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28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厌氧环境中硫化亚铁(FeS)在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厌氧条件下FeS与锑(Sb)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了探究厌氧条件下FeS对三价锑(Sb(Ⅲ))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沉淀法制备的FeS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溶解性以及表面形貌。并通过条件实验,考察不同pH、初始FeS、反应时间等因素对FeS吸附Sb(Ⅲ)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描述;中性条件下Langmuir吸附模型对吸附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饱和吸附量为380. 3 mg/g; Sb(Ⅲ)在酸性条件下的吸附可能与硫化矿物Sb2S3的析出密切相关,这可能是与FeS溶解产生H_2S反应的结果;而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FeS与Sb(Ⅲ)的反应主要与表面吸附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2.
以富营养化湖泊水华暴发的主要藻种-微囊藻干物质作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不同生物量、初始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废水中锑(V)生物去除作用的影响,探讨微囊藻对Sb(V)的生物吸附性能;通过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技术揭示其吸附机理,并推断其反应方程式.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吸附剂用量为0.5g:20mL,pH值为2.0,时间为1h时,Sb(V)的生物吸附达到最大容量为5.84mg/g(以干重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R2=0.993),生物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假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4).在pH值2.0~9.0范围内,其生物吸附效率随pH值增加逐渐下降.Zeta电位和ATR-IR光谱结果表明微囊藻细胞壁表面的氨基、羧基和羟基为Sb(V)的主要吸附位点,其中质子化的氨基通过静电吸引作用结合Sb(V),羧基和羟基则通过表面络合作用与Sb(V)结合形成内源络合物.  相似文献   
63.
对所负责参与的某铁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实例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系统运行期间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关的应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基础,识别与分析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某铁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为例,重点阐述了系统工程分析法和类比调查法在预评价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应用。通过对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类比工程进行分析,识别了某铁矿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分析了职业病危害程度,得出来了凿岩工是白指病、噪声聋、尘肺的易感人群,球磨工和破碎工罹患尘肺病和噪声聋的概率较大,凿岩工、球磨工和破碎工是本项目重点保护对象和监护人群的结论。  相似文献   
65.
钛改性锰矿的除砷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锰矿是一种廉价、易得的除砷矿物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锰矿的除砷效果和吸附容量,采用TiCl4对广西桂林天然锰矿进行改性,并对其改性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条件为:TiCl4浓度为10 mg/L,浸泡时间为18 h,pH=3.05,振荡吸附时间为1 h。与天然锰矿的去除效率(82.95%和77.93%)相比,改性锰矿对As(Ⅲ)和As(Ⅴ)去除率分别可达94.87%和99.31%,相应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48 mg/g和3.27 mg/g,较天然锰矿各自提高了1.25 mg/g和1.21 mg/g。改性锰矿对As(Ⅲ)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As(Ⅴ)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66.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国内钢铁企业的发展,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与此同时,国际铁矿石巨头摒弃长期协议定价机制,单方面推行季度、 指数等定价模式。为了认识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对我国铁矿石进口的影响,论文基于铁矿石进口量、 铁矿石价格、 国内原矿产量等统计指标的月度数据,通过定性分析与Granger因果检验,综合判断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与铁矿石进口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两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短期波动频繁;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引起的铁矿石价格震荡是导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波动的主要动因;结合国内外形势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的短期波动还会持续。  相似文献   
67.
借助苔藓对广西河池锑冶炼区周边大气中的10种重金属(Sb、Pb、As、Cu、Cd、Mn、Fe、Al、Ba、Sr)的分布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苔藓可有效反映重金属的沉降. 苔藓中w(Sb)、w(Pb)、w(As)和w(Cd)的范围分别为41.0~5.77×103、1.05×102~1.39×104、25.0~1.07×103和8.00~263 mg/kg,分别是背景值的1.5~213.6、24.5~322.5、3.6~1 980.9和3.2~105.2倍. 元素相关性的主成分分析表明,Sb、Pb、As、Cd和Cu为密切相关的一类元素,来源于原料矿石的冶炼排放;Mn、Fe和Al为第2类,主要来源于燃料煤的释放,此外,Mn还可能来源于城市气溶胶的输送和水泥厂的排放;Ba与Sr为第3类,来源与扬尘有关. 随着采样点与冶炼厂烟囱距离的增加,w(Sb)、w(Pb)、w(As)、w(Cu)和w(Cd)呈非线性下降,可用方程y=ae-x拟合. w(Sb)与w(Pb)的衰减速率相似,而w(As)衰减要快于二者.   相似文献   
68.
针对大多数矿山采空区残留资源回收探测中存在人员、设备进入难,精度低、危险高等问题,我们通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恰恰克服了以上困难。应用三维激光自动扫描新技术对采空区进行精密探测,能够安全准确地获取采空区的三维形态和矿石空间分布位置,再通过三维建模软件 Surpac 建立三维可视化实体模型,为回收残留矿石资源提供重要依据;最后通过应用绕腰法综合回收残留矿石,不仅能够减少采准工程量,并把采准与采矿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达到了能够高效安全地回采采空区残留矿石目的。工程实例的成功应用,表明此方法在给矿山和国家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能够在同类矿山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长江下游居民区降水地表径流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城市地表径流是重要非点源污染源之一,其研究对于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典型居民区下垫面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下垫面的多场降雨径流,探究分析其中主要金属污染物和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分布、结构特征和污染负荷.结果发现,不同下垫面地表径流中重金属均呈现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其浓度由高到低排序为:Zn > Cu > Pb > Sb > Cd,不同下垫面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呈现了显著的差异,交通主干道的金属和DOM污染均最为严重;不同下垫面有机质结构特性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地表径流DOM与阳离子金属污染物(Cu)的结合作用强烈,紫外差分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其结合位点位于羧基、酚羟基和C=C结构,而类金属污染物(Sb)则结合较弱,其在径流中可能以游离态存在;研究区域不同金属污染物对临近水体产生的污染年负荷依次为:Zn > Cu > Pb > Sb > Cd,无锡和南京采样区DOM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分别为0.93 g·(m2·a)-1和8.72 g·(m2·a)-1.结果表明需要针对不同下垫面属性和不同污染物结构特征开展对应的污染拦截措施,相关结果可以为长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0.
矿地复垦执行保证金的法治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地复垦的市场调控失灵导致负外部性经济效果,政府命令与控制型因信息和寻租而同样失灵;保证金是弥补两个失灵时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但要与矿地复垦协议共同使用。保证金的功能是担保矿地复垦合同的履行。复垦合同属行政管理中相对人自愿诺成行为,具有行政与民事的双重属性。行政机关的优益权和矿地验收决定等引起的争议属行政纠纷,救济要平衡合同主体双方,矿山利益和公共利益都要保护。这一切都要依靠理论研究、体制改革、培育中介机构等系列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