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261.
The effects of feed strength, hydraulic residence time (HRT), and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on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 (SMP)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A carrier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CABR) treating dilute wastewater was operated under a wide range of operational conditions, namely, feed strengths of 300-600 mg/L, HRTs of 9- 18 h, and temperatures of 10-28℃. Generally, SMP produc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eed strength and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t high temperature (28℃), SMP production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HRT. As the temperature was decreased to 18 and 10℃, the SMP production was at its peak for 12 h HRT. Therefore, temperature could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SMP production along with HRT. A higher SMP to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COD) ratio was found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long HRT because of complete volatile fatty acid degradation. SMP accounted for 50%-75% of the SCOD in the last chamber of the CABR. As a secondary metabolite, some SMP could be consumed at lower feed strength.  相似文献   
262.
以整体式蜂窝状分子筛为载体,制备铜锰铈负载型催化剂,研究其微波辐照下对VOCs (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的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探究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并通过测试床层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微波功率1.3kW、催化剂体积300mm×300mm×300mm,固定床温度>300℃条件下,催化剂对初始浓度200~2000mg/m3的5m3/h VOCs气体的降解效率为80%~92%.温度是VOCs氧化降解的条件,但当床层温度超过了300℃(VOCs完全燃烧温度)之后,升温对VOCs降解效率的影响不再明显.表征可知,尖晶石态铜锰铈单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是主要的催化活性组分.VOCs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准一级反应而被催化氧化;高温对催化剂结构有一定影响,但重复性试验证实了催化剂的高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3.
温度对ANAMMOX生物膜工艺的脱氮影响与菌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珊  王淑雅  王芬  季民 《环境科学》2022,43(1):416-423
针对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工艺常低温运行问题,分别采用无纺布与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填料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e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处理含氮污水,考察了从35℃降至15℃过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氮容积负荷...  相似文献   
264.
炭纤维生物膜载体在反硝化脱氮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反硝化微生物在炭纤维与聚丙烯、泡沫聚氨酯塑料类载体上的固着化实验,发现反硝化微生物在炭纤维载体上附着强度较大,而且每克炭纤维上的生物膜干重及对硝态氮处理能力是每克塑料类载体的200倍以上.PAN基高强度炭纤维比活性炭纤维能固着更多的反硝化微生物,这与高强度炭纤维载体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面积大、传质好及表面官能团有关.适量的表面含氧官能团能使较多的反硝化菌较牢固地吸附在炭纤维载体上.PAN基高强度炭纤维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固着强度高、耐微生物分解及化学腐蚀的优异的反硝化菌新型固着化载体.  相似文献   
265.
全程自养脱氮特性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消化污泥脱水液为基质 ,两级串联悬浮填料床反应器的NH+4-N平均表面负荷为 3~ 4g (m2·d) ,总的全程自养脱氮率达 65%~70 %。对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污泥采用批式实验 ,研究了全程自养脱氮的特性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只有在DO限制 (如 0.8mg/L左右 )条件下 ,生物膜污泥才能进行彻底而正常的全程自养脱氮作用 ;全程自养脱氮的适宜pH范围约在 7.5~8.5之间。   相似文献   
266.
水解-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水解-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以探求降低曝气池、水解池高度的可能性;同时对载体的沉降规律作动力学分析,建立载体免于流失的出流控制流速方程式,为设计运转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7.
生物载体强化的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任南琪  唐婧  宫曼丽 《环境科学》2006,27(6):1176-1180
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中填加比重为1.54 g/cm3,粒径小于2mm的多孔物质,以糖蜜废水为底物利用活性污泥制取氢气.考察了填加生物载体后生物制氢反应器连续流稳定运行的系统特性.研究表明,投加生物载体能够扩大产氢细菌的活性范围,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耐低pH值的能力,增加系统稳定性,并且可使系统在低HRT下保持较高的生物量.此连续流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最佳发酵类型为乙醇型发酵,适宜的pH值范围为3.8~4.4,气相中的氢气含量约为40%~57%,最大产氢速率为0.37L/(g·d).降低pH值可抑制厌氧发酵过程中出现的产甲烷菌群,加速产氢反应器的启动.  相似文献   
268.
采用植物载体玉米芯对青霉X5进行固定化.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固定化最优操作条件为:菌量0.4 g/L,载体大小为1/2×π×12×1 cm3,载体个数为10,摇床转速为100 r/min.同时考察了各种因素如温度、pH、碳源浓度和盐浓度等对染料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 4.0、碳源浓度为10 g/L条件下,以100 r/min的摇速培养,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达96.1%.重复脱色实验表明,固定化青霉X5经过4次重复利用后,固定化细胞的结构仍良好,脱色率仍在90%以上.脱色平衡时间为360 min.  相似文献   
269.
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聚丙烯生物填料(简称普通填料)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简称改性填料)用于模拟废水生物处理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填料比普通填料具有更高的废水处理效率和更大的挂膜量,并能承受更高的气液比(体积比)及气流和水流的冲击。将模拟废水的COD(500mg/L)完全去除,用改性填料时需10.5h,而用普通填料时则需22.5h;在连续运行模式下,改性填料在气液比为40:1时可使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99%),而普通填料则在气液比为30:1时可使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79%)。  相似文献   
270.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难生物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本文介绍了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反应体系pH、载体种类、活性金属种类和负载量、臭氧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对比了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不同废水的处理效果;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指出:影响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工业应用的主要问题是臭氧产生效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