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竹丝生物膜反应器修复校园景观水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竹丝作为填料而组建的接触氧化生物膜工艺对校园景观水体进行易位修复,通过设置5个不同工况以探明竹丝载体在修复轻度污染水体的特性,研究表明:当进水CODMn、氨氮和浊度分别为7.79~24.32 mg/L、1.36~11 mg/L和0.63~33.11 NTU的情况下,其去除率分别为10.57%~74.34%、-83.33%~57.55%和20.01%~100%,不同的运行工况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系统在启动后的8 d内即可形成丰富成熟的生物相,而且竹丝上的细菌主要以短杆菌为主;竹丝生物膜反应器修复后的景观水体中的活细菌数量可减少1个数量级。竹丝上的亲水性基团和良好的生物亲和性以及从竹丝上脱落下来的零散竹丝纤维是竹丝填料生物膜快速形成的基础,宏观和微观"网捕"结构是该系统能在极短时间实现高效去除浊度、有机物和细菌等高分子物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为原水,通过煤质炭、竹质炭、椰壳炭等炭种筛选小试和中试试验,研究了黄浦江上游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强化去除的最佳炭种及其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原水中投加PAC能够改善处理后水质,提高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且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增强;综合性价比、碳源等因素确定竹质炭较为经济合理;当竹质炭投加量为10~15mg/L时,处理后出水CODMn可达到3mg/L或以下。  相似文献   
33.
川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优美,是四川的精品旅游路线之一。自贡的恐龙群窟,堪称世界奇观。盐都自贡僰海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风景秀丽。珙县石碑龙,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重大的学术意义,僰人悬棺,是世界上最大的悬棺群。兴文石海洞乡是不可多得的喀斯特公园,其洞穴与漏斗都是世界级的,独具一格的景观配置,构成了一幅世界上极为壮观、极为独特的自然奇观。蜀南竹海更以其浩瀚的翠绿、万壑的柔情,无比的峻秀,给恐龙之乡增添了无比的美丽,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水溶液中竹炭对 2 ,4-二氯苯酚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竹炭对 2 ,4-二氯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吸附效果与竹炭粒径、用量、污染物浓度以及吸附平衡时间和平衡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5.
201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大熊猫数量已经增加1864只,根据这一结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由濒危物种降至易危物种。作者们指出这一结果未免过于乐观。(1)大熊猫的食物主要为竹子,CO2浓度升高将影响竹子的生长发育,缩短竹子的生命周期,导致竹子提前开花,提前死亡;温度升高延长了竹粘虫等灾虫的生活周期,增加粘虫等害虫数量,影响竹子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威胁熊猫生存。(2)470 km长的龙门山地震带穿越四川亚种熊猫部分栖息地。遥感数据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卧龙保护区进一步破碎化。(3)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生态旅游活动加剧,而人类活动影响动物荷尔蒙分泌、新陈代谢及生殖,增加疾病传播风险。(4)大熊猫栖息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威胁着大熊猫生存和健康。因此,大熊猫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降级大熊猫保护等级为之过早,大熊猫依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球应该继续关注中国大熊猫保护。  相似文献   
36.
竹炭和猪炭对空心菜-小青菜轮作土壤N2O和CO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动物源的猪炭和植物源的竹炭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质炭的种类(竹炭和猪炭)、施用方式(一次施用和分批施用)对空心菜-小青菜轮作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菜季土壤N_2O和CO_2排放显著高于小青菜季,土壤N_2O和CO_2排放与土壤pH、温度呈显著相关(p0.01).与不施炭对照相比,竹炭处理可使两季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减少16.9%~39.9%,同时CO_2排放量减少9.2%~15.7%,且一次施用处理优于分批施用.猪炭处理在土壤N_2O减排效果上没有竹炭显著,且一次性施用猪炭处理明显增加了两茬空心菜土壤CO_2排放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3.3%和12.9%.与猪炭相比,一次性施用20 t·hm~(-2)竹炭处理在抑制土壤N_2O和CO_2排放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7.
竹林挥发物主要成分对疾患动物模型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诱方法造模制备高脂血症SD大鼠模型,考察了α-蒎烯模拟物-松节油对造模高血脂症SD大鼠血脂代谢指标的影响,以期对竹林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保健、疾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α-蒎烯模拟物-松节油对高脂血症SD大鼠的体重无显著影响;能降低其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表现出数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8.
通过介绍我国竹鼠养殖现状,分析了我国竹鼠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我国竹鼠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9.
Bamboo charcoal (BC) was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 to prepare Co-Fe binary oxideloaded adsorbent (Co-Fe-MBC) through its impregnation in Co(NO3)2 , FeCl3 and HNO3 solutions simultaneously, followed by microwave heating. The low-cost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and used as an adsorbent for Cr(VI) removal from 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cobalt and iron binary oxide (CoFe2O4 ) was uniformly formed on the BC through redox reactions. The composite exhibited higher surface area (331 m2/g) than that of BC or BC loaded with Fe alone (Fe-MBC). The adsorption of Cr(VI) strongly depended on solution pH, temperature and ionic strength.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followed th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well,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Cr(VI) at 288 K and pH 5.0 were 35.7 and 51.7 mg/g for Fe-MBC and Co-Fe-MBC, respectively. The adsorption processes were well fitted by the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r(VI) onto both adsorbents was feasible,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under the studied conditions. The spent Co-Fe-MBC could be readily regenerated for reuse.  相似文献   
40.
3种地被竹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潜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颖  赵欣  张圣虎  漆丹  王博  陈引  陆建刚 《环境科学》2022,43(8):4262-4270
选用菲黄竹、箬竹和鹅毛竹这3种地被竹在Cu、Zn、Cd和Pb复合污染农田上进行为期2 a的田间试验,分析其在污染条件下的生长富集特征,并结合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对比3种地被竹对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潜力.结果表明,菲黄竹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上适应性最好,生长株数为种植时的63.8倍.3种地被竹体内重金属含量均集中在根部,且对Cd的富集效果最好,对Pb的富集能力最差.3个竹种的根部和鞭部的Cd富集系数均远大于1,其中菲黄竹和箬竹根部富集系数分别为17.68和14.63.重金属累积量则主要集中在根部和鞭部,其中菲黄竹对Cu、Zn和Cd的累积量分别为157.14、363.3和7.18 g·hm-2,高于鹅毛竹和箬竹.种植2 a后,地被竹周围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种植前均有下降,其中Cd含量下降最多,为39.6%~40.4%.此外,菲黄竹和鹅毛竹根际土壤中Cu、Zn和Cd含量均显著小于表层土壤(P<0.05).试验证明,3种地被竹对Cd均有较强富集能力,可作为Cd修复植物继续深入研究;菲黄竹在生长状况、重金属富集量和累积量等方面均优于箬竹和鹅毛竹,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潜力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