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9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688篇
安全科学   667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207篇
综合类   1793篇
基础理论   225篇
污染及防治   194篇
评价与监测   181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ACM技术评估低合金钢大气腐蚀及环境腐蚀严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低合金钢与铜偶合.制成Cu/Fe电偶腐蚀电池(ACM),通过薄液膜下的ACM技术.研究了4种低合金钢的大气腐蚀行为差异,研究结果与其在典型大气环境下的曝露腐蚀结果一致。通过在江津、宜昌(三峡坝区)、武汉三地的ACM长期监测和环境因素监测获得了3个典型环境下ACM腐蚀电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并与Q235钢在上述3个地区的大气曝露腐蚀试验所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采用ACM技术评估大气腐蚀严酷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2.
模拟大气环境加速腐蚀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A3钢、锌为试验样,研究它们在盐水喷雾/二氧化硫复合循环加速腐蚀试验和北京、武汉、广州三地区大气环境暴露试验腐蚀动力学规律及户内外相关性,结果表明:盐水喷雾(水溶液中NaCl的质量百分数为3.5%)/二氧化硫气氛(SO2的质量分数为667×10-6)复合循环加速腐蚀试验可以一定程度地模拟此三地区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水稻土中甲硫氨酸分解释放挥发性含硫气体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水稻土中含硫气体产生和释放的途径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 ,测定了南京水稻土中含硫气体的释放 .从该淹水土壤中测出 3种含硫气体 ;羰基硫 (COS)、二甲基硫 (DMS)和少量硫化氢 (H2S)气体 .当土壤中加入甲硫氨酸后 ,DMS气体的释放量有了明显增加 ,此外还有大量甲硫醇 (CH3SH)和二甲基二硫 (DMDS)气体测出 .而 COS在好氧条件 (普通大气淹水 )下的释放量明显增加 ,在厌氧条件 (充氮淹水 )下的释放量变化不明显 ;只有 H2S的释放量几乎没变 .这些结果表明 ,甲硫氨酸的分解可能是 COS、DMS、CH3SH和 DMDS的产生源之一 ,且释放含硫气体的种类明显不同于胱氨酸和半胱氨酸 .在好氧 (普通大气 )条件下 ,DMDS和 CH3SH的释放量低于厌氧情况 (充氮气 )下的释放量 ,DMS则高于厌氧条件下的释放量 .这表明 ,水稻土中甲硫氨酸分解产生 DMDS和 CH3SH需较强的还原条件 ,产生这 2种气体的微生物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 .产生 DMS的微生物则比前者需要高一些的含氧量 .土壤 pH值和含水量及光照对甲硫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均有影响 .各含硫气体在持水率 50%、普通大气、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 .  相似文献   
994.
大气化学模式的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气化学模式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是如何快速精确地对相互关联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ODES)进行数值积分求解。由于大气中各物种寿命长短相差很大,导致ODEs具有了很强的刚性,因而在数值求算过程中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平衡问题。笔者介绍了当前几种常见的大气化学模式的计算方法,包括GEAR,QSSA(MQSSA),Y&B(MY&B),RADM,LSODE,SMVGEAR,小参数法,Gong and Cho及TWOSTEP等,并结合当前本领域内的部分研究成果对一些重要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5.
福建省泉州湾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沉降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7月-2005年7月分季度对泉州湾大气降尘样品进行采集.利用ICP-AES对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ICP-MS对样品中Pb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年沉降通量的计算及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区的对比发现,泉州地区大气降尘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但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空气质量相对较好.Pb同位素研究表明,人们的生产活动可能是大气沉降中Pb污染的主要来源.富集因子的计算表明,Cd,Pb,Zn,Cr,Cu和Ni明显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化石燃料的燃烧、污染土壤风化过程等可能是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6.
采集了2005年5月16日~6月3日上海市桃浦地区气相样品、TSP样品及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样品.用GC-MS对各样品中美国EPA规定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PAHs的气固相分配系数(KP)和各物质的过冷饱和蒸气压(pl0)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Hs的气固相分配受颗粒物粒径大小的影响,粒径越大,对PAHs的气固相分配影响越大;过冷饱和蒸气压越高,气固相分配越易受到粒径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利用1997~2003年ATSR卫星火点资料,采用前向气流轨迹模式及滞留时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欧亚大陆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生物质燃烧区域典型排放季节低层气团的输送特征,并与MOPITT一氧化碳卫星反演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春季东南亚及印度半岛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气团可对中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四川盆地、福建和台湾周边地区;中亚、东西伯利亚及蒙古高原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气团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而向东输送,但明显存在一条分支经中国东北向华北或更低纬度地区输送,并逐渐下沉至大气低层,在生物质燃烧排放剧烈的年份内能够对该地区的低层大气成分造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应用文献中计算压降的公式,得出压降随喉管长度变化的关系;应用WilliamLicht效率公式,得出效率及效率、压降比随喉管长度和喉管气速的变化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得出了在给定效率下压降最小时相应的喉管直径和管长的最佳组合。该结果对于优化文丘里除尘器喉管结构设计、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The effects of probable climate change—an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O2(by two times),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on CO2exchange 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net photosynthesis in the larch and Siberian stone pine undergrowth formed in the light larch forests of West Siberia were studied in chambers with an artificial climate. The change of the aforementioned ecological factors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optima of photosynthesis and the range of optimum temperatures (in the case of Siberian stone pine, to a slightly greater degree). Therefore, the ranges of both species may broaden, and the Siberian stone pine can expand to the north, displacing larch tree stands.  相似文献   
1000.
倾斜采空场的空场处理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变荷载的条件下 ,推导了倾斜采空场的空场处理前、后正应力的分布。求解了切槽放顶的最佳位置。结果表明 ,倾角为 4 0°,标高为 971.5 m是切槽放顶的最佳位置。松散体接顶后 ,下部水平荷载降低 ,钢砼隔离墙较深部水平承受压力增加 ,顶板应力向三维状态变化 ,有利于安全采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