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96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裂缝病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箱粱顶板纵向裂缝,腹板斜裂缝和横隔板竖向裂缝。通过理论计算对其裂缝病害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些裂缝病害主要系由行车荷载、温度作用及桥墩沉降等多种原因所致,同时还对其裂缝病害状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2.
为了在大直径盾构泥水始发段保障邻近既有地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营运,依托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3#~2#盾构区间始发段施工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分析始发段大直径盾构掘进引起邻近桥梁结构的变形规律,并给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直径盾构始发施工时,在不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盾构工程对邻近...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究锁固岩桥破坏模式及演化机制,通过在完整试样端部预制裂隙以形成中部岩桥,采用物理试验和RFPA2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锁固岩桥角度试样破坏模式及裂隙扩展演化机制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岩桥裂隙扩展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图像技术,从定量角度分析裂隙扩展类型,得出试验试样最终破坏是由前期损伤不断积累所导致的结果;锁固段岩桥角度α对锁固段的破坏有重要影响,当α≤90°时,锁固岩桥段发生张拉贯通破坏;当90°<α<120°时,锁固岩桥段发生张拉剪切贯通破坏;当α≥120°时,锁固岩桥段并没有发生贯通破坏。最终得出3种试样破坏模式:下部裂隙张拉扩展,贯通中部岩桥;上下部裂隙同时张拉扩展,剪切贯通中部岩桥;下部裂隙张拉扩展,贯通试样上端面,中部岩桥没有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成桥吊索力对构件刚度、索鞍位置、温度、吊索张拉力等参数的敏感性,保证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以天水市罗家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解析法修正空缆线形、有限元法模拟施工过程,分析张拉前参数和张拉过程参数变化对成桥吊索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性吊索索力对吊索抗拉刚度变化敏感,在实际施工前可根据实测数据对吊索张拉力进行适当调整;中、长吊索索力对张拉时环境温度比较敏感,中、长吊索临近的吊索索力对第1轮吊索的张拉力偏差比较敏感,在实际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张拉力予以精确控制;吊索力对散索鞍沿滑动面滑动的边界处理较敏感,应在有限元建模和施工时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5.
为探究大温差地区曲线梁桥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和碰撞效应,以西北大温差地区某曲线连续梁桥为工程实例,建立全桥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考虑变温作用对支座刚度的影响;分别以桥墩内力、支座位移和邻梁碰撞效应为指标研究曲线梁桥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温度越低,地震波作用于结构的内力响应越大;曲线梁桥在地震动作用下邻梁间碰撞为面-面碰撞,且温度越高,碰撞效应越强;高阻尼橡胶支座在低温下体现出较强的耗能能力,在大温差地区的桥梁抗震设计中可作为参考;近断层脉冲地震动相较于远场地震动,结构地震响应更大,对结构的破环性更强,故在近断层地区的桥梁抗震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6.
城市混凝土桥梁薄弱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包括高架桥、立交桥在内的大量混凝土桥梁在城市交通网络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受环境侵蚀、交通量日益增加的影响,城市混凝土桥梁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损伤,严重甚至会导致桥梁倒塌等重大灾难事故。在分析城市混凝土桥梁的各种损伤及损伤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运营桥梁薄弱处的概念。该薄弱处是指受环境侵蚀、材料老化、荷载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桥梁结构中最先发生破坏的构件或构件中的某一位置。对运营桥梁薄弱处的分析宜采用分析结构中各处的承载力下降及相应的荷载效应增加二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获得桥梁中各处抗力与荷载效应最为接近的地方,即结构薄弱处。最后,总结了城市混凝土桥梁薄弱处分析研究的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梁式桥的震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几次大地震中梁式桥震害调查资料,对梁式桥震害现象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原因,从地震烈度、建设年代、结构体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等4个方面对桥梁震害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关于梁式桥地震破坏影响因素、破坏机理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8.
地震序列下桥梁连梁装置的防落梁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类地震序列中,主-余震所占比例最大。主震震级越高其余震的震级亦越高,对结构的破坏越大。桥梁结构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工程,其在整个地震序列发生时应确保通行,起到生命线工程的作用。选用集集地震序列对桥梁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发现结构在主震作用下梁墩相对位移过大、主梁发生落座,余震作用下结构有发生落梁的可能。对结构设置防落梁装置,并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显示连梁装置可有效抑制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位移,提高结构抗推能力与整体性,保证了结构在整个地震序列中不发生落梁震害。在抗震分析中,应考虑到强余震对结构带来的影响,保证损伤结构在地震序列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79.
声发射技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发射技术作为一种被动的、动态的监测手段,在工程和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日益受到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状况。首先,简要介绍了声发射的基本原理和声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次,详细分析了声发射技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研究成果,包括钢筋混凝土桥、钢结构桥、桥梁结构关键构件和无线声发射传感器及其网络等;最后,分析了声发射技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声发射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悬索桥钢箱梁的吊装施工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大桥钢箱梁利用平驳船运送到吊装地点,采用跨缆机、卷扬机、滑轮组、拖轮、平驳船等设备设施进行吊装。为保障钢箱梁吊装的安全,通过制定完善的钢箱梁吊装施工工艺:钢箱梁总体架设顺序;钢箱梁吊装方案、跨缆吊机安装及试吊、钢箱梁的吊装工艺,同时配合钢箱梁吊装施工安全管理技术:钢箱梁吊装施工前、卷扬机操作安全、水上作业安全等管理,在台风多发、暴雨洪水季节进行了半年的吊装,在施工人员培训、安全交底、设备安装与吊装作业等方面,全面进行综合安全管理,顺利、安全地完成了钢箱梁吊装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