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27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87篇
综合类   1005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143篇
社会与环境   144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3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珠江三角洲潮汐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珠江三角洲潮汐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结果表明:该河网地区一、二、三维水动力与不质数学模型在稳定性、收敛性及模拟精度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而且提出了解决非线性项影响、河断面概化、潮汐动边界、自由表面非恒定运动以及不同维度模型之间的相互连接等难题的有效方法,但同时存在计算机耗时较多的缺点;在潮汐河网随机水质模型、污染物总量优化分配模型和区域水污染控制优化规划模型等方面也开展了探索性的  相似文献   
992.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南京4条河流(内秦淮河、外秦淮河、金川河、团结河)和1座水库(金牛湖)的夏季水-气界面N2O气体通量进行24 h连续观测.结果表明,4条河流24 h内均为N2O的排放源,而金牛湖作为本底对照则表现为N2O的吸收汇.受水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内秦淮河N2O在20:00达到排放峰值.金川河和团结河N2O排放通量均在夜间水中溶解氧饱和度极低的时候达到最低值.外秦淮白天的硝化作用和夜间的反硝化作用导致其N2O呈现出双峰的排放趋势.金牛湖N2O的排放量主要受风速影响,呈现出夜高昼低的排放趋势.在常规观测中,团结河、金川河、外秦淮河及金牛湖这4种水体能代表全天平均值的采样时间段均在08:00~12:00之间,但对于受外界影响较大的内秦淮其适宜的时间段则为14:00~16:00.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入河排水口降雨径流污染特征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降雨径流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本文以萧太后河径流入河排水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监测降雨量、径流量和径流水质的方式,初步揭示不同入河排水口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闸合流制溢流口、台湖路边沟和前营村分别在累计降雨12、5.0和3.2 mm及分别晚于降雨2.0、1.5和1.3 h时开始产流,TP、NH3-N、COD和TN均在初期降雨过程中浓度较大,台湖路边沟多场次降雨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的均值及波动范围均高于其他两类入河排水口(不包括SS指标).雨强、降雨量和雨前干期长度等与排水口中的污染负荷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雨强分别与首闸和台湖路边沟的TN呈正相关,与前营村的TP呈负相关.3类入河排水口径流污染指标中,NH3-N与不同的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回归分析的R2均大于0.9.萧太后河流域场次降雨入河污染负荷TP、NH3-N、COD和TN分别为0.27、2.82、43.77和4.98 t.建议从总污染负荷控制的角度确定末端调蓄容积,截留初期约16 mm降雨.  相似文献   
994.
城市闸控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城市闸控河流—南京市西北护城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2019—2020年4个不同季度的水环境及浮游植物采样调查,综合分析了城市闸控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环境因子、水位调控和护岸类型等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南京市西北护城河四季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90种,主要隶属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夏季和春季物种数多,冬季和秋季物种数少.浮游植物密度为2.1×103~5.47×106 cells·L-1,生物量为2×10-3~6.28 mg·L-1;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60~2.3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17~0.59,处于中度污染状态.西北护城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仅受水温及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影响,还与水位调控及河流护岸类型密切相关.高频率水位调控能有效减少有害藻类的聚集爆发,生态护岸保留了自然河流中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为浮游植物提供更有利的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微污染水水质不稳定,CODMn波动较大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3套中试规模的以"前置生态氧化塘、两级水平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为核心、后置沉水植物塘"为工艺的多级人工湿地-塘组合系统(处理水量230 L·d-1,分别命名为S1、S2和S3).在3种进水浓度条件下(原水、稀释2倍和稀释1.3倍后的水体,分别作为S1、S2和S3系统的进水),考察了3套湿地-塘系统各单元对实际微污染河水中CODMn的处理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等方法解析了S1系统湿地单元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套系统的平均出水COD较进水有着非显著的升高,从升高的程度来看,S2>S3>S1.污染浓度相对最高、运行时间最长的S1系统对COD有着更好的净化效果.相较于S2系统,S3系统更高的进水浓度有利于COD去除.S1和S2系统的二级水平潜流湿地较其他单元有着较好的COD去除作用,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60%和26.52%.S3系统的表流湿地较其他单元有着较好的COD去除作用,平均去除率为8.92%.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S1系统的一级、二级水平潜流湿地中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沿程提高,两个单元所富集的相同优势菌群包括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和拟杆菌纲,与COD降解有关的菌属分别包括unclassified_f__Burkholderiaceae、unclassified_c__Alphaproteobacteria、norank_f__Blastocatellaceae和norank_f__Saprospiraceae、红细菌属.表流湿地中细菌丰富度进一步升高,但生物多样性有所减少,其中蓝菌属和norank_c__Actinobacteria可能与表流湿地出水COD升高有关.本研究为大型河口湿地-塘复合生态系统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时工作重心由浓度削减向污染物释放控制的转移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96.
李莉 《四川环境》2021,(1):104-108
为了充分认识再生水用于城市河道补水后的潜在正面环境价值,构建了案例区规划水系的水量水质模型,并筛选了7项景观生态河流的生态服务价值指标,对案例区的河流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以规划补水量为基础条件,规划水系的潜在服务价值总量约为1.995亿元,每增加1倍补水量可增加约0.4~0.5亿元的服务价值。气候调节、洪水调蓄和水量存贮是总量中占比最高的前三位指标,在规划情景下分别占总量的43.2%、41.6%、15.0%。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和前三位指标的计算结果均能与再生水补水量拟合形成较好的响应关系,因此研究结果可以为预测评估不同补水量条件下的潜在河流生态服务价值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张楠  朱立琴 《四川环境》2021,(2):208-213
河流治理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经济问题,而且涉及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在面对严峻的河流问题,探寻其症结所在,探索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则显得尤为重要。河长制作为新时代治理河流的治河政策,对于缓解我国河流治理困境以及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转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河长制的实施背景,从维护河流生态价值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梳理河流治理体制现状,强调研究河流治理价值取向的重要性,通过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的理论的研究,辨析河流治理的价值取向,并从意识层面出发、从保障与监督机制以及立法协调角度对河流治理价值取向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得出其对维护河流生态功能、维持河流生态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河流管理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哈尔滨城市河网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路枫  李磊  齐青松  陆欣鑫  刘妍  范亚文 《环境科学》2021,42(7):3253-3262
本研究于2019年丰水期(6~8月),在哈尔滨城市河网选取23个典型采样点,包括松花江哈尔滨段、何家沟、马家沟和阿什河,研究其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特点及水环境的驱动因子.本研究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149个分类单位,在丰水期6~8月期间,哈尔滨城市河网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由硅藻门及绿藻门占据绝对优势逐渐转化为硅藻门与蓝藻门占据优势.优势种主要包括: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ützing)、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Kützing)W.Smith]、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Nitzsch)Ehrenberg]、狭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ngustus Bernard)、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Lemmermann)Komárek]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 Ehrenberg)等.单因子交叉相似性分析(One-way crossed ANOSIM)显示研究期间松花江哈尔滨段与其它支流间浮游植物组成差异性显著(P<0.05),整体上松花江哈尔滨段浮游植物丰富度大于其他河段.冗余分析(RDA)表明,TP与pH是引起哈尔滨城市河网各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哈尔滨城市河网浮游植物群落及环境相关性,丰富对城市河网生态评价的研究,为今后城市河网生态监测、治理与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状态及开发中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国际河流流域地形复杂、海拔高、人口稀少,人均水资源量丰富,出境水量大,水质好,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但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和社会发展融入国际的步伐加快,对国际河流的开发和利用也必然要按照国际法或国际惯例。首先对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自然状态,我国在各自流域中的地位、开发利用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然后讨论国际河流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准则;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各个河流的特点,提出建议: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西南国际河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态,今后应以水资源保护为主,优先发展航运和旅游业,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同时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相关国家共同开发流域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河道二侧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0-2003年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过程中河道二侧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沿岸植被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效益和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