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52篇
综合类   485篇
基础理论   141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96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广东-海南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采用Costanza等的分类系统和相关服务的单位价值,根据广东省1987年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初步估算出广东—海南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316.97亿美元/a,其中陆地为187.38亿美元/a、海域为129.59亿美元/a。该总价值占全国总价值的407%,养分循环、水分调节、休闲和水分供给等服务的价值突出,分别为全国总价值的6.17、3.98、3.66和3.37%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计算参数和方法存在缺陷,因而得到的只是一个偏低的保守值,有待今后改进。  相似文献   
22.
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44  
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包括它对养殖水休自身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近海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它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营养物的污染、药物的使用污染以及底泥的富集污染 ,而它对近海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近岸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沿岸滩涂、红树林资源的破坏。本文就海水养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详细的综述 ,然后从调整生态结构和改善管理水平出发 ,提出了为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3.
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牡蛎做监测生物,研究了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Cd,Cu和Zn的地理分布。牡蛎体的Cd,Cu和Zn含量存在着显著的地域差异,反映了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的Cd,Cu和Zn在地域上存在很大的梯度。由牡蛎显示出的广东沿岸海域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的地理分布与广东沿岸海域受人为来源的重金属输入状况相一致,如实地反映了广东沿岸海域重金属污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4.
在可持续发展中推进我国生态型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也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好小城镇即是走出一条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路子[2]。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环境问题[3],是缺乏环境规划和环保能力薄弱、生活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村镇建设与周围环境亲和性差。针对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小城镇的生态建设思路进行了有实际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25.
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常规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综合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以煤炭经济为主的鄂尔多斯市.结果显示,2001~2015年该市综合产出弹性为0.8158,呈规模报酬递减趋势;全市工业路径依赖于2001~2007年处于综合边际收益(MRKLME)上升过程,2008~2015年进入MRKLME下降过程.工业增长的生态环境成本明显升高,对MRKLME起到显著减降作用,导致MRKLME曲线拐点较常规C-D函数法提前约2~4a.对此,建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实施煤炭资源开发总量和强度“双控”等路径依赖破解措施.该方法可纠正由于未考虑资源和环境效应所产生的诊断偏差,有助于更加合理、准确地诊断特定资源型城市工业发展路径依赖的演化特点,并可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26.
模糊评价能有效的解决评价标准边界模糊和监测误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模糊数学法对天津滨海新区环境质量各因素进行定级评价,将各因素评价结果采用公式计数法进行二级赋权,较为客观评价了总体环境质量级别,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针对厦门"金砖会晤"空气质量保障活动,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10日—9月10日的O3、NO2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气象因子等在线观测数据,开展人为减排、副热带高压、台风等对东南沿海城市大气O3污染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厦门大气O3-8 h平均浓度为(110.0±40.6)μg·m-3.与管控前相比,无台风影响的管控I期的O3-8 h浓度上升了19.9 μg·m-3,而管控II期的O3-8 h浓度下降了27.9 μg·m-3.对于管控I期和II期,台风影响下O3-8 h浓度较无台风时段分别下降85.2 μg·m-3和8.9 μg·m-3.在排放控制和台风的共同作用下,峰会期间厦门大气O3浓度的日变化显现出"削峰填谷"的特征.另外,与管控I期相比,管控II期O3前体物VOCs浓度显著下降,其臭氧生成潜势(OFP)下降了44.6%.总之,运用区域联防联控策略,对臭氧前体物(NOx和VOCs)实施针对性减排,可有效地降低沿海城市大气O3日间最高浓度.  相似文献   
28.
Subsidence is a primary factor governing marsh deterioration in Mississippi River deltaic plain coastal marshes. Marsh surface-water level relationships are maintained primarily through soil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inorganic sediment input.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in maintaining marsh elevation in a brackish Spartina patens marsh. Measured rates of soil organic accumulation were compared to plant biomass production and soil respiration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emission) at the study site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plant biomass production to soil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in maintaining viable Spartina patens marshes in sediment-deficient coastal environments. The role of Mississippi River freshwater reintroduction in maintaining conditions for organic accre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9.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ata of the intertidal zone in Kuwait was undertaken to develop an integrated basis for assessing and protecting this sensitive coastal ecosystem. Cluster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resemblance between the sampling stations based on the sediment composition, the benthic macrofauna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tidal sediment/water. Five distinct sub-environments were delineated with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Kuwait. Each sub-environment was described in terms of number of taxa, mean density of organisms, sediment type, tidal level and dominant organisms. 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investigated were found to be unimportan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tidal benthic macrofauna. On the other hand, sediment type was found to be a major factor in the overall composition of the benthic community. The benthic fauna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environments could be used as indicators to monitor changes in the intertidal ecosystem and as guides to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ifferent coasts. The approach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could also be adopted elsewhere to provide a sound basis for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for developing sustainable coast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30.
黄河三角洲风暴潮灾害及其对滨海湿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湿地分布区,也是中国风暴潮易发区。该区的风暴潮有温带气旋型与热带台风型两种,以温带风暴潮为主。近年来,重大风暴潮的发生有频率增加、危害加重的趋势。风暴潮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淹没滨海低地、加速海岸蚀退、破坏地表结构、毁坏湿地植被、加剧海水入侵等,使滨海湿地不断损失退化,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