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安全科学   306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452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In 1989, a watershed acidification experiment was begun on the Fernow Experimental Forest in West Virginia, USA. Ammonium sulfate fertilizer (35.5 kg N ha−1 yr−1and 40.5 kg S ha−1 yr−1) was applied to a forested watershed (WS3) that supported a 20-year-old stand of eastern deciduous hardwoods. Additions of N and S are approximately twice the ambient deposition of nitrogen and sulfur in the adjacent mature forested watershed (WS4), that serves as the reference watershed for this study. Acidification of stream water and soil solution was documented, although the response was delayed, and acidification processes appeared to be driven by nitrate rather than sulfate. As a result of the acidification treatment, nitrate solutio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below all soil layers, whereas sulfate was retained by all soil layers after only a few years of th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perhaps due to adsorption induced from decreasing sulfate deposition. Based on soil solution monitoring, depletion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was observed, first from the upper soil horizons and later from the lower soil horizons. Increased base cation concentrations in stream water also were documented and linked closely with high solution levels of nitrat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not detected after 12 years of treatment, however.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国内外发电设备可靠性研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发电设备可靠性研究大体经历了可靠性指标统计分析、传统可靠性模型分析以及电力市场下可靠性分析3个阶段。在比较各阶段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发电设备可靠性成本与可靠性效益之间的平衡,设定反映二者关系的新的可靠性指标是电力市场下发电设备可靠性研究的新特点。笔者认为,所提出了数据挖掘技术,是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实现实时化、智能化与预测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湘中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其中岩溶的发育受岩性、地貌、水文、构造运动等诸多因素的控制,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排泄区,给煤炭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严重水患。针对恩口煤矿水害问题,笔者在翔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特征;总结以往矿山防治水经验和教训;探讨今后老采区复采的防治水害方向和重点;认为壶天河的山口冲段、小碧河的西坪段、涟水河的杨家冲段等为重点防区,对河床铺底强度不可靠的部位应该重新加强铺底。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覆岩的实际受力情况,对开采引起的覆岩冒落和地表沉陷机理进行了研究。即首先是岩层离层与弯曲,接着岩体移动,从而导至上覆岩层冒落,出现地表沉陷,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85.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se of water by copper mines for treating low grade ores. The froth flotation process for treating sulphide ore and the heap leaching process for treating oxide ore are described, and ways of reducing the amount of water used in these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Estimates of the costs reducing water consumption are given. Finally,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it would be desirable for a copper mine to reduce its level of water consumption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86.
87.
吴权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5):121-121,133
针对榆神矿区给排水现状,分析矿区给排水关系和矿井水的利用途径,并提出矿井水零排放的技术、管理对策,达到减少新水索取,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88.
为了计算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阻力,以结构力学理论为基础,分析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阻力计算模型,建立沿空留巷围岩和支护体的结构力学模型,应用超静定结构和静定结构分析支护体与沿空留巷围岩相互作用机制,推导出巷旁支护阻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进行沿空留巷支护阻力力学分析时,要考虑顶板极限断裂前和断裂后两种状态下的受力情况,支护阻力与岩层厚度、容重、煤体极限平衡区宽度、跨距、支护体宽度和巷道宽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工业性试验表明,该技术的应用是成功而有效的.因此,综放巷内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力学模型和支护阻力计算公式是合理的,可在类似条件的综放工作面中应用.  相似文献   
89.
带压开采陷落柱突水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承压水压与煤层陷落柱位置这两种因素对陷落柱突水的影响,在分析固流耦合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以双柳矿地质条件为背景,分别对3 MPa和5 MPa承压水压下开采上、下两组煤4种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陷落柱及其周边围岩的渗流-塑性破坏耦合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至接近陷落柱,工作面前方集中应力场与柱体周边应力场发生耦合,并出现应力集中,当水压为5 MPa开采上组煤时应力集中系数最大,最容易形成突水危险区域;当上组煤工作面距离陷落柱为30 m时,陷落柱渗流场与集中应力场开始连通,在开采下组煤时这一距离比上组煤扩大15 ~ 20 m;煤层底板随工作面推进发生压缩-膨胀周期变化,引起拉伸、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90.
白音华二号矿滑坡区边坡治理工程是针对稳定性差的南帮非工作帮和南排土场构成的复合边坡进行的。滑坡体受多层弱层控制,治理过程中易导致边坡失稳,所以治理工程采取分区开采的条采方案,充分利用边坡治理的三维效应来进行边坡的失稳破坏研究和稳定性分析。选取滑坡区的典型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强度折减方法(SRM),应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在两种开挖条件下,对含多弱层的复合边坡的稳定性规律和破坏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多弱层对复合边坡的失稳破坏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工程中,弱层被揭露一定宽度,滑体沿煤底板弱层水平错动、竖直方向拉裂破坏;随弱层暴露宽度的增加,边坡稳定性明显降低,说明治理边坡具有三维效应;开挖至3-3煤层底板,开挖坡角20°,弱层暴露宽度为400m,边坡的稳定系数刚好达到安全储备系数1.1,建议矿方首选此方案,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