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3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576篇
安全科学   1077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1021篇
综合类   2583篇
基础理论   377篇
污染及防治   309篇
评价与监测   278篇
社会与环境   150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6篇
  197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阐述了微电子远红外联动仪在胶带喷雾降尘系统中的流程、设备特性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用于净化铅锌冶炼厂分银炉含酸碱烟气的脉冲布袋除尘器的控制。从烟气温度控制、脉冲布袋除尘器清灰控制两个方面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93.
总量控制区域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区域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平权函数"和"平权排污量"保证初始排污权分配的现实性和公平性;通过引入"有效环境容量"保证初始排污权分配与环境质量目标相一致作为简化实例,本方法应用于某区域SO2排污权的初始分配,该区域包括3个子控制区、12种行业类型.分配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94.
兰州城市大气污染和可能的技术控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大气污染源和环境监测等资料,计算分析了兰州市区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现状。结果表明,在兰州市区,燃煤占全部能源的71 %; S02年排放量为5. 96万t,烟尘为6. 54万t ;汽车尾气己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市区S02浓度日均值在采暖期超标,而TSP一年四季都超 标。指出采用以集中供热、煤气、型煤和控制汽车尾气为主要措施,兼顾绿化和太阳能利用,制定市区大气污染治理方案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95.
克拉玛依市区大气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评价了克拉玛依市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并分析了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出了相应结论:市区的大气污染以尘 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最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6.
黄山风景区旅游水供需系统安全及动态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岳型风景区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工程性供水难度大,随着区内床位数和游客量的不断增加,水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成为山岳型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黄山风景区尤具代表性。论文通过典型年分析法,对黄山风景区各月各供水片区的水供需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认为:①黄山风景区总体上供水量不足,缺水态势明显,且存在时间、空间、丰枯水期等方面的矛盾;②建立水供需动态调控模型,通过水库和引提水工程调节供水是改善黄山风景区供水短缺的重要途径;③通过现有各分片水库的调节和五里桥水库提水上山,可分别解决目前和中期供水问题,远期若建立钓桥水库,形成全山供水连片,可达到远期水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997.
对国内外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水质管理技术——TMDL计划的技术框架和特点,指出TMDL对我国水质目标管理的借鉴意义. 在“以人为本,保护水生态”以及“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以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阐述了该体系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了面向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方法,对水环境生态分区、水质标准体系的建立、水污染控制单元的选取、实际和允许负荷量的计算、污染负荷分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如何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昆山市14个区镇91个土壤样品中As、Cd、Cr、Cu、Pb、Ni、Hg、Zn 8种重金属测定分析,对该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进行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昆山市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轻微污染,重金属Cd、Cr、Cu、Pb、Hg、Zn均超过国家土壤背景值,旱地、水田中均以Hg污染范围较广、变异系数较大.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水田(1.15)>旱地(1.00).区镇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表明千灯、陆扬、石浦、锦溪、石牌处于警戒值之内,蓬朗、周庄、张浦、正仪、周市、巴城、淀山湖、花桥、陆家轻度污染;昆山市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土壤环境基本容量,能够保证作物品质和农业持续发展.同时,研究表明区域重金属轻微污染具有复合污染的特性,Cd、Pb相关性最高(P=0.621 0), Pb与Hg、Cu、Zn、Cu与Cr也有相关性(0.438 7、0.426 0、0.350 9、0.394 0),区域重金属的轻微污染受人为因素影响显著,研究指出应加强对区域优先控制污染物Hg、次优先控制污染物Pb、Cd、Zn、Cu、Cr的控制与治理.  相似文献   
999.
作者结合多年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实践与理论知识,对影响其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参6.  相似文献   
1000.
Abstract: Introduced predators can have pronounced effects on naïve prey species; thus, predator control is often essential for conservation of threatened native species. Complete eradication of the predator, although desirable, may be elusive in budget‐limited situations, whereas predator suppression is more feasible and may still achieve conservation goals. We used a stochastic predator–prey model based on a Lotka‐Volterra system to investigat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predator control to achieve prey conservation. We compared five control strategies: immediate eradication, removal of a constant number of predators (fixed‐number control), removal of a constant proportion of predators (fixed‐rate control), removal of predators that exceed a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upper‐trigger harvest), and removal of predators whenever their population falls below a lower predetermined threshold (lower‐trigger harvest). We looked 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strategies when managers could always remove the full number of predators targeted by each strategy, subject to budget availability. Under this assumption immediate eradication reduced the threat to the prey population the most. We then examined the effect of reduced management success in meeting removal targets, assuming removal is more difficult at low predator densities. In this case there was a pronounced reduction in performance of the immediate eradication, fixed‐number, and lower‐trigger strategies. Although immediate eradication still yielded the highest expected minimum prey population size, upper‐trigger harvest yielded the lowest probability of prey extinction and the greatest return on investment (as measured by improvement in expected minimum population size per amount spent). Upper‐trigger harvest was relatively successful because it operated when predator density was highest, which is when predator removal targets can be more easily met and the effect of predators on the prey is most damaging. This suggests that controlling predators only when they are most abundant is the “best” strategy when financial resources are limited and eradication is unlik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