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604篇
安全科学   340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409篇
综合类   1800篇
基础理论   320篇
污染及防治   181篇
评价与监测   212篇
社会与环境   175篇
灾害及防治   9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Different urban air pollution problems deal with complex structure of air flows and turbulence. For such problems the Computer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s become widely used. However, this approach despite a number of advantages has some problems. Experience of use of CFD tools for development of models and suggestions of their applications for a local scale air pollution over a complex terrain and stable stratific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opography and complex geometry: choose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 and computer grid; Turbulence closure for air pollution modelling: modified k- model for stable stratified ABL;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vertical profiles of velocity for stable-stratified atmosphere; Effects of the radiation and thermal budget of inclined surfaces to dispersion of pollutants; Artificial sources of air dynamics and circulation.Some examples of CFD applications for air pollution modelling for a flat terrain, mountainous area, mining open cast and indoor ventilation are discussed. Modified k- model for stably-stratified ABL is suggested. Due to the isotropic character of the k- model a combination of it in vertical with the sub-grid turbulence closure in horizontal can be more suitable for ABL. An effective scheme of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velocity profiles, based on the developed similarity theory for stable-stratified ABL, is suggested. Alongside with the common studies of atmospheric dispersion, the CFD methods have also demonstrated a good potential for studying anthropogenic and artificial-ventilation sources of air dynamic and circulation in local-scale processes of air pollution.  相似文献   
42.
大气微生物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气微生物浓度、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研究大气微生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联程度,说明气象因子对各类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大气污染因子,特别是对耐高渗透压霉菌。  相似文献   
43.
中国对流层二氧化硫光化学氧化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一个三维非静力区域大气化学输送模式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相连接构成一个数值模拟系统,模拟了中国地区对流层臭氧与其前体物的分布以及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模式扬地面源排放、大气输送和扩散、干沉积、气相化学反应和云雨过程。结果表明:日间,O3浓度主要由NOx和NMHC的源排放和光化学反应过程支配,大气辐射是光化学反应强弱的决定因子,其强度可使SO2、O3和SO4^2-的生成浓度呈现不同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的O3对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化学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受NMHC浓度的影响很大,较高浓度的NMHC使O3浓度上升,但同时增加了对OH等自由基的消耗,使SO2的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44.
对熏烟扩散模式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振华 《环境工程》2003,21(4):63-65
工程上应用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中 ,熏烟模式由于其非定常性而与其他扩散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正确处理模式中各参数及变量的相互关系才能客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对熏烟模式的非定常性和各参数、变量相互关系的分析 ,提出了正确使用该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张春水 《环境科技》2006,19(5):56-57
论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作用,对制约验收监测规范发展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6.
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恶臭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危害日益加剧,文中介绍了几种恶臭污染物的防治技术。对生物滴滤池 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了探讨,工程实例表明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7.
可持续发展概念指导下的化学--绿色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人类文明发展到绿色文明阶段时所产生的化学思想方法与传统化学思想方法的差别,分析了作为绿色文明积极实践者的绿色化学的产生背景以及从原材料、反应历程、分离技术、产品和包装方面与传统方法的差别,指山了今后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8.
周兰君 《环境工程》1995,13(2):18-21
本文通过对烧结厂含氟烟气洗涤水进行凝聚沉淀及水质稳定试验,论述了含氟烟气洗涤水循环使用中经济合理的药剂配方及其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49.
东海海域春季降水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1994年4月17日-27日东海海域的降水雨样化学组份分析,并将春与我国上海及日本西海岸的降水化学组分进行了地比。认为东海海域的降水经与陆地源污染的输送有关,在东南风系作用下,降水肥东南海上气闭影响,从上海以东到日本以西的广阔的海域中,降水呈弱酸或中性,其化学组份表现为海洋化学的特征;在东北风系作用下,东海海域的降水主要受朝鲜半岛和日本方面污染源的影响,降水中SO4^2-非海盐浓度比东南风系时  相似文献   
50.
绿色化学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其产生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化学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由此出现的技术是环境友好的技术。绿色化学的发展能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并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