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基于因特网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跟踪危险废物转移和处理处置的基本方法 ,也是实施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有效工具。然而 ,目前使用的纸质联单系统 ,运行过程繁杂、周期长、耗费人力和物力 ,与现代化管理不相适应。本文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化转移联单解决方案 ,论述了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和运行情况。这一系统采用了因特网技术 ,能实现联单运行的电子化和自动化 ,简化运行过程 ,提高效率 ,为我国危险废物转移的电子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文章在分析油田产能开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该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报告的工作程序、调查方法、调查范围和调查因子以及调查报告的重点,期望对该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3.
以轴向支撑连接方式,利用自制的加热炉对约束钢梁进行了升—降温全过程的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钢梁的跨中挠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梁端不同轴向支撑刚度和钢柱不同轴压比条件下约束钢梁的屈曲模式及其梁端轴向支撑的破坏形态。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温度场和结构耦合中的间接法,对升-降温全过程中的约束钢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根据对比分析,讨论了我国现行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特别提出了钢结构抗火设计应有的内涵,为钢结构抗火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文章分析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利弊,详述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必要的配套设施的项目内容,指出这是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不可分割的部分。认为垃圾焚烧发电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5.
汽车整车在典型环境下大气暴露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考核汽车整车在典型环境的耐候性。方法选取国内5个典型环境开展整车大气暴露试验,积累汽车的耐候性数据。结果获得了车体温度分布情况、整车的外观变化以及行使用性能方面的环境试验数据。结论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在各种典型气候环境条件下,车体温度的分布情况及整车外观、内外饰材料的腐蚀老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为了能够全面考核汽车的耐候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气候环境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6.
为了建立环境新型抗生素类污染物恩诺沙星的免疫检测方法,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用酶标仪测定酶标二抗与底物反应生成的有色产物量来确定恩诺沙星含量.研究了恩诺沙星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以及间接竞争ELISA的优化条件和实际水样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碳二亚胺法(EDC+NHS)成功合成了恩诺沙星的理想完全抗原,采用BCA法测定完全抗原浓度,紫外吸收法和MADLI-TOF MS法测得完全抗原的偶联比为14~16.建立的恩诺沙星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检测限为1.92μg·L~(-1),定量检测区间为7.33~238.24μg·L~(-1).采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测定了清华大学地下水和饮用水配制的恩诺沙星加标样品,发现所有样品的变异系数和回收率分别为3%~11%和82%~122%,表明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适用于实际水样中恩诺沙星的快速简便检测.  相似文献   
37.
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污染治理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并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38起.其中,由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所引起的频数变化分别为279起,-74起和-344起.总的看来:该时期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事故频数增加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该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促进作用减弱;1991~2005年污染治理投资效应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基本起到遏制作用;风险控制技术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起到遏制作用.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38.
针对重庆市挥发性有机物整治试点工作中面临的与企业博弈的实际问题,设定模型边界条件,建立基于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分析模型,通过逆推归纳法分析博弈不同阶段下参与企业与政府的理性策略选择,求解此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获得该情况下的博弈双方最终支付。研究表明,提高“许诺的可信性”和“威胁的可信性”是动态博弈的核心问题,通过交出决定权、切断沟通等多种方式可破解VOC试点博弈僵局。  相似文献   
39.
工业废水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描述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经济增长、经济空间结构和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基础上,运用无残差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分解出1981~2006年间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和排放强度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利用H-P滤波方法对这一时期工业废水减排效果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① 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均增长0.25×108 t,其中由经济增长、排放强度、空间结构引起的变化分别为25.9×108 t、 -25.5×108 t、 -0.16×108 t; ② 1981~2006年中国工业废水累计减少排放641.8×108 t,同时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减排缺口处于波动之中,但总减排缺口大于0,说明实际减排量高于潜在减排量;③ H-P滤波分析所得到的潜在减排率在研究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④ 综合来看,我国在1982~1990年及1997~2006年工业发展表现为高污染型,1991~1996年表现为低污染型.  相似文献   
40.
在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理念指导下,分析了目前较为实用的几种污水再生工艺,阐述了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两种生物脱氮途径的机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以厌氧氨氧化为主体生物脱氮单元的城市污水的再生全流程新思路。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不但在各自的单元中实现了TOC,TN和TP去除的优化,而且在生物脱氮单元中,根据含氮废水的水质和物理特性实现了污泥消化液脱氮和主体二级处理水脱氮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