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9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秸秆活性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磷酸氢二铵((NH_4)_2HPO_4)作为活化剂制备秸秆活性炭(SAC),并用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_4~-·)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首先对活化前后的SAC进行FTIR表征,发现(NH_4)_2HPO_4活化后的SAC含氧官能团特征峰强度增强,可能有利于过一硫酸钾的活化.其次研究了活化剂浓度、SAC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抑制剂对AO7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O7脱色率随着活化剂浓度、SAC投加量、PM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偏中性条件下,有利于SAC活化PMS脱色AO7;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比(2000/1)的甲醇、叔丁醇、苯酚,55 min内AO7脱色率分别为88.4%、66.2%、13.4%,苯酚对反应抑制效果最好,表明SAC表面的硫酸根和羟基自由基在AO7脱色中起主要作用.最后通过紫外光谱扫描、气质联用(GC-MS)和TOC分析表明,AO7的偶氮键和萘环结构被破坏,生成含苯环类中间产物,最终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矿化率可达31.7%.  相似文献   
282.
A bacterial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and has been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sp. S-42 capable of decolorizing azo dyes such as Diamira Brilliant Orange RR (DBO-RR), Direct Brown M (DBM), Eriochrome Brown R (EBR) and so on. The growing cells, intact cells, cell-free extract and purified enzyme of strain S-42 could decolorize azo dyes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at the optimum pH 7.0 and temperature of 37℃. The efficiencies of decolorization for DBO-RR, DBM, EBR with intact cells stood more than 90%. When the cell concentration was 15mg (wet)/ml and the reaction time was 5 hours, the decolorizing activities of intact cells for above three azo dyes were 1.75, 2.4, 0.95 μg dye/mg cell, respectively. Cell-free extract and purified enzyme belonged to azoreductase with molecular weight about 34000±2000 and Vmax and Km values for DBO-RR of 13μmol/mg protein/nun and 54μmo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from the detection of the biodegradation products of DBO-RR by spectrophotometric and NaNO2 reac  相似文献   
283.
IntroductionNon specificoxidationofpolyaromaticcompoundsbyligninolyticenzymesfromlignin degradingwhite rotfungihasincreasinglyattractedattentionsbecauseofitsabilitytometabolizeawiderangeoforganiccontaminants(Kacstner,2 0 0 0 ) .Amongthem ,laccase ,alsocalledph…  相似文献   
284.
IntroductionRecently,theindustrialtextilewastewaterhasbeenconsideredtobeaseriouspollutionproblemthroughouttheworld.About10000dif?..  相似文献   
285.
联合使用瓜尔胶(GRG)与聚合氯化铝(PAC)对用三种不同的水溶性染料制备的模拟废水及实际的工业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溶液体系的酸度、瓜尔胶及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和沉降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联合使用瓜尔胶及聚合氯化铝的效果比分别单独使用两者好;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pH值范围为8~9,最佳沉降时间在4~6h。在优化条件下,絮凝剂对三种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0%以上,浊度去除率达95%以上,COD去除率达90%;对实际的工业印染废水脱色率为98.8%。  相似文献   
286.
UV-vis/草酸铁/Fenton体系降解蒽醌染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艳蓝KN—R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处理活性艳蓝KN-R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固定染料浓度为100 mg/L时,得到氧化体系的最佳用量比值为ρ(Fe2+):ρ(H2O2):ρ(H2C2O4)为1:15:1.5。在最佳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5%以上,COD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7.7%和66.8%。活性艳蓝KN-R脱色的动力学模型为拟一级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287.
太阳能-TiO_2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染料污水脱色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开放式悬浮型光催化反应器,以太阳能中紫外光替代紫外灯,激发染料污水悬浮液中TiO2产生OH自由基将染料催化氧化脱色,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催化剂活性,曝气,污水流速,反应器受辐射面积,Fe3+离子等对染料污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般晴天的条件下,经过2小时太阳能辐射后,阳离子蓝X-GRRL染料脱色率在80%-93%之间,说明太阳能是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染料污水脱色处理的有效紫外光源,太阳能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染料污水脱色处理是经济实用,效率高,很有发展前景的污水脱色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88.
采用水热法制备NiO纳米薄片,用XRD和TEM对样品的晶型及颗粒形貌进行了表征。以蒽醌染料B-RN为对象,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催化剂热处理温度、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染料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结果表明:NiO薄片催化剂能显著的降解蒽醌染料B-RN,且能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89.
目的 建立黄孢原毛平革菌与10、50、100mg/L碱性紫5BN的共培养体系,研究菌种和培养条件对脱色降解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的改变,确定染料的脱色率及降解率。结果 (1)OGC101菌株的降解能力明显强于BKM-F-1767菌株,培养液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说明染料的N-去甲基化和降解中间物的形成;(2)琥珀酸钠缓冲液、04mM藜芦醇(VA)、浅层静置培养的参数组合较佳;(3)共培养30d后,各样品的脱色降解率为54%-98%;(4)染料浓度与脱色降解效应的相关性,因菌种而异。  相似文献   
290.
新型絮凝剂凝集水中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新近开发的JAZ型絮凝剂对水样中活性艳蓝KN-R,直接深棕M,酸性墨水蓝G,酸生媒介藏青AGLO,直接耐晒蓝B2RL,弱酸性黄HG等代表性染料的凝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酸性墨水蓝的脱色随pH值增加而增加,其他染料的最佳脱色区从酸性到中性。在染料起始浓度为100mg/L ̄500mg/L范围内,酸性媒介藏青的K值(色度降至80时絮凝剂投药量对染料的比值)为2左右,其他染料的k值在1.0以下。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