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55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499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2015年5月17~20日嘉兴市发生了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本研究根据5月17~22日污染气体(O_3、SO_2、NO_2和CO)、PM_(10)、PM_(2.5)、10 nm~10μm气溶胶数浓度、气象要素及边界层探空数据,分析了这次过程的成因及其不同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副高位置北抬、均压场结构、地面静小风和边界层中逆温层为这次雾霾过程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这次雾霾过程包含1次降雨和2次雾过程(雨雾和辐射-平流雾).雾霾过程中NO_2、CO、PM_(10)和PM_(2.5)的浓度较高,SO_2和O_3的浓度较低.强降雨对PM_(10)、PM_(2.5)和SO_2清除作用较大,弱降雨会加重污染过程.雨雾的发展过程中,PM的浓度持续积聚;辐射-平流雾过程中,PM浓度先快速下降然后再增加.不同过程中气溶胶数浓度谱均为单峰型分布,但是谱型差异较大,干净天、降雨、雾霾过程、雨雾和辐射-平流雾过程中气溶胶数浓度谱峰值分别位于20~30 nm、100 nm、30~60nm、120 nm和90 nm.表面积浓度谱在干净天、降雨、雾霾和雨雾过程中均为三峰型分布,辐射-平流雾为四峰型分布.  相似文献   
42.
连续流反应器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与维持机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如何快速稳定地启动短程硝化工艺对低C/N比废水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城市污水厂以连续流工艺为主的现状,故对连续流反应器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与维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间歇曝气,依次控制3个阶段的停/曝时间(15 min/45 min、45 min/45 min和30 min/30 min),连续流反应器经过60 d左右的运行,可以成功实现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控制停/曝时间为30 min/30 min,进水氨氮浓度为50或100 mg·L~(-1)时,亚硝化率分别可达90%或95%.另外,间歇曝气有利于抑制硝化菌(NOB)的活性,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可淘洗出NOB,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维持短程硝化.  相似文献   
43.
2013-2015年上海市霾污染事件潜在源区贡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沙  刘宁  刘朝顺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5):1835-1842
统计分析2013-2015年上海市每个月不同空气质量等级天数比重,根据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后向轨迹模型对3年内的12月份影响上海地区的污染气团进行了综合聚类分析和逐年聚类分析.在综合12次严重霾事件的后向轨迹基础上,结合上海实时公布的PM2.5小时浓度资料,对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和浓度权重轨迹CWT(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重霾期间影响上海PM2.5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及不同源区对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差异.结果显示,上海市3年期间12月份霾颗粒物外来源主要输送渠道为西北路径和北方路径,源自于西北方向的气团比重占总气团的50.4%,北方向的气团几乎都经过海洋后进入上海地区.影响上海地区PM2.5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和山东地区,此外江西北部、浙江北部、河北南部及山西少部分地区也对重霾事件中的污染物颗粒有一定程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44.
2013年京津冀重污染特征及其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3年中国东部地区多次发生持续的重霾污染事件.为探究其气象条件与重污染事件的关系,本文使用欧洲中心2013年东亚地区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北京、天津、石家庄的逐时PM2.5浓度数据以及2013年MICAPS观测数据,分析了重污染事件对应的天气形势,并使用NAQMPS针对2013年1月的重污染事件进行情景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天津和石家庄地区PM2.5浓度,夏秋季节日变化不显著,秋冬季节白天低夜间高;3地PM2.5浓度均表现为12-1月浓度最高,7月最低;.2500 hPa平直西风气流,850 hPa弱暖平流,地面处于弱高压后部或高压底部高低空配置下的天气系统,对应着重污染事件的高发期;3源强不变的情况下,京津冀地区由弱高压前部控制转为弱高压控制时,地面温度升高0~5℃,相对湿度增加30%~50%,风速下降2~3 m·s-1,PM2.5浓度变化可达300 μg·m-3.  相似文献   
45.
利用新型梨形筒式好氧堆肥反应器,在通风量为3.0 L/min,搅拌频率为5 min/h的条件下,就不接种微生物、接种土著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时人粪便连续投加好氧堆肥效果进行了对比。堆制20 d即2个运行周期中各堆体的温度、含水率、COD、总氮、pH值与GI等的变化表明,接种微生物可以显著提高堆体的升温速率与堆体平均温度、COD降解率、GI(P<0.01),堆肥可迅速达到完全腐熟。接种土著菌种效果最为明显(P<0.01),其后相继为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接种土著菌种可使堆体温度在50℃以上维持18 d,第8天COD降解率达到61.17%、总氮损失率为25.75%,第6天时GI达到108.22%。  相似文献   
46.
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及其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上海11个气象站点1960~2008年日均相对湿度、能见度以及天气现象资料,重建了上海近50a霾气候数据序列,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值与报表记录值之间变化形态存在着较好的一致性,重建值较记录值偏高。1960~2008年,上海霾日数以9.7d/10a的线性趋势显著增加,2002年以后霾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上海多年平均霾日数以冬季最多而夏季最少。近50a,上海霾日数呈现出西南部最多-市区较多-东北和东南部最少的空间分布,霾日数的空间变化趋势则表现为西南部增加较多而东部增加较少。1981~2008年,上海霾日数在西部和南部都增加,东部则减少。  相似文献   
47.
ABSTRACT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effects of trickle emitter discharge rat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in a silty-clay loam soil. Both pulsed and continuous irrigation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A simulation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soil moisture distribution patterns was quite good. For both pulsed and continuous applications, increasing trickle discharge rate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and an increase in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wetted soil profile. Compared to the continuous treatments, pulsed application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water loss below the root zone. Pulsed applications rates can replace continuous small discharge rates to reduce irrigation water runoff problems on heavy soils and with restricted infiltration allow the use of larger emitter orifices to decrease potential clogging of the trickle system.  相似文献   
48.
吐鲁番盆地的特殊气候条件,为经济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粮食生产受气候条件和经济作物快速增长的双重制约,发展非常困难,本文分析了吐鲁番地区粮食生产增长态热及制约因素,并应用多种模型对未来粮食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和定性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regarding the removal of organics, nitrogen, and an odor-causing compound (sulfide) contained in domestic wastewater, an entrapped-mixed-microbial cell (EMMC) with and without humic substances for both fixed and moving carrier reactors and conventional suspended growth culture (i.e.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simultaneously. Both synthetic (simulated to the organics concentration of general domestic sewage) and actual domestic wastewater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f 12 h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with 1 h of aeration and 1 h of non-aeration, and 6 h of HRT with continuous aeration, at a room temperature of 25 +/- 2 degrees C. It was found that entrapping humic substances in the EMMC carriers had no impact on the removal of organics, nitrogen, and the odor-producing compound. Additional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MMC moving carrier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these pollutant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MMC fixed carrier system. In general, the EMMC associated systems which provide high solids retention time achieve a better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nitrogen, and the odor-producing substance than the suspended growth system for both HRTs of 6 h (continuous aeration) and 12 h (1 h of aeration and 1 h of non-aeration). Both the fixed and moving carrier EMMC processes, therefore, have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 or replacement of the existing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ith regard to improving the effluent qualities (such as COD, nitrogen and odor-producing compound) for reuse/disposal.  相似文献   
50.
春季连阴雨对江苏省夏收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洪颜  高苹  赵凯 《灾害学》2003,18(3):46-49
分析了江苏省40年(1960~1999)春季连阴雨的发生概率、发展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春季连阴雨累计日数、总雨量与夏粮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累计日数≥30d时,夏粮减产非常明显,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达5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