射水平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电磁辐射环境可能存在潜在的致突变危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对有关场所中的电磁辐射环境,以及对公众健康影响的问题作深入研究,制定可操作性法规,并明确界定有关场所可执行的标准,使建筑物高层电磁辐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悬浮颗粒物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大量小颗粒物(粒径<1μm)可吸附、聚集水中多种污染物,从而形成新的复合污染,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已有研究表明,颗粒物粒径越小,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越难以去除,因此,其表面吸附的污染物也会随之残留在水体中,对饮用水安全产生影响。本研究对南京某自来水厂进水和出水中的颗粒物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并选用3种不同种类的模式生物包括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和蚕豆(Vicia faba L.),对饮用水源水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毒性效应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传统水处理工艺对小颗粒物(粒径<1μm)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经传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仍显著抑制发光菌发光强度以及纤细裸藻生长,对蚕豆的污染指数较高,可能存在一定健康隐患;进水中颗粒物粒径<1μm组对发光菌发光强度和纤细裸藻生长的抑制效应显著大于粒径≥1μm颗粒物组,蚕豆根尖的污染指数也更高,毒性更强。本研究结果可为饮用水的生物毒性检测和水处理工艺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农药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农药2,4-D和甲胺磷进行诱变性研究,结果表明:农药2,4-D和甲胺磷达到一定浓度时即成为诱变污染物,能明显诱发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增高,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出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是监测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工业废水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淮阴市冶金、化工、印染及制药行业废水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淮明市部分工厂废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农药乙蒜素和细菌溴腈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农药乙蒜素和细菌溴腈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2种农药均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在乙蒜素质量浓度为0.032~0.160 g·L-1范围内,微核率随浓度升高而升高,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r=0.881 9,P≤0.01);而在细菌溴腈质量浓度为0.625~2.5 g·L-1范围内,微核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测试大庆地区主要排水干渠水质及底质的遗传毒性.并且通过污染指数PI值来研究水质底质的的综合毒性.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将在环境监测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区内河水质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析水质理化指标及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市区内河水质进行监测,并结合现场调查,评价市区内河水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市区内河水污染较重,并具有一定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农药氰戊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农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测定了不同浓度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5×10-10~5×10-2g·L-1)诱导下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均能诱发较高的微核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率随两种农药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微核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两种农药均可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并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氰戊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和Zn复合污染对蚕豆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酸雨和Zn复合污染下,蚕豆株高和叶绿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蚕豆叶和根中的MDA含量上升,SOD活性下降,POD活性则是先升后降.MDA含量和SOD活性变化能较好地反映蚕豆受酸雨和Zn污染的状况.同时,酸雨和Zn的复合污染比其中任何一种单一污染对蚕豆造成的伤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