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2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400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88篇
环保管理   743篇
综合类   1384篇
基础理论   42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353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城市适度人口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资源承载力 (R)和生活舒适度 (S)对适度人口的影响 ,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口现状为依据 ,提出R S双向寻优方法进行城市适度人口分析 .并以广州市为例 ,寻求其最优人口容量 .结果表明 ,现有资源承载力与经济水平下的广州人口规模略高于适度人口规模 ,需要进行人口与经济密度的重新布局 .  相似文献   
92.
野生动物资源作为一种可更新资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发展经济使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并涉及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阐述野生动物资源对人类社会的科学价值,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视,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93.
深圳市东部引水工程,是一项缓解深圳市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重要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的管理必须考虑水量、水质、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基于水量,水质统一管理的可靠性计算,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与管理是必需的和有实际意义的,分析传统水资源系统可靠性准则的不足之处,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基于水量、水质统一的水资源系统多准则可靠性评价准则,通过可靠性分析,为深圳东部引水水源工程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运行管  相似文献   
94.
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个人见解,并对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对环境旅游进行规划分析,对提高经济效益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5.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与高效混凝沉淀工艺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了2 m3/h规模的中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了600m3/h规模的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中度污染水资源通过这一工艺处理,可以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并可以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工程试验证实,此工艺运行稳定,系统易启动,抗冲击能力强,管理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
浅谈炼油企业的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引起生态环境退化、人居环境恶化、争水矛盾日益突出等社会和环境问题。针对炼油企业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节水和废水资源再利用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东胜区水资源及水环境概况,在实地调研并以环境技术检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该区水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现状,提出该城区实现污水资源化的观点并论证了其现实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东胜区推进污水资源化,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8.
孙佑佳 《四川环境》2003,22(1):67-70
本文从近几年来宜宾市工业及生活废水等排放情况及水环境质量的监测资料,阐述了我市流域水污染状况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对策,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
The reestablisment of autochthonous plant species is an essential strategy for recovering degraded areas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two reafforestation methods involving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and compost addition on soil quality parameters and Rhamnus lycioides seedling growth. The nutrient content (NPK)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dehydrogenase, urease, protease-BAA, acid phosphatase and β-glucosidase) increased and bulk density decreased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with the organic amendment. Biomass C of rhizosphere soil increased by at least 240%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soil afte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mpost addition +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Both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and composted organic residue addition increased R. lycioides seedling growth in the same proportion. In the short term, we conclud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reafforestation methods not only enhan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R. lycioides seedlings, but also improves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100.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are important in prudent resource use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modernization and changing lifestyle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agriculture and resource use, the two sectors in which maximum modernization has occurred. The information was gathered through observations and structured interviews over three years (July 1996 to July 1999) of field work in the western Himalaya. It was observed that forest based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has given way to the market dependant cash crop cultivation. That apart from loss of genetic diversity, has also resul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forests. The use of wild plants in the day-to-day activities has also declined and dependence on high value market products has increased. Currently, wild plants are used only if no other cheap substitute is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or if the use is economically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 Thus, the knowledge gathered through ages of experience is eroding because of the activities geared for short-term economic benefits which, in long run, may not be sustain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