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1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812篇
安全科学   690篇
废物处理   233篇
环保管理   447篇
综合类   2190篇
基础理论   25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34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5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平山头铁锰帽型银(金)矿床位于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的氧化带内,矿床特征可与长江中下游“五通组之上层状硫化物矿床的氧化铁帽”相对比。银、金矿体赋存于纵向断裂F2破碎带内,削面上可分为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银主要以硫酸盐矿物及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少量呈独立矿物辉银矿和自然银;金以显微一超显微吸附状微粒自然金存在。银与Mn、Ba、S相关.金除与As、Si有一定相关性外,一般与其它元素的相关性差。银、金表生成矿作用过程即是原生硫化物中的银、金经氧化、迁移、重新沉淀聚集的过程,银的沉淀是在SO4^2-、Fe^3 等氧化剂和H2S、Cl^-、Fe^2 、Mn^2 等还原剂作用下完成的;金主要以AuCl^2-、Au(SO4)2^3-等络合物形式迁移,并在Fe^2 、H2S等还原剂作用下沉淀。  相似文献   
992.
介绍“双膜法”工艺的流程及运行情况,并对影响装置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佟庆远  陈吉宁  孙傅 《环境工程》2005,23(2):67-68,66
作为构建国家饮用水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一部分 ,开发了一种用于风险评估的水厂快滤过程动态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扩散、生物降解、吸附、脱附和反冲洗等过程的概化 ,建立了可模拟不同污染物的普适性水厂快滤动态模型。本模型以实际水厂的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托 ,以CODMn、氨氮、浊度和微生物为例对模型进行了率定。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吻合了实际快滤过程。该模型将可有效地应用于评估不同过滤过程去除各种污染物的风险 ,以及识别饮用水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概述了国内炼油碱渣处理的工艺技术现状及研究概况,分析评价了碱渣处理工艺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及碱渣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5.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73,自引:11,他引:173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增长最快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利用近5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5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揭示了长江三角洲高强度土地开发的特征和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并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表明,近5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呈现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基本变化过程,其中分别在1958~1963年、1985年前后和1993年前后出现了三次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其形成机制主要是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驱动。  相似文献   
996.
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超滤膜法研究了澳门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特性 .结果显示 :1)澳门水源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主体有机物分子量在 10 0 0以下 ,传统工艺对这类水体的有机物去除效率较低 .2 )澳门水源水中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主要与分子量小于 10 ,0 0 0的有机物相关 .3)三种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BDOC TOC比率的变化也非常大 ,表明能有效控制TOC的水处理工艺未必能够导致相同的BDOC处理效果 ,所以不一定可以有效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4 )澳门水源水中有机物含量很低 ,不必增加其它工艺来控制水中有机物 ;如果在水源水质恶化的突发事件情况下 ,可以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法加以控制 .  相似文献   
997.
草浆中段废水不同生物处理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解酸化作为前期处理,再分别结合活性污泥法、SBR、接触氧化法处理草浆中段废水。发现在水解酸化运行阶段溶解氧(DO)水平对CODCr的去除有重大影响:DO在0-0.5mg/L时,去除率仅为44%;DO在0.5-1mg/L时,CODCr的去除率达到68%。水解酸化后,分别用活性污泥法、SBR、接触氧化法继续处理,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54%、55%、66%。结合三套工艺的运行条件和成本,以及处理效果,认为草浆中段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应为:水解酸化-SBR工艺。  相似文献   
998.
微波诱导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雅格素蓝BF-BR染料为处理对象,研究在负载亚铁改性活性炭存在条件下利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OP)处理染料雅格素蓝BF-BR模拟废水的可行性,考查并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研究探讨了MIOP反应机理及雅格素蓝BF-BR的脱色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999.
采用BAF+过滤处理炼油污水,CODcr石油类、氨氮、SS去除率可以达到51.8%、62.8%、75%、100%,在BAF进水指标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处理后出水指标可以达到CODcr≯55mg/L,Oil≯2m/L,NH3-N≯5mg/L,SS≯1mg/L,达到中石化循环水补充水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倒置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其生产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学军  张波 《环境工程》2006,24(3):29-30,9
在阐述倒置A2O工艺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倒置A2O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其脱氮除磷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实际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倒置A2O工艺是适合我国城市污水实际情况,具有简捷、高效特点的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