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此次采样调查以摘要:针对目前大庆油田工作油井污染现状,对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乡油井附近农田土壤进行采样调查,以了解目前工作中单井附近土壤污染状况,并结合污染现状提出合理性建议;单口油井为中心,分别以0、20、40和60m为半径进行取土采样,检测耕地土壤的石油类物质总量。结果表明:横向采样的土壤全部超过国家第一级标准限值,石油类物质总量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某些单井附近耕地土壤已超过国家第二级标准限值,最高超标倍数为13.88倍,处于危险级别,应立即采取措施治理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22.
Climate change incurs costs, but government adaptation budgets are limited. Beyond a certain point, individuals must bear the costs or adapt to new circumstances, creating political-economic tipping points that we explore in three examples. First, many Alaska Native villages are threatened by erosion, but relocation is expensive. To date, critically threatened villages have not yet been relocated, suggesting that we may already have reached a political-economic tipping point. Second, forest fires shape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interior Alaska. Climate-driven changes in fire regime require increased fire-fighting resources to maintain current patterns of vegetation and land use, but these resources appear to be less and less available, indicating an approaching tipping point. Third, rapid sea level rise, for example from accelerated melting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will create a choice between protection and abandonment for coastal reg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a potential global tipping point comparable to those now faced by Arctic communities. The examples illustrate the basic idea that if costs of response increase more quickly than available resources, then society has fewer and fewer options as time passes.  相似文献   
23.
野生食用菌资源是云南省山区农村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资源,加强对当地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云南省小哨生态村承包山林拾菌这种可持续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为云南省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4.
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生态示范村尧勒甸子村为例,应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并结合GPS与野外测量,恢复了该村1949年后50 a来的土地利用历史过程与格局,利用GIS分析其1950-199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运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了人类活动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结果发现1985年以前耕地面积扩大,草地面积减小,沙地面积迅猛持续增加;1985年以后土地利用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25.
作者从现今农村居民点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入手,分析了广大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的客观及主观原因,并就此提出了8条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6.
陈卫华  郭益峰  管宏云  高慧 《环境科技》2006,19(Z2):160-162
从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农村问题存在的原因,这对于在我国“二元”结构下,我国环境保护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领域,而占人口80%的农村地区长期受到忽视,一些地方的环保设施几乎为零,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已经危害农民的生存权,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疾病几乎让农民收入增加化为乌有。通过研究可化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提供一条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7.
李锦菊  居力 《环境与开发》2000,15(3):13-15,19
上海乡镇工业能源消耗以燃料煤为主,燃烧废气排放量占废气排放总量的90%,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是纺织业;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均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控制乡镇工业废气污染必须采取节约能源,调整能源消耗结构,加强行业整改等措施。  相似文献   
28.
利用有限理性理论与方法进行行为决策研究已成为多样化决策研究中的热点。研究微观尺度土地利用变化中农户有限理性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对于揭示农户土地利用驱动因子、调整农户决策行为与优化农业景观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通过构建农户效应收益模型,利用2009—2011年农户调查数据揭示理性最优决策与农户实际决策之间的差异性;利用体现农户行为满意度的Probit模型分析有限理性决策的影响因素。结论为:①高西沟村农户理性最优决策与实际决策差异性较大,说明农户在实践中采用有限理性进行土地利用生产;②构建Probit模型模拟农户满意度决策行为态度,选取的4类变量较好地解释了农户决策的影响因子。其中,农业收入回归系数为0.78、反映相对经济地位下降变量0.41、退耕面积-0.42、耕地面积-0.62、打工收入-0.34、性别0.48、劳动力0.31,均处于显著相关水平。各变量估计结果与理论预测和实际调查结果相符合,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9.
2003年5月泰安市东羊娄村发生大型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仅塌陷坑面积就达750m2。经调查研究,真空吸蚀致塌和重力致塌是该岩溶塌陷形成的致塌力学机制,致塌力主要为覆盖层土体自身重力和地下水快速下降过程中形成的真空负压吸蚀力。根据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分析结果,分3部分建立了岩溶塌陷的致塌力学综合模型,即基于普氏天然平衡拱理论的土洞极限平衡高度公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桶状塌陷坑形成判别公式和基于莫尔-库伦强度理论的漏斗状塌坑形成判别公式,经东羊娄村岩溶塌陷后验分析,计算结果与岩溶塌陷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At present, internal rural tourism is at the stage of upgrading and renewing, and ecotourism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dire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cepts and criteria of rural tourism and ecotourism, analyzed a typical case of Nongke Village of Chengdu City-being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rural tourism site in China, went deep into the problems of the contents and criteria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tourism, and tried to probe in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tourism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tour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