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61.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持续减少的海冰正在通过降水和蒸发改变着北极水循环。降水同位素及其过量氘参数(d)作为水循环示踪剂对北极水文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帮助,但由于观测资料匮乏,目前有关北极水循环的同位素示踪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冬季海冰主要消融区——巴伦支—格陵兰海(BGS)为例,调查了BGS冬季降水d值与海冰和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BGS降水d值与海冰范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巴伦支—喀拉海(BKS)反气旋指数呈显著负相关。BGS降水d主要受海冰变化导致的局地蒸发控制,当海冰减少时,局地蒸发水汽增加,贡献了更多低d的降水。增强的BKS反气旋通过绝热下沉增温和向极的水热输送,加强了BGS海冰消融与局地蒸发,降低了降水d值;而较低纬地区输送水汽以高的d值为特征,其对BGS降水的直接贡献有限。该项研究从同位素的视角厘清了局地蒸发与较低纬地区水汽输送对北极降水的相对重要性,不仅有助于理解海冰减少对北极水循环的影响,也对北极古气候重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2.
对有机质浓度高,成分单一,蛋白质、总氮浓度较高,易酸化,且已酸化程度较高的大豆蛋白废水,确定以新型内循环厌氧反应池为主的处理工艺,在原废水ρ(COD)为11809~15040mg/L时,总出水浓度192~350mg/L,去除率达到96.2%~97.5%。新的内循环厌氧反应池具有高度小、结构简单、污染物去除率高的特征,COD运行负荷达6.0~7.5kg/(m3.d),COD去除率达88%~93%。当COD运行负荷5.0~7.0kg/(m3.d)时,该池内循环管道形成了连续的较强内回流。  相似文献   
63.
ABSTRACT: Water from the Missouri River Basin is used for multiple purposes. The climatic change of doubling the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may produce dramatic water yield changes across the basin. Estimated changes in basin water yield from doubled CO2 climate were simulated using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 and a physically based rainfall‐runoff model. RegCM output from a five‐year, equilibrium climate simulation at twice present CO2 levels was compared to a similar present‐day climate run to extract monthly changes in meteorologic variables needed by the hydrologic model. These changes, simulated on a 50‐km grid, were matched at a commensurate scale to the 310 subbasin in the rainfall‐runoff model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alysis.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rainfall‐runoff model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climate changes were applied to the 1965 to 1989 historic period. Overall water yield at the mouth of the Basin decreased by 10 to 20 percent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months, but increased during fall and winter. Yields generally decreased in the southern portions of the basin but increased in the northern reaches. Northern subbasin yields increased up to 80 percent: equivalent to 1.3 cm of runoff on an annual basis.  相似文献   
64.
针对当前黑色治金矿山企业选矿生产尾矿品位上升、金属流失严重问题,阐述了利用原有设备实施工艺改造,探索采用“内循环方式”回收尾矿金属,以降低尾矿品位,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矿石资源。  相似文献   
65.
废轮胎流化床气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麒  池涌  肖刚  朱文俐  蒋旭光  岑可法 《环境科学》2006,27(5):1003-1007
为了掌握废轮胎在流化床内的气化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流化床试验装置系统,对废轮胎在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下在400~70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空气气化实验.分析了废轮胎气化效率、固定碳转化率、气化气热值、产气量以及气化气成分随气化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废轮胎气化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气化初始温度700℃,过量空气系数α=0.4.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气化气成分主要包括CH4、CO、H2、C2H6和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此时的气化效率为47.96%,气化气低位热值为4 804kJ/m3.  相似文献   
66.
黄淮海地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黄淮海地区1993~1995年麦季实测土壤水分、农业气象资料和卫星监测资料,试验了区域性土壤水分模型,以便模拟区内土壤水分及其相关要素的动态变化过程,解决以往土壤水分遥感模型只确定土壤水分含量不能确定水量结构的缺点。试验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成功地利用遥感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达到土壤墒情监测、水文水利分析和农作物遥感估产的目的。模型在输出水量结构的同时还提供了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的信息。  相似文献   
67.
对农桐间作(以桐为主间作型)的养分循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各器官营养元素的含量随季节而变化。对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为471.9595kg/hm ̄2,其中氮155.1429kg/hm ̄2,磷80.0821kg/hm ̄2,钾87.0394kg/hm ̄2,钙119.4603kg/hm ̄2,镁30.2348kg/hm ̄2。营养元素的年归还量为331.6155kg/hm ̄2,其中氮102.5721kg/hm ̄2,磷43.2922kg/hm ̄2.钾63.6497kg/hm ̄2,钙97.3586kg/hm ̄2,镁24.7429kg/hm ̄2。营养元素的循环率为70、26%,其中氮66.11%,磷54.06%,钾73.13%,钙81.50%,镁81.84%。  相似文献   
68.
战友 《环境工程学报》2006,7(8):136-139
通过对比运行试验,研究了内、外循环EGSB反应器酸碱特征及其调控能力.结果表明,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部的pH值分布规律相似,较低有机负荷时pH值梯度变化较小,较高负荷时随循环比变化pH值分布有所差别,但2种条件下循环比为3时反应器内pH值均可达到较均衡的分布.相同原水pH值条件下外循环体系pH值要高于内循环体系pH值,2种条件下体系pH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二者平均差值在0.5个单位左右.循环厌氧反应器系统pH值维持在6.3~6.8可以较好地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为了保证此条件,外循环运行方式对原水pH值的极限调节范围是4.5~6.8,内循环运行方式对原水pH值的极限调节范围是5.3~7.2.该成果对于研究和应用内外循环EGSB反应器具有理论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雷州无瓣海桑群落7种元素的生物累积和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州市附城镇岚北人工生态恢复的 7a生无瓣海桑群落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 ,对所采集的无瓣海桑进行了植物体各组分样品的灰分和元素含量测定与循环分析 ,结果表明 :无瓣海桑植物体不同组分的灰分含量范围为 2 .2 7%~ 2 6 .4 1% ,以细根的含量最高 ,枯枝的含量最低 .植物体各组分中 7种元素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K 0 .11%~ 1.5 6 % ,Na0 .11%~ 1.6 6 % ,Ca 0 .2 0 %~ 2 .6 6 % ,Mg 0 .15 %~ 1.5 9% ,Fe 0 .0 4× 10 -3 ~ 9.6 4× 10 -3 ,Zn 0 .0 5× 10 -4~ 1.0 3× 10 -4,Cu0 .16× 10 -5~ 1.5 0× 10 -5.其加权平均的富集系数为 0 .0 5~ 9.70 ,其中Ca >K >Cu >Na >Mg>Zn >Fe .群落现存生物量中的累积储量分别为K 10 9.76gm-2 ,Ca 138.89gm-2 ,Na 86 .5 7gm-2 ,Mg 81.0 7gm-2 ,Fe 13.139gm-2 ,Zn 0 .4 83gm-2 ,Cu 0 .10 8gm-2 .群落 2 0 0 1年的元素存留累积储量分别为Ca4 1.6 8gm-2 ,K 37.2 4gm-2 ,Mg 2 7.33gm-2 ,Na2 5 .5 6gm-2 ,Fe 4 .2 75gm-2 ,Zn 0 .188gm-2 ,Cu 0 .0 39gm-2 .2 0 0 1年归还量分别为Ca 2 8.5 9gm-2 ,K 16 .83gm-2 ,Mg 12 .0 7gm-2 ,Na 11.5 8gm-2 ,Fe 0 .916gm-2 ,Zn 0 .14 1gm-2 ,Cu 0 .0 2 6gm-2 .年吸收量分别为Ca 70 .2 7gm-2 ,K 5 4 .0 7gm-2 ,Mg 39.4 0gm-2 ,Na 37.1  相似文献   
70.
利用深圳及周边地区22个环保监测站的PM_(2.5)小时数据、深圳市152个高密度(2.5 km×2.5 km)自动气象站及3部边界层风廓线仪的探测数据,分析了深圳市局地PM_(2.5)污染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背景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市西北角和东北角是局地PM_(2.5)污染最频繁的2个区域,局地污染事件发生次数约占总污染事件次数的40%,每日夜间至次日凌晨是局地污染高发期.各个季节局地PM_(2.5)污染发生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不同,春季为变性高压脊配合西南低槽发展型,夏季为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影响型,秋季为副高控制下的弱高压脊型,冬季主要为冷锋前、弱高压脊或均压场控制型.局地海-陆、丘陵-平原热力差异造成的局地环流易导致地面弱风和局地辐合的出现,成为诱发局地PM_(2.5)污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