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399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湿地污水处理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有着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本文针对湿地在污水处理中应用作了一些探讨,介绍人工湿地分类、处理污水的机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一般工艺流程以及人工湿地用作处理污水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2.
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Z1):187-189
难降解有机物严重污染和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因此难降解有机物的治理技术研究是目前水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取得了广泛的成果。目前运用生物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共代谢技术、缺氧反硝化技术、高效菌种技术、细胞固定化技术、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53.
酸性条件下,借助过渡金属的催化氧化性,可以将烟气中的SO_2转化为S(Ⅳ),以Fe~(2 )为能源,在繁殖过程中不断将Fe~(2 )转化为Fe~(3 )的T.f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引入脱硫吸收液以维持Fe~(3 )浓度,从而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对T.f菌的驯化以及微量营养物质的加入,是T.f菌发挥其功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4.
应用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确定适宜的进水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采用GC-MS分析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特性,并鉴定优势菌种,为应用固定化微生物提高渗滤液生化处理效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进水ρ(COD)为700~800 mg/L,ρ(NH3-N)为300~400 mg/L时,固定化微生物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最好,此时最佳HRT为72 h,COD去除率达39.0%,氨氮去除率达69.0%;有机物组分分析显示固定化微生物对渗滤液中的烷烃类和羧酸类有较强的去除效果;菌种鉴定表明反应池中的主要优势菌种有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group),代尔夫特食酸菌(Delftia acidovorans),泛菌属(Pantoea sp)等6种具有降解有机物和脱氮能力的细菌。  相似文献   
555.
The mechanisms for the effects of ammonium-based fertilizers on soil acidification in subtropical region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wo Ultisols collected from cropland and a tea garden in Anhui and Jiangxi Provinces in subtropical southern China, respectively,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urea and (NH4)2SO4 on the nitrification and acidification of soils with incubation experiments. Nitrification occurred at very low pH with no N fertilizer added and led to lowering of the soil pH by 0.53 and 0.30 units for the soils from Jiangxi and Anhui, respectively. Addition of urea accelerated nitrification and soil acidification in both Ultisols; while nitrification was inhibited by the addition of (NH4)2SO4, and greater input of (NH4)2SO4 led to greater inhibition of nitrification.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nitrification in cropland soil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Addition of urea increased the soil pH at the early stages of incubation due to hydrolysis and stimulated the increase in the AOB population, and thus accelerated nitrification and soil acidification. At the end of incubation, the pH of Ultisol from Jiangxi had decreased by 1.25, 1.54 and 1.84 units compared to maximum values for the treatments with 150, 300 and 400 mg/kg of urea-N added,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figures were 0.95, 1.25 and 1.69 for the Ultisol from Anhui. However, addition of (NH4)2SO4 inhibited the increase in the AOB population and thus inhibited nitrification and soil acidification. Soil pH for the treatments with 300 and 400 mg/kg of (NH4)2SO4-N remained almost constant during the incubation. AOB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nitrification of the cropland soil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Addition of urea stimulated the increase in the AOB population and thus accelerated nitrification and soil acidification; while addition of (NH4)2SO4 inhibited the increase in the AOB population and thus inhibited nitrification.  相似文献   
556.
农业废弃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和有机肥样品中分离出微生物菌株,经滤纸崩溃实验和透明圈实验得到了3株高效的农业废弃秸秆降解菌,分别为SA2、MA6和HA4.经鉴定,菌株SA2和MA6均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HA4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经拮抗实验可知,菌株SA2和HA4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并对复合菌系(SA2+HA4)的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系SA2+HA4在pH=6、温度30℃、接种量3%的条件下培养3d产酶最优,产酶能力明显高于单一菌株,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分别达到了193.5、25.3和55.7U·mL-1.  相似文献   
557.
厌氧微生物组建技术在重革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厌氧微生物组建技术对重革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工程改造试验.探讨了组建厌氧与好氧微生物的比例、进水水质、进水浓度等因素对改造后系统脱氮、去除COD等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在好氧与厌氧微生物质量比为2∶1,进水水质C/N大于4.0时,组建厌氧微生物的新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2%和92.1%以上,对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0.6%和46.4%,并且新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大大增强,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了综合废水一级排放标准.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8.
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Hg2+、Cd2+、Pb2+3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污水效能的影响。通过对出水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测定反映Hg2+、Cd2+、Pb2+对活性污泥系统运转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第4 d,Hg2+(0.3、0.4、0.5和0.6 mg/L),Cd2+(15、20、25和30 mg/L)和Pb2+(300、400、600和800 mg/L)各实验组出水的COD、SVI等均有显著影响。在实验中得出,对COD影响最为明显的为浓度600 mg/L和800 mg/L Pb2+实验组,在第4 d时,出水的COD去除率已经为零。锐利楯纤虫对Hg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点钟虫对Cd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杯钟虫对Cd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锐利楯纤虫对Pb2+和Cd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点钟虫对Hg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小口钟虫对Pb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559.
杨菁  管崇武 《环境工程学报》2012,6(8):2507-2511
以枯草杆菌为絮凝产生菌,优化养鱼污水对其培养条件,探讨其降解污水有机物效果及增殖变化,并讨论分析絮凝活性分布、成分组成。结果表明:pH 6.7~7.8、碳氮比20~40、COD≥85 mg/L养鱼污水(灭菌)培养该菌36 h,其培养液(2 mL投量)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39.5%,养鱼污水COD去除率达47.2%,絮凝菌生长良好;该絮凝菌其絮凝活性物质是菌体分泌物,成分主要为多糖。  相似文献   
560.
Fe0-厌氧微生物体系处理活性艳红X-3B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歇式摇床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p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比较了Fe0-厌氧微生物、纯厌氧微生物及纯Fe03种体系中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初始浓度(50~500 mg/L)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影响不大;而Fe0投加量、pH值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Fe0投加量为260 mg/L,pH值为6.0,污泥浓度为0.35 g VSS/L,停留时间约为30 h时,体系中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可达90%左右,比相同试验条件下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达到此脱色率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2、7/10.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可推测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机理主要是其偶氮键发生断裂,生成苯胺和萘类物质,而且苯胺和萘类物质能得到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