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33篇
基础理论   1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1.
环糊精能够与多种有机污染物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对去除水中种类复杂的染料分子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刚性交联剂交联制备出了环糊精多孔聚合物(P-CDP),借助FT-IR、XPS、SEM和BET等技术对P-CDP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实验研究P-CDP对染料的吸附过程,并通过竞争实验探究P-CDP对水中染料分子...  相似文献   
212.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河道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黑臭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新形势下,针对广泛存在的复合污染源信息不明确的难题,进一步从分子层面解析河道DOM成分是深入探究河道污染来源、成因和形成机制,从而实现高效治理的关键环节.以某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受4个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放江污水严重影响的共5个河道断面,应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分别对各点位旱天和雨天时的表层水和沉积物样品中DOM分子式、元素组成和群组成分进行全谱解析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河道DOM虽然以CHO和木质素类化合物为主,但人为源有机物(脂肪类和蛋白质类化合物)以及CHOS等杂原子化合物的较高占比揭示了河道受人为污染的现状,同时带来DOC、 TN和NH+4-N的升高;(2) C17H28O3S和C18H30O3S等表面活性剂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所有城市河道中,...  相似文献   
213.
Solar cooker is an alternate device used for reducing the problems of energy supply for cooking needs, especially in rural households. Though solar cookers have been commercialised in rural and other domestic areas, further research is still required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olar cooker. Previous studies have helped to ascertain that the central annular cylindrical hole in the cooking vessel reduces the length of the heat-transfer path and provides higher heat-transfer rate to the water kept in the vessel.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an be further increased by providing additional surface area in the cylindrical hole.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cooking vessel with central annular cavity and fins attachment that will help in increasing the heat-transfer rate to the cooking vesse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with three types of vessels, i.e. conventional cooking vessel, cooking vessel with central annular cavity and cooking vessel with rectangular fins in the central annular cavity. For the annular cavity with fins vessel, a peak temperature of 98°C is observe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30°C has been observed between annular cavity vessel with fins and conventional vessel. As the height of the lug is also ex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lug height on the heat transfer to the cooking vessel.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a lug height of 9 mm is optimum for maximum heat transfer to the cooking vessel.  相似文献   
214.
文章提出了一种具有谐振特性的左手材料结构单元。该结构基于谐振型左手材料理论设计,使用CST电磁仿真软件,分析了该材料结构的谐振特性,并进一步提取出该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等效磁导率和波矢量。结果表明,在4个结构单元条件下,该结构在X波段10.89-11.49GHz范围内出现由谐振特性产生的通带,其中在10.89-11.31GHz内出现右手传输通带以及在11.31-11.49GHz内出现谐振型左手通带。该结构的带通特性,或可在X波段范围内微波器件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15.
目的 研究胶黏剂的固化程度及在自然贮存和温度循环中的变化。方法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定胶黏剂中氢原子在固化和老化过程中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反映固化过程中交联结构的发展,以及交联结构在6个月自然贮存和100次高低温循环过程中的变化,阐明胶黏剂的老化机理。结果 光固化胶黏剂的光交联反应在20min后就进行完全,热固化胶黏剂在60℃固化4h后即达到了较高程度的交联,120℃固化对交联程度的影响不大,更多的是对交联结构的完善。经过-45~75℃下100次高低温循环后,胶黏剂的交联结构变化不明显。自然贮存6个月后,胶黏剂不仅发生继续交联,而且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松弛,这些将对其长期使用稳定性带来影响。结论 低场核磁共振对氢原子的运动能力敏感,而且制样简单,测试速度快,是研究交联结构变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对胶黏剂的研制、固化工艺优化、固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针对球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空泡的演化过程及运动特性展开研究,为弹体入水或空投鱼雷入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主要讨论入水角度对球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空泡生成、闭合、溃灭以及运动特性。结果 在球体入水过程中,根据入水空泡的形态特征,可以将入水过程分为入水冲击、空泡形成、空泡闭合和空泡溃灭4个阶段。在入水冲击阶段,球体头部承受的压力最大,且随着入水角度的减小,冲击阶段球体头部压力逐渐减小。在空泡闭合后,空泡的截面面积随着入水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溃灭阶段,由于空泡溃灭夹断,会产生回射流,回射流的强度随着入水角度的减小而减小。在球体入水角度为30°时,溃灭夹断不会产生回射流。此外,球体以不同角度入水时,球体在水下的运动轨迹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偏离程度随着入水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垂直入水时几乎未发生偏离。结论 入水角度对球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空泡的演化过程及运动特性有较大影响,入水角度越小,球体入水后空泡截面积越大,总流动阻力系数Cd越大,且球体运动轨迹偏离越严重。  相似文献   
217.
在Biot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Fourier-Bessel级数展开法,通过对含有衬砌洞室的局部场地进行波场分析,得到饱和土半空间中圆柱形衬砌洞室对平面SV波的散射问题的解析解。经验证,本文得到的解可以退化为半空间单相介质的情况。通过与已有的单相弹性介质半空间中圆柱形衬砌洞室对平面SV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的对比,验证了此解的正确性。在解析解的基础上,数值计算给出洞口动应力集中放大系数,分析了入射频率和孔洞埋深对柱面上的应力集中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