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253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226篇
综合类   2074篇
基础理论   313篇
污染及防治   315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采用间隔流动分析法(SFA)测定地表水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水中的总磷,并与现行国标方法作比对,发现悬浮物对SFA法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干扰,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且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均质机对水样均质能够有效消除悬浮物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水样经均质处理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小于3.0%。SFA法绘制的校准曲线线性大于0.999 5,标准样品的平行测定RSD≤1.5%,方法检出低限为0.009 mg/L,地表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4%~97.7%。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中俄双方开展了对等联合监测,但由于国域差别,两个国家在一个项目上采取了不同的实验方法,常出现同一个样品中俄双方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为避免分歧,我国在少数几个站进行了中俄双方实验方法的对比实验,现就水质中总磷的测定将两国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3.
在黑龙江省松花江入境断面(肇源断面)内选择监测点,对不同月份的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和粪大肠菌群数量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河流中的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和粪大肠菌群数量变化趋势不同,在夏季时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浓度较高,而氨氮的浓度在1月份较高,粪大肠菌群数量在8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114.
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水体中氮磷分布与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14  
选择北运河下游典型河网区(闸坝多、水流慢和湖库化)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 a的水质监控,阐述了河网区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其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网区水体中TN平均质量浓度为12.50 mg.L-1(NH4+-N占67.41%),TP为1.45 mg.L-1(SRP占80.81%).河网区水体中氮、磷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TN和NO 3--N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趋于一致,NH 4+-N稍有不同;TP和SRP质量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从河网区进水带至出水带,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TN、NH4+-N和NO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从19.30、13.22和2.19mg.L-1降至7.98、4.45和1.50 mg.L-1;TP和SRP分别从1.95和1.59 mg.L-1降至1.11和0.91 mg.L-1.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表明,河网区水体在时空尺度上均处于"极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5.
某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要达到一级A标准,其难点之一为改造后总磷达标。为此进行了化学除磷深度处理的单元试验研究,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除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6.
利用连续分级提取方法,对天津汉沽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的含量水平、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TP的含量在525.68×10-6~688.39×10-6之间,平均含量约为618.18×10-6,其中86.98%以IP的形式存在;而在IP中,FA-P是其主要的赋存形态,平均约占TP的59.54%;IP含量范围为48.52×10-6~146.72×10-6,平均约占TP的13.02%。P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潜在的生物有效P主要包括Ads-P、Fe-P和OP等3种赋存形态,而天津汉沽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的生物有效P含量约为465.87×10-6~609.79×10-6,平均约占沉积物TP的89.14%,表明研究区域内沉积物具有很强的释P潜力。  相似文献   
117.
主要调查研究环渤海湿地芦苇对TC、TN、TP的吸收通量。调查表明,2008年环渤海湿地的芦苇面积为20.08×104hm2。2009年,芦苇总生物量在7月、10月和11月的调查结果分别为267.2×104t、183.4×104t和138.0×104t。7月、10月和11月,芦苇对TC的吸收通量分别为115.58×104t、80.68×104t、64.23×104t;对TN的吸收通量分别为4.03×104t、1.45×104t、0.84×104t;对TP的吸收通量分别为0.37×104t、0.10×104t、0.031×104t。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考察氮磷同时缺乏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采用2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按照缺氧/好氧的方式平行运行,通过调节不同的进水COD/N/P比,考察了氮磷同时缺乏状态下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沉降性、絮体形态、出水水质以及比耗氧速率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氮磷同时缺乏时,当进水COD/N/P比为100/2/0.4时,活性污泥系统会发生丝状菌膨胀,而当进水COD/N/P为100/0.5/0.1时,污泥沉降性保持良好;各反应器的活性污泥浓度均在逐渐地下降,MLSS由约2200mg/L下降至1800mg/L以下;各反应器的比耗氧速率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COD的去除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介绍了在单污泥系统中选择和富集反硝化聚磷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不同研究者提出的选择和富集反硝化聚磷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将反硝化聚磷菌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结合起来,在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悬浮填料上选择和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进一步认识了反硝化聚磷菌的生化特征,使其成为反应器中优势菌群,以及该工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0.
沂蒙山区典型小流域特殊降雨的磷素输出特征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为揭示沂蒙山区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磷素流失规律,对当地孟良崮小流域2010年13场自然降雨径流量及磷素浓度的动态过程进行实地监测,研究了年内产生有效径流的首场和最大强度2场特殊降雨的径流、磷素输出负荷、初期冲刷效应及径流量同磷素负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场降雨径流中溶解态有机磷(DOP)、溶解态无机磷(DIP)、溶解态全磷(DP)、颗粒态全磷(PP)和总磷(TP)浓度明显高于最大强度降雨,而其输出负荷分别为最大强度降雨的168%、54%、71%、48%和54%;2场降雨对小流域磷素年输出负荷有重要影响,DOP、DIP、DP、PP和TP的输出总量分别占整个雨季输出的48%、81%、70%、87%和81%,其中DIP占DP流失的77%,PP占TP流失的71%;2场降雨均存在污染物的初期冲刷效应,最大强度降雨的初期冲刷效应较首场降雨强烈;2场降雨的各磷素累积输出负荷同累积径流量之间均呈线性关系,且拟合度较好,但首场降雨各形态磷素直线方程的斜率均大于最大强度降雨.根据气象预报尽量减少在特殊降雨期间翻耕、施肥等农事活动,以及有针对性地建立沟渠、池塘等截污措施减少初期冲刷效应,是降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