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562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992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of usingsatellite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for assessing atmosphericpollution. A novel approach, which comprised radiativetransfer calculations and pseudo-invariant targets fordetermining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has been developed.The key parameter for assess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photochemical air pollution studies is the aerosol opticalthickness. The need for identifying suitable pseudo-invariantobjects in satellite images of urban areas is of great interest for increasing the potential of earthobservation for monitoring air pollution in such areas. Theidentification of large water bodies and concrete apronsthat can serve as suitable dark and bright targets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reas wasdemonstrated in this study. This study added evidence onthe correlation found between the visibility valuesmeasured at Heathrow Airport area during satellite overpassand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derived from Landsat-5 TMband 1 images.  相似文献   
992.
固体微粒气溶胶灭火剂产物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固体微粒气溶胶灭火剂是一种新型灭火材料,具有良好的抑制火灾的能力。研究了气溶液灭火剂的固体产物对四种金属材料的腐蚀情况,对其腐蚀性做了定性及定量分析,评价了不同灭火剂的固体产物对四种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级别。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小于55%时,气溶胶灭火剂的固体产物在短时间(≤8h)内,其腐蚀性非常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湿度的增加,气溶胶对金属的腐蚀会加剧。  相似文献   
993.
人因事故纵深防御系统模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发展的特征对系统中人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该系统中人因事故的防范采取基于多米诺骨牌原理的对策已难奏效 ,而须采用技术手段、组织手段、文化手段融为一体的纵深防御策略。笔者提出并建立了一个主动型人因事故纵深防御系统模型 ,它包含 5个阶段 :方针确立、预测分析、事故减少策略、运行、反馈 ,突出主动去探查与辨识可能的人因事故 ,并采取技术、组织和文化相结合的措施达到减少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搭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东北部共享航次(NORC2017-05),于2017年6月9日-8月11日在南海东北部采集气溶胶样品,使用淋溶装置得到气溶胶中微量元素(Al、Fe、Ti、Cr、V、Ba、Mn、Co、Ni、Pb、Cu、Zn)的溶解态浓度和溶解动力学曲线,混酸消解后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得其总浓度,并计算溶解度和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夏季南海北部气溶胶中微量元素溶解态浓度、总浓度和干沉降通量均小于大多数陆架边缘海.微量元素溶解度相对较大,原因主要是气溶胶颗粒经过长距离输运后粒径较小,且经历的大气酸过程和云过程对元素溶解度影响显著.气溶胶中微量元素在Milli-Q水中25 min左右达到溶解平衡,后续以pH=2的HCl淋溶.酸淋溶过程中大部分微量金属的溶解度略有增加,约占水溶出量的30%~50%,而Pb在酸溶液中显著溶出,酸溶出量可达水溶出量的140%,表现出潜在的环境效应.夏季大气气溶胶输送的Fe占南海东北部混合层溶解态Fe的0.13%~6.00%,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具有一定的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995.
根据武汉东湖水体光学性质,营养状况和东湖现存水生植被的分布状况,对东湖各湖区重建沉水植被的可行性作了探讨,认为东湖大部分湖区恢复沉水植物是可行的。牛巢湖,汤林湖,后湖等湖区一旦停止放养草食性鱼类,加之适当的人工促进措施,沉水植物完全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996.
石家庄南郊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十波段黑碳仪实时监测石家庄南郊2018年9月—2019年7月大气中黑碳(Black Carbon,BC)质量浓度,并与同期CO、NO2、SO2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后向轨迹模型研究了该地区的BC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潜在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C平均质量浓度为(4.35±3.59)μg·m-3,最大频数浓度法估算的BC本底质量浓度为1.0 μg·m-3,不同季节BC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BC质量浓度日变化具有双峰特征,高峰时段为6:00—9:00和19:00—22:00.BC气溶胶ngström指数α的分析及BC与CO、NO2、SO2相关性分析表明,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工业源和交通源对石家庄南郊BC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后向轨迹分析表明,石家庄南郊各季节BC主要受东向、东南向河北省内气团(占比35.46%~48.40%)和西向、西北向途经内蒙古、陕西北部、山西中部气团(占比15.60%~23.19%)的影响.浓度权重轨迹分析表明,BC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和河南北部.  相似文献   
997.
黑碳气溶胶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介绍了黑碳气溶胶的来源、生成机理、一般性质及危害,概括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黑碳气溶胶在气候变化以及大气环境等领域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室内气体中颗粒状污染物的计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方法,将气体激光器的内腔作为颗粒注入区,利用气体激光器的内腔功率谱密度远大于腔外的特点,结合先进的激光散射理论,对空气中的颗粒进行计数和粒径分档,实践证明,该方法对较小粒径的颗粒检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999.
气溶胶污染对地面太阳紫外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经过了各种影响因素的衰减后到达地面,其中臭氧分子吸收,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的影响作用最为主要.当臭氧浓度或气溶胶粒子浓度改变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量将改变.据观测,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臭氧总量已普遍减少了1%—3%.臭氧浓度的降低增加了地面紫外线B辐射(UV-B,280—320nm),从而将给地球生物带来一定的危害作用.尽管臭氧浓度减少对地面UV-B辐射增加的作用很大,但是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的增  相似文献   
1000.
东北三江平原土壤氧化CH4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江平原土壤不同深度氧化大气浓度CH4和高浓度CH4的速率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 .2个非淹水土壤整个剖面都具有氧化大气浓度CH4的潜力 ,以表层土的速率为最大 .非淹水的耕作土壤残留的有机质层仍保留了较强的氧化大气浓度CH4潜力 ,氧化CH4速率是耕作层的 2 0倍 .淹水土壤的大部分层次不具有氧化大气浓度CH4的潜力 .所有供试土壤均能消耗高浓度CH4,泥炭含量较高的土壤层次比矿质层氧化高浓度CH4的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