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263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速度场系数在烟气流速测定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气流速测定是气态污染源排放总量监测的重要内容,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连续监测系统的固定点烟气流速转化为监测断面的平均烟气流速。通过用参比方法对连续监测系统流速测定值进行校准,求出该监测断面的速度场系数。通过对两套连续监测系统的校准全过程的研究,证明速度场系数为一基本稳定值,经一段时间复验后其变化仍在容许范围之内,可用其对连续监测系统进行流速校准。   相似文献   
162.
双季稻区冬种覆盖作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南方双季稻区4种冬季覆盖作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周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种植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黑麦草(Lolium multiflroum Lam.)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为:248.8mg·kg-1、256.7mg·kg-1和238.9mg·kg-1均显著高于冬闲田的218.3 mg·kg-1(P<0.05),增幅为9.43%~17.59%;冬季种植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土壤微生物量碳比冬闲田提高了0.63%,没有显著性差异.4种覆盖作物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为:紫云英,100.3 mg·kg-1、黑麦草,153.8 mg·kg-1、马铃薯,99.9 mg·kg-1和油菜,86.2 mg·kg-1,均显著高于冬闲田,73.5 mg·kg-1(P<0.05).对比冬闲田,各个覆盖作物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说明种植冬季覆盖作物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养分含量,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3.
通过对烟道“速度场常数”的研究,提出利用速度场常数监测烟道烟气平均流速的方法,同时研制出速度场常数自动检测装置。解决烟道烟气平均流速自动监测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4.
通过绘制总氮的校准曲线,测定仪器的空白值、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并对仪器的A类不确定度进行评价,对比CFA1000连续流动分析系统与SKALAR SAN++型流动分析仪测定方法、国标法测定方法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保证测定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CFA1000连续流动分析系统具有较好的测试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5.
2014年9月1日起,国家试行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等车辆免检制度。大多数城市根据此规定,对于车辆的排放定期检验也同步实施6年免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车辆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地方环保部门应针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的管理重点,从管理手段、管理体制机制、管理对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高污染车辆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6.
Abstract

Machine tool, which is the basis energy consumed device in manufacturing system, its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and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are the prerequisites for energy saving in manufacturing. Considering the multi-energy-sources features,analys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CNC continuous generating grinding machine tool from the view of energy constitute. The energy sources of a CNC continuous generating grinding machine tool are classified into gear grinding system, grinding wheel dressing system and auxiliary system. Based on the power balance equations of energy flow, the energy flow system of a CNC continuous generating grinding machine tool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CNC continuous generating grinding machine tool is set up by combining the power balance equations with the operating features of three kinds of energy sources. The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 can provide fundamental support for energy consumption forecasting,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and energy-saving optimisation during the machine tool oper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67.
研究了在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基质的序批操作与连续操作反应器中微生物利用基质的不同途径。结果表明,在连续操作中,反应器内的VFA及污泥中的糖原含量保持不变,葡萄糖被用于产生甲烷和微生物增殖,两者分别占进水COD的79.34%和20.62%。在序批操作中,当进水结束时,50.17%的葡萄糖被转化为糖原储存于细胞体内,反应器内的VFA、产生的甲烷及微生物增殖分别占进水COD的25.05%、11.56%和13.22%;当反应结束时,葡萄糖转化为甲烷和微生物细胞的部分分别占进水COD的78.13%和20.6%,积累的VFA及储存的糖原被微生物代谢。两种不同操作模式下葡萄糖的代谢途径不同,序批式反应器中由于糖原储存的存在,减缓了VFA的积累,为厌氧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68.
淠河流域降水时空变率大,深入分析不同强度等级降水的特征和变化,对于全面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防治洪旱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淠河流域12个气象站1958~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年、季不同级别降水量(频次)的变化特点,以及主汛期(5~9月)连续3d最大降水量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淠河流域小雨量(频次)四季分布比较均匀,级别越高,降水频次越少,分布越集中,夏季暴雨多发。淠河流域年总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总降水频次则显著减少。夏季各级别降水量(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暴雨增加最显著,冬季总降水频次无明显趋势变化,小雨、中雨量增加显著,春、秋季总降水频次和小雨频次的减少趋势极其显著。淠河流域暴雨量、暴雨频次均在1968年发生增多突变,小雨频次在1975年有极显著减少突变,年总降水量有增多突变,总降水频次则有减少突变。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研究区主汛期连续3d极端强降水出现概率加大,不同重现期极值增大,洪涝灾害风险加剧。  相似文献   
169.
杨阳  李海亮  马凯丽  虞凡枫  牛世全 《环境科学》2023,44(11):6387-6398
为探究连作对党参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特征的影响.以休耕5 a再种植党参的地块(CK)和不同连作年限的党参种植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探讨了党参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对连作年限的响应.结果表明,党参根际土壤有机碳、全磷、全氮和盐分的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而土壤pH值则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较CK处理,连作1 a、 2 a、 3 a和4 a的党参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1.1%、 80.5%、 74.9%和78.2%,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1.8%、 52.9%、 66.7%和78.4%,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1.3%、 68.8%、 52.1%和56.3%.连作3 a和4 a时土壤盐分含量显著增加,较CK处理,土壤电导率分别增加了54.2%和84.7%.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呼吸熵和微生物熵则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度降低,真菌多样性和丰度增加.此外,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细菌群落之间的拮抗作用增强,而真菌群...  相似文献   
170.
在CSTR反应器中接种硝化颗粒污泥处理低氨氮浓度废水,研究其亚硝化的实现过程,并基于对颗粒污泥理化性质、功能菌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活性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影响亚硝化稳定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协同调控进水氨氮负荷(NLR)和溶解氧(DO)水平等参数,亚硝化成功实现并可维持稳定,亚硝积累率达80%以上.所得亚硝化颗粒污泥为棕黄色,呈现出光滑、饱满的椭球形或球形,颗粒表面微生物以球菌为主;颗粒平均粒径1.3 mm,平均沉降速率为71.3 m·h-1.批次试验显示,颗粒污泥(粒径>0.8 mm)中存在明显的成层分布结构,氨氧化细菌(AOB)主要占据颗粒表层空间,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主要分布在颗粒内部;絮体或小粒径污泥(粒径<0.8 mm)与颗粒污泥(粒径>0.8 mm)呈现出不同的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在颗粒污泥反应器中,良好的硝化菌群分层结构、较高的出水氨氮浓度(15~33 mg·L-1)或较低的DO/NH4+-N (0.08~0.15)是亚硝化实现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