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Globally, urban growth will add 1.5 billion people to cities by 2030, making the difficult task of urban water provisions even more challenging. In this article,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urban water provision as composed of three axes: water availability,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delivery. For each axis, we calculate quantitative proxy measures for all cities with more than 50,000 residents, and then briefly discuss the strategies cities are using in response if they are deficient on one of the axes. We show that 523 million people are in cities where water availability may be an issue, 890 million people are in cities where water quality may be an issue, and 1.3 billion people are in cities where water delivery may be an issue. Tapping into groundwater is a widespread response, regardless of the management challenge, with many cities unsustainably using this resource. The strategies used by cities deficient on the water delivery axis are different than for cities deficient on the water quantity or water quality axis, as lack of financial resources pushes cities toward a different and potentially less effective set of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72.
三峡工程建设期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基于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17年工程建设过程中,库区及上游开展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力得当,移民及工矿搬迁环境压力降低,干流水质基本稳定,地质灾害防控得当,库区及上游生态恢复加速,库底清理清漂彻底,媒介生物密度下降,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好。鉴于库区“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滞后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特从管理、技术与经济三方面对三峡水库运行管理期内的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旨在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期库区干流水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三峡库区蓄水前后(1998~2009年)干流水质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同蓄水前相比,蓄水后库区干流水质变好,库区干流断面月度达标率均值由蓄水前的623%变为蓄水后的783%,库区干流超标污染物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铅等。蓄水后水质时空分布出现新的特点,近坝水体悬浮物、浑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铅等可吸附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蓄水后年内悬浮物及浑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铅浓度仍然是丰水期>平、枯水期,但近坝水体不同水期间浓度差别比蓄水前明显减小。蓄水后,库区干流浑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铅浓度整体上表现为从库尾至库首沿程下降,尤以丰水期沿程下降最为突出。浑样高锰酸盐指数、总磷、铅浓度以上变化特征主要缘于库区水位抬高后,流速减小导致的澄清作用,即高锰酸盐指数所代表污染物、磷、铅等随泥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沉降。蓄水前后清样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未发生明显变化,156 m蓄水后至今,清样铅浓度明显低于蓄水前。  相似文献   
74.
OHS风险控制方法在烟气排放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烟气排放控制工程中OHS风险控制的方法,并以香港青山“B”电厂4X680MW机组排放控制工程(CPBEC)为例,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环保项目在OHS风险管理方面的差距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5.
Modeling perceived collision risk in port water navig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increase in the likelihood of navigational collisions in port waters has put focus on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process in port traffic safety. The most widely used on-board collision-avoidance system is the automatic radar plotting aid which is a passive warning system that triggers an alert based on the pilot’s pre-defined indicators of distance and time proximities at the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es in encounters with nearby vessels. To better help pilot in decision making in close quarter situations, collision risk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continuous monotonic function of the proximities and risk percep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probabilistically. This paper derives an ordered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to study perceived collision risks. To illustrate the procedure, the risks perceived by Singapore port pilots were obtained to calibrate the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 framework based on the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model can be used to gi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llision risk and to define a more appropriate level of evasive actions.  相似文献   
76.
建设绿色企业文化是秦皇岛港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对港口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秦皇岛港应从强化领导意识、提高职工素质、完善绿色制度体系、构建绿色企业形象等方面入手建设港口绿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加大,项目规模增长迅速,实施任务日益繁重,项目绩效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但项目管理还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在分析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转变项目管理模式、强化信息支撑手段、完善制度建设、培养管理人才等多种手段,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实现重点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8.
基于2008—2012年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等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表征水源区污染源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2年水源区污废水和NH_3-N年排放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COD、As、Pb、Cd、Cr和Hg年排放总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总体上COD、Pb、Cd年排放总量增加,As、Cr和Hg年排放总量降低。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差异明显,污废水、COD和NH_3-N排放涉及流域所有区县,其排放量从干流到流域边缘呈现较明显的梯度变化,即位于流域中心或地级市行政中心的区县排放量明显高于位于流域边缘的区县;As、Pb、Cd、Cr和Hg排放量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勉县等8个区县。  相似文献   
79.
经过六年多的研究,笔者认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对不利影响只要认真对待,采取措施,可以减少到最小程度,所以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三峡工程决策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解决受水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对解决我国西北、华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缺水,促进黄河上中游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指出调水工程将增加受水区的河川径流量,改善水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遏制并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减少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