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443篇
基础理论   107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内蒙古草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2年夏季,利用静态箱方法,对我国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进行了首次测量,同时观测了太阳辐射、温湿度等参数.结果表明,异戊二烯是草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中的主要成分.异戊二烯的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因子分析表明,可见光辐射、温度、水汽含量是影响异戊二烯排放的主要因子,而且可见光辐射是控制其排放过程的最主要因子.根据相关分析,在考虑影响异戊二烯的排放因子时,不仅要考虑通常的影响因子--可见光辐射、温度,还要考虑水汽的作用.箱方法的使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箱内外太阳辐射、温湿度等的差别,因此,必须考虑修正采样箱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带来的影响.2002年夏季,异戊二烯排放通量(C)的最大值为1649.3μg/(m2·h).6、8、9月采样期间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日平均值分别为886.6、707.0、427.2μg/(m2·h).  相似文献   
162.
WCDMA基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也在担忧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选频监测仪器,对WCDMA基站在正常工作状态和最大发射功率状态下天线轴向不同距离上的功率密度进行监测,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分析WCDMA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广州地区紫外辐射特征和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紫外观测数据,研究了广州的紫外辐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2005年和2006年广州各月份紫外辐射强度的极值的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2006年的达到了55.48W/㎡,极值的最小值也都出现在1月,2005年最小只有23.17W/㎡.利用NCAR(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TUV模式,模拟研究了2005年11月16~29日一次从清洁到灰霾过程的典型个例,模拟的结果与实际观测基本一致,模式研究表明,在污染较轻时,TUV模式能够很好的模拟晴天紫外辐射的日变化,模式与实测之间有约7%~15%的误差. 随着污染的加剧,模式的偏差也变大.气溶胶对紫外辐射的影响相当大,在气溶胶污染严重时可使紫外辐射降低40%,气溶胶对紫外辐射的短波谱也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污染的加重,对紫外辐射的短波衰减会加强.  相似文献   
164.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是核设施运行的必然产物,滨海核设施向大海进行稀释排放处置,内陆核设施缺少稀释载体,采用自然蒸发空气载带方式将液体流出物通过气态途径向大气稀释排放是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实现液态流出物的零排放。自然蒸发空气载带排放方案描述了工艺原理,提出了空气流速、空气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废水温度等与蒸发强度的关系,给出了一套自然蒸发载带排放装置的概念设计,分析了液态流出物转为气态途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论证了采用自然蒸发空气载带方式实现内陆核设施液态流出物零排放目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5.
为同时去除农田地表径流中的重金属和农药,利用猪粪制备未改性猪粪生物质炭(简称"未改性生物质炭")和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简称"改性生物质炭"),分析比较硫脲改性对生物质炭的pH、元素组成、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巯基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污染体系中初始浓度对两种生物质炭吸附水溶液中镉(Cd)和草甘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未改性生物质炭相比,改性生物质炭的pH、O/C(原子比)和H/C(原子比)降低,比表面积增大,含氧官能团和巯基含量增加.②与未改性生物质炭相比,改性生物质炭对Cd和草甘膦的吸附能力增强,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增加了近3倍;随着Cd和草甘膦初始浓度的增加,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Cd和草甘膦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增加量最高分别达18.52%和7.60%.③单一污染体系中两种生物质炭对Cd或草甘膦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说明其对Cd或草甘膦的吸附机理是单分子层的吸附起主导作用.④复合污染体系中,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吸附能力分别增加了25.28%和21.26%,未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最大表观吸附量增加了29.34%,但改性生物质炭对Cd的最大表观吸附量降低了47.28%;未改性和改性生物质炭对草甘膦的吸附能力减弱,但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增加了2.63和3.45倍.研究显示,硫脲改性猪粪生物质炭作为一项有前景的新技术,为解决实际环境中的复合污染问题提供了经济环保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6.
为了研究微波场连续-间断辐照作用对颗粒煤瓦斯解吸特性的影响,通过自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研究了微波连续-间断作用10 ,20 ,40 s及无微波作用下的构造煤颗粒瓦斯解吸量及解吸速率变化规律,并采用水浴加热装置模拟微波产生的热效应,研究了微波热效应在促进煤粒瓦斯解吸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连续作用时间内,瓦斯解吸量和解吸速率均迅速增大,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衰减较快,最终瓦斯解吸量趋向于一定值,微波连续-间断辐照作用下的瓦斯解吸量是无微波加载作用下的1.83~3.93倍;微波产生的热效应对瓦斯解吸影响较为显著,权重达82%以上,然而其非热效应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实验方法与结果可望为促进构造瓦斯解吸、降低煤层突出危险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可以模拟放射性核素在不同尺度下的大气输送与扩散,为核电站选址、核事故应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总结了目前广泛用于模拟核素扩散的多种模式,详细比较了各模式对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输送和扩散、干/湿沉降和重力沉降以及辐射剂量等处理方法,总结归纳各个模式模拟的差异性.最后,对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对有针对性地提高模式模拟能力以及明确模式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8.
吴建国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1):1395-1404
采用20 W和40 W的UV-B灯辐射增强处理,测定分析了UV-B辐射增强对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 结果显示:2008年8月3日,研究区大气温度从09:00开始上升,到14:00达到最高点,叶温和大气饱和水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趋势相似;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从07:00开始上升,至13:00达到最高,之后下降;麻花艽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对照下最高,在40 W UV-B辐射下最低;Pn在08:00—10:00最高,Gs在07:00—08:00最高,Ci在日出及日落时最高,E在09:00—13:00及14:00—18:00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日出后最高;Pn与Gs,叶片温度,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饱和水气压亏缺呈正相关,与Ci呈负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相关系数较高. Pn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0~800 μmol/(m2·s)时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加,在2 200~3 000 μmol/(m2·s)时变化不大;Gs和E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Ci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0~800 μmol/(m2·s)时,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0~800 μmol/(m2·s)时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在800~3 000 μmol/(m2·s)时呈下降趋势. 说明UV-B辐射增强将使高寒草甸植物叶片Pn,Gs,Ci,E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9.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uter simulation of reflected and scattered laser radiation for calculating the angle of laser shields performed with the Laser Shield Solver computer program. The authors describe a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shield angle for laser shields which protect workers against reflected and scattered laser radiation and which are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The main assumptions of the program, which calculates and simulates reflected laser radiation from any material and which can be used for designing shield angles, are presented. Calcu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measurements of reflected laser radiation. The results for one type of laser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which interacted with a laser beam showed that the Laser Shield Solver was an appropriate tool for designing laser shields and its simulations of reflected laser radiation distribution have practical use.  相似文献   
170.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射频及微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受到电磁辐射污染的影响。本文总结归纳了我国电磁辐射职业危害状况,分析了现代企业电磁辐射防护的新特点,并提出企业电磁辐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