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4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864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91篇
综合类   1981篇
基础理论   300篇
污染及防治   140篇
评价与监测   287篇
社会与环境   323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白洋淀的纤毛虫及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白洋淀纤毛虫的种类组成、优势种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对水质进行理化监测,共鉴定出纤毛虫48种。根据Marsson引出的污水生物体系法分析,白洋淀纤毛虫主要由耐有机污染的种群组成。说明白洋淀主要受有机污染。纤毛虫的种类数与水体中TN、TP、BOD5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2.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的滇池流域工业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对滇池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控制十分重视,把其列为贷款的重点。本文在对大量基础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滇池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深入研究,就其治理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合适的控制方案,通过实施本项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控制住排入滇池的工业污染物,从而为改善滇池水质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3.
长江中下游三大湖泊滩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重点论述了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滩地的发育程度及其差异的原因;根据长期的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并列表说明了滩地的水情特点及植被概况。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对三湖滩地资源开发与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4.
底泥疏挖工程对草海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海底泥疏挖工程的实施,必将对草海水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预测结果表明,疏挖后草海水质有所改善,基本达到国家地面水D类标准,但相当长时间内仍疳保持富营养化状态,生态系统短期内改善不大,需较长时间,依靠人工强化恢复和自然恢复。草海水生生态系统方能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45.
太湖梅梁湾水体中可见光的衰减、吸收及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湖梅梁湾沿岸带和敞水区的水体进行了光学特性研究。结果发现,沿岸带的水下光辐射衰减系数(Kd)值较敞水区小;400nm与500nm向上辐照度比值(Eu440/Eu550),沿岸带在1m左右最小,敞水区在0.5m左右最小;沿岸带的水面下向上辐照度与向下辐照度的比值(R)低于敞水区:440、550、670nm的后向散射与吸收的比值(b/a),在沿岸带的1m处最大,敞水区在0.5m处最大。这些结果说明,相对于敞水区而言,沿岸带的光衰减较弱,无机悬浮颗粒的含量较少,最大叶绿素a分布较深。  相似文献   
46.
黄河上游西线调水工程对调出区气候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量调出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调水工程对库区与坝址下游临近河段局地气候的影响,以及调水对引水坝址下游“干旱河谷”区的可能影响,并对干旱河谷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调水对库区气候影响不大;对坝址下游临近地区的气温、降水等将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对干旱河谷区的局地气候虽有影响,但很微弱。  相似文献   
47.
调引太湖水改善苏州市水动力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苏州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简述引水改善该地区水环境的必要性,拟定了3种调水方案,利用感湖河网数学模型,对3种方案调水后主要河道的水动力条件进行预测,分析了各河道调水后的水动力变化趋势,提出了利用太湖水自流引水改善苏州市水环境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8.
本文择取整理了1980-1990年洱海水质监测资料,选用PH值,溶解氧、BOD5高锰酸盐指数、TN和TP6个项目,分析和综合评价洱海水质在枯,丰,平不同水文期的质量及变化规律。洱海水质在平水期属Ⅰ类,丰水期属Ⅱ类,枯水期属Ⅲ类。  相似文献   
49.
红嘴鸥与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海魁  朱江 《云南环境科学》1999,18(2):10-12,18
分析调查表明,红嘴鸥适应环境能力较强,耐受重金属污染泊能力也较强,昆明滇池的重金属污染与红嘴鸥体内金属含量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但大量红嘴鸥入城会造成局部区域的粪便污染,导致蚊虫滋生和疾病产生。  相似文献   
50.
中国东、西部工业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宏  王金南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7):341-342,346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污染排放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的差异。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污染在东、西部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所表现出的综合效应是形成了明显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梯度。即在空间上,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存在从东部、中部到西部逐渐升高的梯度。建议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西部环境保护的后发优势,减缓或遏制工业污染的“西迁”,实现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