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新疆油田公司准东石油基地污水,作为生物膜的一种特殊形式,介绍了该工艺的优点,在适宜的运行条件下进行实验。讨论了好氧颗粒污泥脱氮以及除磷的过程,分析了该工艺对氮、磷的去除率及好氧颗粒污泥在好氧、缺氧条件下的吸磷情况,当进水氨氮、磷和乙酸碳浓度分别为38.2 mg/L、27.7 mg/L和134.6 mg/L,MLSS和MLVSS分别为7.0 mg/L、6.4 mg/L时,氨氮、总无机氮、磷、乙酸碳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8%、90.2%、98.9%、97.2%.  相似文献   
82.
天然黄铁矿的除磷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磷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为了考察黄铁矿的除磷特征,采用序批实验,分别研究了反应时间、初始磷浓度和干扰离子(NH4+、NO3- 和SO24-)对黄铁矿除磷的影响。动力学表明,黄铁矿的除磷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pH=6.5时,磷的平衡去除量为6.82mg/kg。Langmuir方程能较好描述黄铁矿除磷的吸附等温过程,其磷的饱和吸附量为11.01mg/kg。NH4+、NO3-和SO24- 对黄铁矿除磷基本没有影响。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铁磷沉淀和铁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吸附,去除的磷主要以可被生物利用的Fe、Al-P形态存在。黄铁矿的这些除磷性能和机制对选取黄铁矿作为人工湿地填料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3.
在3个序批式反应器中,利用好氧-缺氧-闲置的运行模式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比较了不同曝气时间(2、3和4h)条件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R2(2 h)反应器中成功实现了单级好氧除磷和内聚物驱动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采用此反应器运行模式,对实际生活污水进行长期处理,反应器的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29%、74.09%和87.97%。本研究表明,在好氧-缺氧-闲置的运行模式下处理生活污水,能成功地实现单级好氧除磷与内聚物驱动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结合,并且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能稳定地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率。  相似文献   
84.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挂膜启动实现短程硝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温条件下(20~25℃),以模拟的人工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初期挂膜的基础上,笔者运用两种不同的挂膜方式即重新加入新泥和不加新泥而加大进水COD浓度来实现生物膜的快速启动。实验表明,2种挂膜启动通过14 d的培养与富集,NH4+-N与COD的处理效果都能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将剩余污泥排尽后,采用第1种挂膜方式的反应器通过连续间歇曝气,达到了比较好的短程硝化效果。调整溶解氧,并且通过先下降后上升曝气量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亚氮的出水。最终在DO为3.6 mg/L时,亚氮的积累率能达到平均74%左右,达到了比较好的亚硝化效果。而第2种挂膜方式培养的生物膜则以好氧反硝化菌为主,去除的氨氮由同化作用和培养的好氧反硝化菌去除,以后者为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为了实现短程硝化,第1种挂膜方式比第2种更具有优越性,有利于硝化菌种的生长和亚氮的积累,而第2种方式则有利于培养好氧反硝化菌。  相似文献   
85.
城市污水条件下ASBR厌氧氨氧化的启动与脱氮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SBR在城市污水条件下进行厌氧氨氧化的启动与脱氮性能研究。实验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在温度为(35±1)℃、HRT为24 h、pH为7.3~8.5的条件下经过130 d的培养,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稳定运行时,TN容积负荷平均为0.179 kg/(m3.d),NH4+-N、NO2--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5.30%、91.30%和76.28%。启动期和稳定运行期NH4+-N、NO2--N去除量和NO3--N生成量的比值分别达到1∶1.54∶0.25和1∶1.27∶0.27;稳定运行期进出水pH差值由启动时的0.85下降到0.24。启动期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同时存在而在稳定运行期厌氧氨氧化发展成为主导反应。MLSS和MLVSS/MLSS先减少后增加,反映了启动过程中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衰亡和厌氧氨氧化菌逐渐富集的过程,这与反应器的宏观运行效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6.
Roh H  Chu KH 《Chemosphere》2011,84(2):227-23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erformance of lab-scal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that were inoculated with nitrifying activated sludge and bioaugmented with a Sphingomonas strain KC8 (a 17β-estradiol-degrading bacterium). The bioaugmented SBRs were supplied with synthetic wastewater (average initial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 175 mg L−1 and average initial ammonia-N = 25 mg L−1) and daily dose of 17β-estradiol (1 mg L−1) and operated under three solid retention times (SRTs) of 5, 10, and 20 d. After three times periods of the operating SRTs, the overall removal of TOC (>87%) and ammonia (>91%) was similar in all the SBRs. Higher 17β-estradiol removals (>99%) were observed for the SBRs. Neither estrogens nor estrogenic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the treated water, except some samples from the SBR operating under 5 d of SRT. The ratios of known estrogen degraders (Sphingomonas strain KC8 and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amoA gene to the total bacterial population decreased as SRT increased,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unknown estrogen-degraders in SBRs operating at SRT = 10 and 20 d. Real-time-terminal-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vennes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SRT; while, the diversity indices suggest that longer SRTs might lead to more divers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ioaugmented bioreactors operating at long SRTs (10 and 20 d) were effective in removing 17β-estradiol to the non-estrogenic treatment endpoint.  相似文献   
87.
采用EGSB—SBR工艺处理实际果汁废水(COD 2 608~6 500 mg/L,p H 5.0~7.0)。在EGSB反应器成功启动及驯化完成的情况下,连续运行49 d。实验结果表明:第25天起,控制EGSB回流比为3.00∶1,EGSB反应器可在无须添加Na HCO3的条件下稳定运行,从而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第25天起,平均进水COD,BOD5,SS分别为5 968,2 130,1 020 mg/L,平均出水COD,BOD5,SS分别降至131,11,50 mg/L,平均COD,BOD5,SS去除率分别为98%,99%,95%;组合工艺对该实际果汁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8.
SBR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工艺处理有机废水,在已有工艺条件下对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生物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研究表明,用Monod公式能较好反映出有机物的降解规律,确定了其动力学参数Vmax=14.6306 d-1,Ks=83.2993 mg/L,得出SBR降解动力学模型为V=14.6306X·S/(83.2993+S)。利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动态模拟法优化SBR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对SBR的设计与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作为SBR反应器扩大实验和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试规模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通过人工配水,研究了启动3个月时间以及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情况,并通过分析期间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说明了控制VFA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近120 d的运行,乙酸和丙酸的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提高了1.8和2.2倍,说明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即是微生物群落的优化和选择的过程,ASBR的抗冲击的能力较强说明随启动的进行和种群的优化,活性污泥凝聚性能增强,对VFA的降解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90.
考察了序批式好氧生物反应器(SBR)中,重金属铬离子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总量、分子量分布及其组成中多聚糖、蛋白质和DNA含量的影响.铬离子的生物容许浓度在2mg·l-1之下,SMP总量与铬离子浓度存在指数关系:SMP=24.94e0.593C.SMP的分子量呈双峰分布,且分子量小于1kDa的部分基本上占50%以上.SMP中的DNA含量随铬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显著水平α=0.05时,DNA含量与铬离子浓度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