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4篇
  免费   794篇
  国内免费   2746篇
安全科学   350篇
废物处理   269篇
环保管理   1682篇
综合类   6060篇
基础理论   1390篇
环境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26篇
评价与监测   356篇
社会与环境   1257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67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848篇
  2012年   810篇
  2011年   896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10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This report summarizes the surveys on carbon inventories and initiatives on sustainable carbon cycling taken by RCEE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report deals with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carbon cycl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arbon cycling processes in China, carbon pool enhancement, value addi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arbon balance. The second part covers the modeling of carbon dynamics, emission inventories of various carbon containing greenhouse gases and their potential abatement measures.  相似文献   
912.
利用1996~2007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变化强度、相对变化率及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地扩展迅猛,城镇加速蔓延,从而导致区内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则逐年上升,交通用地的变化幅度及动态度最大;各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在此期间呈一定波动,除牧草地外,交通用地历年的变化强度之和最大,其次为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各市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差别不大,而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区域差异较大,且三市园地、牧草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913.
The dominant use of coal in power sectors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mbient air monitoring for the two size fract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 respirable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RSPM) and non-respirable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NRSPM) in the downwind and upwind directions of a large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in central India, was carried out. Collected samples of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were analyse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ally for 15 elements. Spatial variability in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RSPM and NRSPM and the degree of enrichment of these toxic metals in RSPM were investigated. A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bility for the elements in RSPM and NRSPM and higher degrees of enrichment of the elements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914.
为了使农用地级别划分和基准地价评估真正统一,以黄金坪水电站水库淹没区为例,将淹没区农用地划分为119个定级估价单元,在Arcmap/info,SPSS软件技术平台上,用回归分析法建立水库淹没区农用地定级因素与纯收益之间关系的综合模型,划分农用地级别,然后用收益还原法计算各级别基准地价。结果为:估算纯收益与实际纯收益间绝对误差为0.05元/m^2,相对误差为13.85%,相关系数达0.86;一级地价23元/m^2,二级地价19元/m^2,三级地价15元/m。,四级地价12元/m^2。表明:回归分析综合模型在淹没区农用地定级估价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使定级估价数据资料直接共享,省去了专家确定权重的难关,适合水库淹没区农用地市场不发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915.
东北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北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敏感性强、退化趋势明显等生态脆弱性特征。本文利用1986、2002年两期TM/ETM影像,揭示了吉林西部16年来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依据Costanza R.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6年来,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耕地、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水域和湿地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现明显的衰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地减少。吉林西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86年的767.1亿元/a下降到2002年的624.1亿元/a,减少幅度达18.6%,年均递减速率达1.6%。16年来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和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给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16.
深圳宝安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深圳宝安区1996-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及其逐日降雨量资料,应用Costanza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应用SCS模型对该区主要污染物氨氮(NH4-N)、总磷(TP)以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面源污染负荷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4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区域总体生态服务功能下降了31.36%;氨氮和CODMn的面源污染负荷分别增加了4.12%、5.73%,总磷的面源污染负荷减少了1.64%。进一步对三种土地利用规划供选方案(2004-2020年)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在不同规划方案下,到2020年,宝安区总体生态服务功能将比2004年下降3.79%、10.97%和30.76%。但其下降速度都将得到明显遏止;氨氮、总磷和CODMn的面源污染负荷也将有较明显的增加,且皆以规划方案1增加最小,方案2居中,方案3增加最大。  相似文献   
917.
利用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了广东省的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地势三个侵蚀因子对土壤侵蚀方面的影响,指出了广东土地抗蚀性极弱地区主要是湛江市、新丰县的小部分地区,而抗蚀性弱的区域则很大,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9.8%,遍布全省中部和南部.针对这样的现状,提出要减少抗蚀性弱和极弱地区的土壤侵蚀,必须做到:对土地的利用开垦进行统一规划;严禁乱伐森林;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治土壤侵蚀的进一步变化.  相似文献   
918.
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在分析土地整理产生的客观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阐述推进土地整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动力机制,最后提出可持续土地整理的理性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919.
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广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之特点,利用熵权技术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了广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并对广东省1992~2002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从总体上看是趋好的,在经历了1992~1995年的弱可持续之后,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其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均处于良好发展势头.但资源和环境指标在2000年后呈明显下滑趋势。这应该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20.
"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所作出的一项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对“一退两还”中的各个相关主体利益的思考和行为的辨析,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对提高“一退两还”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