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9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种新的飞行事故征候率监视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进民用航空飞行安全的监控手段,探讨了一种飞行事故征候率的监视和控制方法。通过采用W检验法,对中国民航2008年各月飞行事故征候率统计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水平下,飞行事故征候率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假设正常情况下,飞行事故征候率超过警戒值的概率仅为0.1%,选择该概率为确定警戒值的标准。根据前一年12个月的飞行事故征候率统计数据和确定警戒值的标准,以子样均值作为母体均值估计量,子样无偏方差的平方根作为母体标准差的估计量,可计算出当年飞行事故征候率警戒值;此外,还提出了控制民用航空安全水平的准则。  相似文献   
72.
按照在民航运输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我国民用机场可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航空业务量不同,各类机场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特点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国内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案例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声环境、环境空气、生态、水环境、固体废物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机场的环境影响的特点,为机场选址、设计、规划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决民航行业保障能力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在对民航行业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民航可持续安全发展决策流图。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分析法构建了3种政策场景。利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保障能力不变的条件下,2015年将航班审批率降低0.3,可实现行业的安全目标,但航班量在2015—2025年发展十分缓慢;在发展水平不变的条件下,2015年将保障能力提高0.3,可在2021年实现行业的安全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下,在2015—2018年将航班审批率降低0.3、2018年之后将航班审批率提高0.4,在2015年将保障能力提高0.2,可实现我国民航行业的可持续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74.
土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控制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生产事故意义重大。基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原理和安全生产责任与事故管理机制,提出土木建筑施工作业活动聚集性安全生产专项管理创新方法。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建议了土木建筑施工活动聚集性程度的分类标准、分级管理模式,以及聚集性活动安全专项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75.
不同规模民用机场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在民航运输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划分,我国民用机场可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航空业务量不同,各类机场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特点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国内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案例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声环境、环境空气、生态、水环境、固体废物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机场的环境影响的特点,为机场选址、设计、规划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民用机场空防安全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通过对民用机场空防安全存在的风险从作业人员、设备和设施、环境、管理等4方面进行识别;以系统的观点为基础,结合相关法规,建立空防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对民用机场的空防安全进行风险研究,并通过研究、分析计算数据,查找、预测民用机场空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针对机场保安、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不足,结合中国民航和民用机场的现状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措施,以期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77.
环境民事纠纷需要多元化的解决途径,可以考虑把仲裁作为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途径之一。可仲裁性标准是衡量各种纠纷是否可以提交仲裁的条件。依据可仲裁性标准对各种类型的环境民事纠纷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一部分环境民事纠纷具有可仲裁性。  相似文献   
78.
中国与欧盟的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中国和欧盟政府间进行航空安全信息交换的可行性,从中国和欧盟各自航空安全信息系统的信息结构和报告内容出发,对中国和欧盟的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分类法的信息结构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主题差异、部分差异和属性差异。笔者认为,虽然存在3种差异,但两个分类法都是基于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法设计的,信息报告内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从信息内容上看,中欧进行航空安全信息交换是可行的。同时,对如何改进我国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9.
环境责任保险是一种社会化责任填补救济制度,在保障环境污染受害人及时获得补偿,避免企业因承担巨额赔偿而破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既是必要的,也足可行的。我国应立足国情和发展水平,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我国的环境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0.
Monitoring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FM) requires forest resource managers to monitor and collect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their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There are increasing expectations from a variety of publics (government, custom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hat forests be demonstrably well-managed, creating incentives for forest managers to design credible systems for assessing their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t i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at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pproaches to regulating forest practices have been evolving.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governance as they relate to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the forest sector. Specifically, it discusses the changing role of sovereignty,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civil society stakeholders in forestry-related decision-making. Concepts such as sovereignty and globalization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onitoring forest practices and for defining SFM. Whether SFM standard creation and enforcement involves a sovereign, shared-sovereignty or civil society approach will affect the level and nature of SFM monitoring. As a result, we need to better consider the concept of monitoring appropriate to the scale and intensity of operations, how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reporting standards differ between jurisdictions, and what this means for independently verifying SFM at an inter-jurisdic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