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43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69篇
综合类   41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8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认为基层环境执法存在环境立法欠缺执行细则,基层环保执法队伍综合实力落后,环境执法体制名义不顺,地方保护主义,企业环境意识不高等问题。提出必须从完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理顺环境执法体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强化政府环境责任,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控力度等多方面齐发力,共谋对策。  相似文献   
72.
2006年世界环境日聚焦"沙漠和荒漠化",关注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为全人类敲响"沙漠和荒漠化"警钟!本文从土地荒漠化这一概念入手,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以各个部门法为切入点,阐述了目前中国预防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3.
结合石化企业装置生产特点,分析装置级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对应急预案编制的思路和处置对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74.
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流动具有新的特点:农民工基数大、集中度高。造成流向偏差进而引发“大城市病”,面临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地位被“边缘化”,遭受经济贡献与利益分事上的失衡.并且新生代农民工和返航农民工正从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应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合理引导农民工“返航”潮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防止“拉美陷阱”的出现。  相似文献   
75.
张金秀 《云南环境科学》2011,30(4):52-54,67
就目前建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葫芦岛市工业源二氧化硫普查结果全面系统分析,阐明了各区域、行业、企业的二氧化硫产生、排放及分布特点,指出了葫芦岛地区工业源二氧化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7.
随着我国向工业型国家转型的进程加快,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地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8.
生态保护的重点是保护自然资源及由其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维护生态平衡。我县工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为改善其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以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9.
"十二五"以来,国家不断完善总量减排和污染源监测管理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文件和办法,强化了监测信息公开,严格了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考核。新形势下,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针对当前监督性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标准核实、规范监测、信息公布、软件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0.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指出了要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要求。兰州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对兰州新区循环化建设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