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31.
近年来深圳海域的赤潮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 1 996~ 2 0 0 0年期间深圳海域赤潮发生的回顾及主要赤潮事件的分析 ,阐明近年来深圳海域赤潮发展趋势为 :(1 )赤潮类型多样 ;(2 )出现新记录种类和有毒种类赤潮 ;(3 )持续时间长 ,危害程度大 ;(4 )频率增多 ,范围扩大 ;(5 )呈全年式的模式。并列举了深圳沿海近岸主要赤潮生物种名和对渔业造成危害的赤潮藻  相似文献   
432.
The rapid rate of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arolina (SC) coastal zone has heightened public concern for the condition of the state's estuaries, and alerted scientists to the potential that novel and adverse effects on estuarine ecosystems may result. Although well-developed databases from long-term monitoring programs exist for many variables valuable in predicting and following system responses, information on phytoplankton distributions in SC estuaries has lagged. Knowledge of the dynam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e.g., nutrient quantity and quality) and biological (e.g., grazing) regulation, and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composition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estuarine susceptibility to eutrophication or 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 Recently, SC scientists from federal, state,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established a collaborative monitoring program to assess HAB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statewide. The South Carolina Harmful Algal Bloom Program includes: a) intensive temporal monitoring at areas of known HAB occurrence or those exhibiting symptoms potentially related to HABs (e.g., prevalent fish lesions), b) extensive spatial monitoring in coordination with existing statewide efforts, c) a citizen volunteer monitoring network, d) nutrient response bioassays, and e) laboratory-based physiological experiments on HAB isolates. By combining trip-wire surveillance and rapid response systems, routin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HAB distribution, and process-oriented studies examining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 of HAB species, an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HABs in SC estuaries will be achiev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pproach to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a new widespread SC red tide, and to the discovery of several potentially toxic blooms (including Pfiesteria) in SC holding ponds,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433.
高效藻类氧化塘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鹏  周琪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7):309-311
在普通氧化塘(S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效藻类氧化塘(HRAP)具有停留时间短、水深浅、连续搅拌等特点,在氮、磷的去除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比较高效藻类氧化塘与传统氧化塘的不同特点,详细叙述了高效藻类氧化塘对有机碳、N、P和病原体的去除机制,以及阳光、温度、pH等因素对COD、NH4-N、P、病原体的去除和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并展望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34.
通过对加水热模拟实验中藻干酪根X射线衍射(XRD)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其XRD谱图的演化特征、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及其与油气生成的关系。研究结未发现,藻干酪根的XRD参数间均具良好的相关性,与干酪根的H/C原子比也都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作为有效的热演化指标,其中以Fa和D002最好。该藻干酪根开始生油时对应的Fa和D002分别为0.35和3.8A,生油高峰时对应的Fa和D002分别为0.50和3.65A。  相似文献   
435.
天津汉沽生物稳定塘藻类群落变化与污水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沽生物稳定塘建成后的藻类调查结果表明,随污水的净化,藻类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入水口至生态塘出口,藻类的种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d值不断上升,出水口平均达26.8种,累积达56种;d平均为1.42;优势种由耐污种逐渐变为中污种;藻类的数量随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而上升,平均为41155.6×10^4个/L。水中的SS,BOD5,COD,NH3-N,PO4-P等的浓度与藻类的种类数呈直线相关,与藻类  相似文献   
436.
麻痹性贝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研究了赤潮毒素麻痹性贝毒(PSP)的快速检测方法,分别采取固定化PSP抗体分子和PSP分子的方法,进行直接和间接检测溶液中PSP的含量,检测下限分别为70.2μg.L-1(~235 nmol.L-1)和0.5μg.L-1(~1.67 nmol.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7.7%,回收率为101%~105%。检测方法的选择性好,样品、标准物和抗体的用量少,检测成本低,单个样品的测试时间不到10 min,能够满足赤潮毒素的快速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437.
1998年广东大亚湾澳头海域先后发生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japonica)水华(01-24~02-23)、细弱海链藻(Thalathiosirasubtilis)水华(04-08~04-20)、裸甲藻(Gymnodiniumspp.)水华(04-29~05-08)、角毛藻(Chaetocerosspp.)水华(05-11~05-20)。本文研究了水华期间藻类的生消过程及其动态变化,并分析环境因子在水华形成和消亡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稳定、适宜的水温是水华形成的必要条件,水温的急剧改变是水华消散的重要原因。海水盐度的大幅度波动与水华的消散密切相关。连续的低光照对藻类有诱导作用,而不同的藻类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和反应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38.
通过构建微宇宙模型,以铜绿微囊藻为供试藻种模拟蓝藻水华生消过程.在控制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条件下,重点研究不同接种量对蓝藻水华生消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宇宙模型中蓝藻生长经过延滞期、对数期到稳定期直至衰退期,符合野外湖库水华生消特征;不同藻液接种量对水华生消影响较大,当接种量为1:50时有利于微宇宙模型中蓝藻水华的发生.水华生消机制复杂,控制污染源、加强管理是防止水华暴发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439.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蓝藻水华使水的感官性状恶化,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其中的蓝绿藻会产生对健康有潜在威胁的微囊藻毒素,是淡水水体中危害最大的一类。就国内外近年来对微囊藻毒素的毒理、危害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0.
蛋白核小球藻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阎海  雷志芳 《环境化学》1993,12(5):401-407
本文运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的标准方法,得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 EC50为313mg/l。实验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有明显的富集与降解作用,富集量24h最大达15.36mg/g,此后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低。5d降解率为66.8%。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蛋白核小球藻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二级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dt=KNr,用此方程计算邻苯二甲酸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