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7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913篇
安全科学   2094篇
废物处理   147篇
环保管理   1219篇
综合类   3629篇
基础理论   633篇
污染及防治   365篇
评价与监测   406篇
社会与环境   576篇
灾害及防治   4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5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multilayered barriers regarding diffusion and adsorption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an analytical method. The bottom boundary of the liner system is defined by assuming concentration continuous and flux continuous conditions of the contaminant between the bottom liner layer and the underlying soil. Five different liner system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solute breakthrough time.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 that breakthrough time of the hydrophobic organic compounds for a 2-meter-thick compacted clay liner (CCL) can be 3-4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e breakthrough time for a geosynthetic clay liner (GCL) composite liner. The GM/GCL and GM/CCL composite liner systems provide a better diffusion barrier for the hydrophilic organic compounds than that for the hydrophobic compound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Henry's coefficient. The calculated breakthrough times of the organic contaminants for the Chinese standard liner systems were found to be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ose for the GCL alternatives, for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examined. If 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s to 2.8 for the hydrophobic compounds or 1.0 for the hydrophilic compounds, the thickness of the attenuation layer needed to achieve the same breakthrough time as the standard liner systems can be reduced by a factor of about 1.9-2.4. As far as diffusive and adsorption contaminant transport are concerned, GM or GCL is less effective than CCL.  相似文献   
992.
城市河流硬质护岸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硬质护岸给城市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生态型河流护岸的概念与内涵;分类介绍了硬质护岸生态修复一些代表性的技术和方法,分析了这些技术的适用范围;并提出了目前关于硬质护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3.
湿地植物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不同类型湿地植物如凤眼莲、荇菜、稗草、黑藻、皇竹草、美人蕉等,引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考察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在湿地组合系统中的作用特性。盆栽实验发现,虽然植物对污水N、P营养元素的直接去除率分别只有14.0%~59.4%和8.6%~55.2%,但植物通过过滤、截留及加强有机物降解转化的作用,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使水体N、P的总去除率分别达65.4%~83.8%和43.5%~69.5%。将植物引入组合处理系统,中试实验结果表明,水体TN、TP和COD月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80.4%、74.3%和81.3%。与常规生化处理系统相比,处理效果大为增强,生化反应的能耗相对减少,出水水质较稳定,使湿地组合系统成为一种去N除P,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人工快渗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自制的实验室快速渗滤系统模拟反应器对某校中水站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此套实验室模拟快渗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对COD、TN、TP去除效果良好,壤土在三个周期对COD的去除率最大值为91.5%,TN为66.0%,TP为73.3%。由此试验得出最佳生活污水处理条件为壤土作为滤料,滤料高度为50cm,布水时间为2d淹水,4d落干。复合系统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介质的系统。  相似文献   
995.
构建湿地系统水力学参数的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构建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力学参数对于其功能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探讨构建湿地主要水力学设计参数的基础上,根据描述构建湿地污染物去除的几类机理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连续完全混合反应器模型、Monod动力学模型、Ergun公式以及对流-弥散模型,分别导出了相应的构建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水力学设计参数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不同设计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文章在介绍和评价了矿区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矿区农业生态环境评价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及用户管理子系统、环境评价子系统、地图操作子系统、帮助子系统、输出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特点,最后对系统的应用及前景做了说明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7.
冬季浮萍放养体系对养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为供试材料,以经稀释的养猪场废水为供试污水,考察了模拟冬季气象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浮萍-水葫芦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及植物生长情况,并与年平均气象条件下的相关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年平均气象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冬季气候条件下三种体系对供试废水COD、NH4+-N和TP的去除速率和总去除率均有所下降,最大降幅均出现在浮萍单种体系,而混养体系表现较为稳定,尤其是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其对上述污染物的总去除率均维持在80%左右。浮萍混养体系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受冬季气候影响较小,利用其处理废水可克服冬季气候对浮萍单种体系污水处理系统的不良影响,通过合理的工艺组合,可实现浮萍污水处理系统全年气候下的连续运行和对污水氮、磷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998.
密闭环境空调系统存在一系列特殊的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详细介绍了密闭空间空调系统二次污染的现状、对人员健康的影响、控制措施.提出2种解决空调系统二次污染问题的思路:终点控制和起点控制.终点控制措施和起点控制措各有其优点及缺点,适用范围也不一样.潜艇、深水工作船、宇宙飞船等密闭空间空调系统要根治二次污染问题,必须起点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在工程实践中逐步摸索出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基于3S技术的河流水污染监测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河流水污染的特点及其影响,简要介绍了3S技术的概念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3S技术的河流水污染监测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以期有利于我国河流水污染防治和控制技术与手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将UASB反应器多点进水装置进行改造,设计独特的变速旋流配水装置,具有配水均匀,混合效果好,不会产生短流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旋流配水装置容积利用率高,外循环能耗小,布水均匀性良好;中温条件下外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啤酒配水,进水COD浓度为2000mg/L~3000mg/L,容积负荷可以达到22.7kgCOD/m^3·d,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2.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