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915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319篇
综合类   2826篇
基础理论   755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29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103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田志梅 《环境科技》2005,18(3):15-16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运行环境,我们选择适当的运行工艺和参数。通过控制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平衡生长,或者是使固着型原生动物占优势,来获得良好的活性污泥,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2.
本文论述了四方山、达尔滨湖自然保护区植被生态条件、植被类型、植物类群组成、生活型组成、水分生态类型及区系地理成分等调查成果。  相似文献   
83.
从植被演替和抗风性研究包兰线沙坡头段人工植被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群落演替与风沙流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群落的稳定性。在沙坡头地区,以油蒿为主的人工群落在长期的自然演替过程中已达到与生境条件相互适应的动态稳定过程。通过沙坡头与周边地区植被演替的比较研究,表明了该地区现有植被正形成(或已形成)偏途顶极序列,该植被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稳定存在,这些演替可促使沙坡头地区的人工植被向更为稳定的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方向变化。此外,风洞实验结果显示,沙坡头现有主要植被和地表能够抵抗较大风沙流胁迫,已形成了能够忍耐沙尘暴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4.
细菌群落结构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冯胜  秦伯强  高光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23-1829
于2005年2月在太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采集水样,寞接提取水样的总DNA,以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进行V3区PCR扩增,产物经DGGE(变性凝胶梯度电泳)分离后,获得水体细菌群落的16SrDNA指纹图谱;并运用FDC(表面荧光直接计数)方法对细菌丰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体中细菌的群落结构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改变产生明显变化,细菌数量呈现随水体营养水平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营养水平较低的湖心区细菌数量仅为2.87×106 cells·mL-1,超富营养化的五里湖区水体中.细菌数量高达5.92×106cells·mL-1;细菌群落多样性随水体营养水平增加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在超富营养化的1#、2#采样位点,细菌DGGE主要条带数量仅为23条,在沉水植物丰富区(贡湖湾)细菌DGGE主要条带数量达33条.PCA(主成分分析)的聚类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不同营养水平下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可大致归为3种类型,超富营养化的五里湖区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与梅粱湾及汞湖湾存在明显不同,可以大体归为超富营养类型、藻型湖区及草型湖区类型3种.此结果反映了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的增加,促进了某些类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水体中微生物的生物量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造成了微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这可能导致原本稳定的水生态系统脆弱化.  相似文献   
85.
研究利用 UASB反应器考察了 COD和硫酸盐浓度的比值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对COD的竞争情况 .发现在 HRT为 3.8h,SO2 -4 负荷为 6~ 7kg· ( m3· d) - 1 ,SO2 -4 浓度为 1 0 0 0 mg· L- 1 条件下 :1在 COD不足时 ,SRB与 MPB在竞争中占微弱优势 ;对于产甲烷活性比较好的厌氧污泥要经过较长的时间 ,SRB才能确立优势菌种的地位 .2 COD/ SO2 -4 比值决定了 SO2 -4 的去除率 .比值等于 2时 ,SO2 -4 的还原率在 95%以上 ;当比值为 1 .5时 ,SO2 -4 还原率为 75% ;当比值为 1时 ,SO2 -4 的还原率为 60 % .  相似文献   
86.
朱江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3):308-315
报道了北京地区几条主要河流蜉蝣稚虫的种类分布,探讨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体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种类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白河和拒马河质量为最好,其余依次为永定河,清水河上游,潮河和清水河。  相似文献   
87.
甲醇残液生化处理系统中好氧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醇残液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生物污泥为材料,运用分离技术,获得好氧菌30株。研究了每株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和培养特征,将30株细菌鉴定为9个属,并进一步探讨了甲醇残液生物降解的模式。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以重金属化合物(CdCl_2、PbCl_2)和矿物油作为土壤的污染物,分析土壤中镉、铅、油的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类群与生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铅、油对水旱田中的细菌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对放线菌、真菌抑制作用较差。小剂量的镉、铅、油对固氮菌有刺激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对尿酶和硝化细菌的代谢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其它酶类不明显。 从含重金属的平板培养基上反映出土壤对重金属的掩蔽作用。污染物对微生物的生化活性的临界毒害浓度分别为:镉 5—60ppm;铅 300—500ppm;油 500—5000ppm。  相似文献   
89.
采用分散式小区污水处理装置并结合优势菌,处理天津市某小区的生活污水,出水回用于该小区居民楼冲厕.整个装置埋于地下,不占地表面积,运行管理简单;优势菌的投加强化了厌氧处理,为后继好氧处理减轻负荷.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CODCr为350~550,NH3-N为100~180,浊度为34~87,pH在6~9之间,出水水质在HRT=5h时,CODCr<50mg/L,NH3-N<10mg/L,浊度<3,且出水无色无味,达到了《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90.
工程菌处理高纯二甲醚生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菌LEY7是以假单胞菌D3 菌株 (Pseudomonassp.D3 )为受体 ,以缓慢牙孢杆菌 3RM2 菌株 (Bacilluslentus 3RM2 ) ,假单胞菌W1 (Pseudomonassp .W1 )和W2 (Pseudomonassp .W2 )为供体 ,用多基因转化原生质球构建而成。工程菌LEY7能同时降解 4种化合物。用工程菌LEY7处理化工废水 ,工艺采用二级氧化。处理效果 :进水COD =10 0 0mg/L ,处理后出水COD在 10 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