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以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工程为例,讲述了SACT-B污泥快速堆肥工艺的特点以及在冬季运行的效果:整个工艺过程依靠污泥处理专用设备(主要包括链条式翻堆机、固体曝气系统等非标设备)和采用定时定量曝气的方式来运行,并对污泥堆肥的效果进行评判,评判方法参考腐熟度评价系统指标中的物理性质(含水率、温度、颜色、气味等)、化学指标(挥发性固体、C/N比等)及生物指标(种子发芽率),最终评判结果证明冬季SACT-B工艺处理污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2.
菌渣、鸡粪联合堆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菌渣、鸡粪为主要原料的静态条垛式好氧堆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次发酵过程中,温度维持在55 ℃以上的时间均超过7 d.堆肥结束时,堆体温度恢复到略高于室温水平,含水率下降15%左右,pH值为7.8左右,总氮含量损失了13.8%~15%,并且主要发生在1次发酵阶段.本文通过对各参数的测定和分析发现,菌渣和鸡粪通过添加酵素菌进行30 d左右好氧发酵,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对堆肥工程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3.
外源酶对秸秆堆肥进程的影响及腐熟度模糊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韩玮  何明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1):3742-3749
为探讨外源酶制剂对秸秆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通过模拟堆肥试验研究了分别添加纤维素酶、蛋白酶,以及纤维素酶与蛋白酶混合添加情况下堆肥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堆肥腐熟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与蛋白酶配合使用对堆肥中纤维素的降解及氮素释放都有较强的促进效果,与对照处理相比,纤维素含量降低了14.9%,C/N降低了18.4%,发芽指数提高了6.0%;单施外源纤维素酶主要是促进了纤维素类物质降解速率,显著提高了发芽指数;单施外源蛋白酶则显著促进了含氮物质的分解,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提高;通过对E4/E6、NH+4-N、NO-3-N、C/N、发芽指数等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纤维素酶与蛋白酶的配合使用对于促进堆肥腐熟效果最佳,其次是纤维素酶堆肥和蛋白酶堆肥,常规堆肥腐熟程度最低.可见,纤维素酶与蛋白酶配合使用对堆肥腐熟有更好的促进效果,可以推测外源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对于促进堆肥腐熟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4.
为了探讨抗生素对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将添加土霉素(OTC)和磺胺二甲嘧啶(SM_2)的猪粪与小麦秸秆进行好氧堆肥发酵试验.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CK处理(不添加抗生素)、L处理(10 mg·kg~(-1)OTC+1 mg·kg~(-1)SM_2)、H处理(140 mg·kg~(-1)OTC+30 mg·kg~(-1)SM_2).结果表明,各处理堆体温度在55℃及以上持续了4 d,发芽指数大于85%,均达到了腐熟标准;堆肥35 d后,L和H处理中OTC残留率分别为2.8%和4.2%,SM_2均未检出;抗生素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0.56~1.24 d.H处理对堆肥过程中脱氢酶活性呈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对脲酶活性则在堆肥后期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Biolog数据表明,在堆肥腐熟期H处理AWCD值、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大于CK;主成分分析得出,H处理改变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主要为糖类、羧酸类及氨基酸类.综上所述,添加OTC和SM_2对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且经堆肥处理后SM_2被完全降解,而OTC仅有少量残留,说明好氧堆肥是一种快速有效去除抗生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5.
不同发酵方式对鸡粪重金属及有机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粪和稻草秸秆为原料,研究了一次堆肥发酵(包括液体菌剂发酵,L;固体菌剂发酵,S;高温酵素发酵,E),以及连续二次堆肥发酵(高温酵素发酵+液体菌剂发酵,EL;高温酵素发酵+固体菌剂发酵,ES)下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和形态分布规律、理化性质以及有机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堆肥前相比,堆肥后鸡粪有机肥pH值显著增加(P < 0.05),而EC值和含水率均显著减少(P < 0.05).小白菜种子发芽率由堆肥前的高达58.1%下降到堆肥后小于20%.堆肥后重金属由可溶态向难降解残渣态转化,有机肥中Cu、Zn、Cr、Cd、Pb和As钝化率分别达到27.2%~69.3%、17.1%~50.7%、24.0%~68.7%、16.9%~46.3%、33.1%~54.3%和0.4%~29.5%.腐殖物质和胡敏酸含量显著增加(P < 0.05),胡敏酸/富里酸(HA/FA)比值均上升.堆肥中多糖类和脂肪族化合物含量均有所增加,但香族类化合物有所降低.从重金属钝化率、有机肥腐熟度等有机肥无害化指标来看,连续二次发酵效果优于一次发酵,其中E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6.
为了提高城市垃圾堆肥的速效磷含量,对供试的7种垃圾堆肥的解磷强度及解磷微生物进行了分析,并以分离富集的解磷微生物制成解磷菌剂进行了青菜盆栽及大田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垃圾的解磷强度一般为11700~16100mg/kg;每g垃圾堆肥含3.5~8.6亿个解磷微生物。出现的解磷能力强的微生物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spp.)、产碱菌属(Alcaligenesspp.)和赛氏杆菌属(Serratiaspp.)等。它们可分别使昆阳磷矿粉和/或摩洛哥磷矿粉释放28400~46600mg/kg和29100~36900mg/kg可溶性磷,利用解磷接种物可使垃圾堆肥提高23~25mg/kg速效磷,在往堆肥中添加植物物质和磷矿粉的情况下效果更好。将拌有解磷菌剂的垃圾堆肥在红壤荒地上施用,对青菜有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7.
湿解产物与堆肥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和腐熟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培养阶段湿解产物与土壤混合物(HTS)的物质变化特征、稳定性和腐熟度,并与堆肥和土壤混合物(CS)及自然土壤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所有HTS和CS的参数变化趋势相似,HTS的温度变化接近于CS的温度变化,稍高于自然土壤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pH值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7.6左右;在培养初期,水溶性有机碳比有机态氮w(WSC)/w(Norg)小于0.55,种子发芽系数(GI)高于80%;培养14d后,w(C)/w(N)降低至小于20,w(NH4 -N)/w(NO3--N)渐渐趋于稳定至小于0.16,GI基本高于100%;49d后,HTS的CO2释放率接近CS和自然土壤的CO2释放率;种子发芽系数的变化表明,湿解产物中含有更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相关性分析显示,w(WSC)/w(Norg)、w(NH4 -N)/w(NO3--N)和GI可以作为湿解产物腐熟度的评价指标。综合各项参数表明,湿解产物在土壤中会很快达到稳定,可以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78.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污泥堆肥腐熟度的综合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游  陈玲  林建伟 《生态环境》2006,15(1):54-57
由于污泥堆肥过程中各组分间相互影响和制约,污泥腐熟程度的判别系统呈现模糊性,使得传统评价方法对该判别系统很难正确认识。文章根据污泥堆肥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含水率、挥发固体、粪大肠菌值、发芽指数作为腐熟程度的判别指标体系,并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建立污泥堆肥腐熟程度的综合判别模型,然后用该模型判别上海市某污水厂污泥快速好氧堆肥工艺污泥堆肥样品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①将污泥堆肥的含水率、有机质、粪大肠菌值和种子发芽指数作为判别指标,可以判别污泥堆肥腐熟程度;②概率神经网络可以建立判别指标与稳定化程度等级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腐熟度的判别提供一种通用的模式,且判别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9.
造纸污泥是一种富含氮磷和有机质养分的有机废物,其中的养分资源可循环应用在速生桉培肥地力工程上.客观剖析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人工速生桉存在的环境生态效应,提出轮伐期缩短和忽视对有机肥的补充是造成当前速生桉地力退化严重的主要原因.基于现状,提出将造纸污泥好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桉树专用有机肥,可最大化循环利用造纸废物养分资源,推进"林-纸-泥"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提出资源化策略配套的发展资金和政策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80.
施垃圾堆肥拌CaCO3对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垃圾堆肥拌施CaCO3对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单施垃圾肥会增加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量,但若施垃圾堆肥同时拌施CaCO3(按施垃圾堆肥量的0.5%或1%),则可有效地降低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水平.与单施垃圾堆肥相比,拌施CaCO3能使番茄中Pb含量下降29%-41%;Cr下降5%-46%,Cd下降9%-42%;Cu下降2%-24%;AS下降4%-60%;有的元素如Pb和Cd甚至能降到本底值(即不施垃圾肥者)以下。青菜中Pb、Cu、As的含量下降较明显。试验还显示:施垃圾堆肥拌施CaCO3,土壤中重金属可提取总量低于单施垃圾堆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