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30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高锰酸钾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渣中含有较多的高价态锰,导致锰资源的浪费和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葡萄糖-硫酸还原浸取法浸取高锰酸钾渣中的高价锰,实验探讨了葡萄糖用量、硫酸用量及浸取温度等因素对锰浸取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化学氧化法回收二价锰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葡萄糖与高锰酸钾渣质量比为0.3、硫酸物质的量与高锰酸钾渣质量之...  相似文献   
362.
铬渣对中国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开展对铬渣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已迫在眉睫。在分析铬污染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最新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动态,并概括分析了其不足与未来铬渣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3.
粉质粘土和粉质砂土对铬渣渗滤液中Cr(Ⅵ)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铬渣堆场及其渗滤液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一热点问题,在对锦州铬渣堆场附近不同土壤取样测定基础上,采用振荡平衡法,测定吸附时间、污染物浓度、pH值、温度等条件改变对粉质粘土和粉质砂土吸附Cr(Ⅵ)的影响,研究2种土壤对Cr(Ⅵ)的吸附特性,获得土壤吸附的等温吸附曲线,建立吸附动力学方程。结果显示,吸附时间、污染物浓度、pH值、温度等都对土壤吸附Cr(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粉质粘土和粉质砂土对Cr(Ⅵ)的吸附可用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很好地描述,以Freundlich方程为最佳。粉质粘土和粉质砂土的Elovich型公式、双常数速率公式、抛物线扩散公式3种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程度顺序均为:Elovich型公式>双常数速率公式>抛物线扩散公式,粉质粘土相较粉质砂土动力学拟合程度更高且吸附性更好。  相似文献   
364.
构建小试试验研究了正反粒径混合级配填铺与正粒径级配填铺(组合填料为钢渣与灰岩)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单元对生活污水中各主要指标的降解效果,同时比较分析了填料填铺方式对缓解人工湿地堵塞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水COD在134.72~653.33 mg/L、NH3-N在42.72~272.60mg/L,TN在107.40~6...  相似文献   
365.
Ladle furnace basic slag (LFS) is a by-product of the steelmaking process. It has rarely been recovered in the past and is usually disposed of in landfill sites. Despite containing stable chemical substances of great quality, some of which are potentially hydraulic,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have been limi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ttractive option of using LFS in the manufacture of masonry mortars for us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hich requires 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mortars, i.e. workabil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It reports on 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standard commercial admixtures, between conventional masonry mortars and mortars manufactured with LFS as a partial replacement for sand and cement, the results of which imply considerable economic savings in sand and cement, improvements in the properties of the mortars and in overall sustainability, by avoiding disposal and con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366.
以风淬钢渣和高炉渣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次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微晶玻璃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Ca2Al2SiO7),还有少量的镁黄长石(Ca2MgSi2O7),钢渣最大用量达到50%;随着风淬钢渣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逐渐增加;烧结温度对样品析晶性能的影响明显大于风淬钢渣含量的影响;样品的抗折强度随风淬钢渣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样品的密度随风淬钢渣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接用风淬钢渣和高炉渣制备出的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抗折强度和耐酸碱性,抗折强度最大可达90 MPa,该方法为综合治理冶金渣污染及其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67.
废旧阴极炭(Spent potlining)是铝电解行业产生的一种高无机氟含量危险废物.本研究以高炉矿渣(Blast furnace slag)为添加剂与废旧阴极炭混合焚烧,模拟计算有关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研究焚烧过程中氟化物的转化和稳定化行为.结果表明,高炉矿渣中的钙基化合物可促进废旧阴极炭中的NaF和Na3AlF6转化为稳定的CaF2. 在850 ℃、焚烧1 h的条件下,废旧阴极炭和高炉矿渣混合样(4/6,质量比)水溶性氟浸出率降低42.27%;同时,减少HF释放可使氟化物保留率提高3.85%.高炉矿渣的掺入将其中93.50%的氟化物固定于底渣中,显著降低了废旧阴极炭的浸出毒性.高炉矿渣中的SiO2和Al2O3促进了NaF向CaF2的热转化行为,高炉矿渣参与焚烧使得焚烧底渣颗粒更加疏松、分散,底渣的 氟化物主要以Ca4Si2O7F2形态存在,表明高炉矿渣具有协同处置废旧阴极炭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68.
铁屑微电解法处理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屑微电解法能有效去除农药 (三唑磷、田安、杀虫双和单杀虫 )生产废水中的CODCr、色度、As、氨氮、有机磷和总磷。去除率分别可达 76 .2 %、80 %、6 9.2 %、5 5 .7%、82 .7%和 6 2 .8% ;与铁盐混凝法相比 ,微电解法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 ,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369.
钢铁冶金行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渣。高炉渣由于自身温度比较高,含热量丰富,对能源工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二次资源。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对高炉渣热量的回收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详细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对高炉渣热量回收利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炉渣热回收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70.
以福州平原稻田为试验基地,通过设置对照组、炉渣施加组、生物炭施加组、炉渣与生物炭混施组,探究它们对稻田土壤细菌相对丰度、多样性、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晚稻生长期,废弃物施加处理条件下细菌群落多样性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生物炭、炉渣处理组细菌多样性指数分别提高了2.55%、3.21%.早稻混施组与早稻对照组之间的群落结构差异最大,晚稻生物炭施加组与晚稻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最大.废弃物施加处理均提高了早稻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降低了晚稻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但晚稻中Bacillus占比始终高于早稻.环境因子对稻田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有显著影响,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与稻田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建议在晚稻生长期可进行表层废弃物单独施加管理,以通过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并达到增产的效果,而对于早稻未来可尝试废弃物深施方式,并探讨其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