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3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1482篇
安全科学   1411篇
废物处理   104篇
环保管理   1099篇
综合类   4104篇
基础理论   990篇
污染及防治   398篇
评价与监测   581篇
社会与环境   325篇
灾害及防治   57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51.
受污染土壤的评价方法和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受污染土壤问题是一个迫切需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该文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受污染土壤的评价方法和控制对策,受污染土壤评价包括,受污染土壤的识别,环境风险分析和受污染土净化整个过程,评价程序包括预备性调查,初步调查,详细调查,修复技术选择及修复工程实施等5个阶段,受污染土壤的详细调查,应有计划地分批进行,重点放在废物堆场和污染企业搬迁后遗留的场地上,受污染土壤的净化,是一项花费巨大的工程,要加快立法,界  相似文献   
152.
基于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论建立了生命周期评价数据库系统。通过综合分析生命周期评价数据,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数据的数据类型,将数据分为产品评价数据、产品档案数据、基础材料数据和影响评价基础数据,相应的设计了4个数据库。运用关系数据库理论分别对4个数据库建立了物理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3.
莱州湾西部海域枯水期富营养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5月份的调查资料,选择透明度、盐度、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硅酸盐、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层次关系和权重,建立了以营养盐和富营养化症状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莱州湾海域的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各站点最终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磷酸盐、无机氮超标严重,整体已表现出富营养化,其中黄河口和小清河口附近富营养化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受到陆源排污和海水养殖的影响,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4.
宁夏煤田火灾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田火灾的状况,指出了宁夏煤田火灾所造成的环境、地质及社会灾害,并根据宁夏煤田火灾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灭火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5.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对《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引入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设计了多组专题讨论课、课程实习和期中小论文答辩,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6.
根据近两年高邮市试点工作经验,介绍基本农田分等定级的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认为积极开展农田环境监测并进行科学评价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57.
New findings on the causes of waste and emissions,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analysing numerous material streams in various sectors of industry,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It describ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the vision of clean production, for formulat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concerning cleaner production targets, for the opportunities to assess to what extent the cleaner production targets have been met, and for the cleaner production assessment. A modified cleaner production assessment approach is presented, and illustrated using leather production as an example. The consequ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iffus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8.
随着污染形势的恶化,原有的亡羊补牢式的污染末端治理已经不能够满足环境污染发展的新要求,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就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以更全面的视角来分析环境污染的产生和预防;本文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发展、方法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9.
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灰色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湖泊富营化程度的评价中,并建立了相应的隶属函数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分辨率高,评估结果客观,合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0.
Eco-security assessment is a hot research area i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hich involves data with much spatial, non-linear, and random featur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s a useful tool to analyze and manage spatial information, has a superior advantage in this field. A case stud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iaohe River featuring a method of eco-security spatial differences (ESSD) based on GI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ncludes four steps: 1) developing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framework with site data; 2) digitizing West-Liaohe River and setting its GRID database of ecosecurity assessment indicators; 3) figuring out the relative membership degree (RMD) of eco-security indicators by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with the weight of indicator; 4) classifying the security zone and mapping the assessment result of eco-security status in grid by GIS method of assigning and clustering. The visual spatial differences of eco-security based on GIS enables decision makers to know the status of eco-security better in making policie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 26(5): 28–33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