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8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413篇
安全科学   295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211篇
综合类   2684篇
基础理论   376篇
污染及防治   262篇
评价与监测   257篇
社会与环境   152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SoilwatercharacteristicsinmountainpoplarstandanditsbenefitstosoilandwaterconservationinloesshillyregionWuQinxiao;LiuXiangdong...  相似文献   
92.
介绍MAGIC模型及其在预测土壤和地表水酸化趋势及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中的应用,提出了该模型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93.
利用2017年四川盆地18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数据、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污染特征及不同季节近地面风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异指数和相关性分析各城市PM2.5逐小时浓度,结合近地面风场特征分析出四川盆地污染物变化趋势最相似的城市组合,探索污染物传输特征.研究发现,分异指数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传输通道城市组合与地面风场基本相符.四川盆地污染物输送途径可能包括以下3条路径,第1条"川西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广元→绵阳东南部→德阳→成都、眉山北部→雅安流动;第2条"川中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巴中→南充北部→遂宁北部、绵阳东南部→资阳北部→眉山东部→乐山北部流动;第3条"川东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重庆北部→达州、广安→南充南部→遂宁中部→资阳东部→内江、自贡→宜宾、泸州流动.川西通道城市污染排放量大,容易引起连片污染,对应城市群应实施联防联控;川东通道末端在川南城市群和重庆形成风场辐合,造成污染物的滞留和累积,因此,建议在中长期产业布局中减少川南城市群的重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对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研究,总结了安徽岳山银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该矿床为火山一次火山气液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5.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异丙醇工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光材料工业排出的异丙醇废水的BOD5/COcr比值为0.40左右,可生化性良好;经水解酸化处理后该废水的BOD5/CODcr比值可提高至0.5左右,平均增加了25%,证实了水解酸化菌在该工艺条件下具有提高异丙醇废水可生化性的功能。水解酸化—好氧串联工艺对该废水总的处理效果表明:在异丙醇废水CODcr进水浓度2000~3000mg/l范围内,CODcr总去除率可达90%左右,BOD5总去除率可达95%左右。水解酸化后好氧生化系统的动力学最大比降解速度K=4.35/日,半速度常数K=587mg/l。  相似文献   
96.
应用激光粒度粒形分析仪、灰熔融性测定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XRD等仪器手段对国内2种垃圾焚烧飞灰的密度、颗粒特性、熔点、成分和晶相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发现,2种灰样颗粒直径的数量积分分布非常接近,其中基本没有超过40/μm的颗粒。由于垃圾焚烧飞灰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其熔点有很大的不同。此外,XRD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飞灰其晶相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可能与垃圾的来源和焚烧工艺以及烟气处理方法有关。实验结果为飞灰无害化低温烧结工艺的选择和运行参数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Anthropogenic acid deposition causes forest soil acidification and perturbation of the soil forming processes. The impact of soil acidification on tree growth is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 role of mycorrhizal fungi in weathering and nutrient uptake. A review has been carried out of experiments involving treatments of forest soil by lime and wood ash, where soil properties and soil solution composi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Results from these experiment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are summarized. In general, the content of C in the mor layer decreased as a result of treatment due to higher microbial activity and soil respiration as well as increased leakage of DOC. In addition, the content of N in the mor layer, in general,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re are occasional peaks of high NO3concentrations in soil solution. In nearly all reviewed investigations the pH of the deep mineral soil solution decreased and Al, SO4and NO3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These effects are probably due to the high ionic strength and increased microbial activity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treatments. In the soil, pH, CEC and base saturation increased in the upper horizons, but decreases in the upper mineral soil are also reported. In general, there was no increase in tree growth as a result of these treatment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s on soil processes and tree growth are therefore questionable. In view of these conclusions, a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oil and soil solution chemistry and the role of mycorrhizal fungi in a spruce stand treated with two doses of lime and another treated with lime/ash in southern Sweden. 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reported in this volume.  相似文献   
98.
在充分整理单台水氡资料的基础上,对发生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的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短临阶段水氡异常的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异常出现的频次、持续时间、异常结束到发震的时间、异常的范围等。进而对该地区5级以上地震水氡短临前兆异常的特征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99.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渭河流域45次洪水灾害过程的年际变化、渭河不同河段及干支流洪水灾害特征;同时通过对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类型及灾害的分析,总结了导致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的降水特征。  相似文献   
100.
新疆强对流暴雨的气候特征和概率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涛  杨莲梅 《灾害学》2003,18(1):47-52
应用1980—2001年的6h降水量资料和雨量时程方程,首次给出了新疆地区强对流暴雨的划分标准;分析了强对流暴雨的气候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变化趋势和概率分布模式;发现,20世纪90年代强对流暴雨次数有明显的增加,Poisson分布拟合强对流暴雨频率分布尚好,还计算了各地每年(雨季)强对流暴雨发生n次以上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