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34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61.
大跨度黄土隧道CRD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跨度隧道通常采用的交叉中壁(CRD)法的工法特点,以V级围岩条件下的某大跨度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RD工法中各个分部的开挖形状、开挖顺序以及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CRD法的开挖顺序调整为CRD1-CRD3-CRD2-CRD4时,隧道各步位移及初期支护内力均较原CRD法要小;当采用直线型临时支护代替曲线型临时支护时,隧道初期支护内力会有一定幅度增大,但变化幅度小于10%。优化后的CRD法可以减少工序,加快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2.
隧道纵向通风对火灾规模和火灾蔓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隧道纵向通风一方面会给火源提供大量氧气,扩大火灾规模,增加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带走大量热量,减小火灾蔓延的可能性。目前,这两方面影响的相对重要性还没有被很好地研究。本文对纵向通风对隧道火灾蔓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纵向通风对隧道火灾规模的影响,然后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程序FDS,对不同通风速率及相应火灾规模条件下隧道内车辆间的火灾蔓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通风速率条件下火灾蔓延的规律,并提出了控制隧道火灾蔓延的措施。结果表明,增加通风速率能较大地增加货车火灾的热释放速率,当通风速率小于2 m/s时,火灾蔓延的距离随通风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通风速率大于2 m/s时,火灾蔓延的距离受通风速率的影响很小;对于客车火灾,通风对火灾的热释放速率影响较小,并且火灾蔓延的距离随通风速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63.
特长公路隧道集中排烟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纵向通风排烟是我国长大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通风的主要形式,目前开始应用一种新型的特长公路隧道纵向通风集中排烟方式。本文借助CFD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对两种排烟方式在火灾时的烟气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顶部设排烟道时,不同排烟开口大小和排烟口间距对隧道火灾时排烟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顶部设排烟道排烟较纵向通风排烟有较好的烟气控制效果,排烟口的设置间距和开口大小将影响隧道火灾时的排烟特性。  相似文献   
764.
对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体育场刚性模型进行了表面测压风洞试验,介绍了试验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结构典型测点在不同风向角下的风压变化规律,给出了该体育场屋盖上的对应于50年和100年重现期的10min平均风压值及前10个最小极值风压值。分析表明:风压系数平均值分布规律明显,能体现屋盖上流场分布的情况;均方根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气流分离和旋涡脱落情况。典型体育场屋盖上表面主要分布负压,其中迎风边缘及突出部位较大,低凹处及尾流区域较小;屋盖下表面在迎风的钝体边缘有较大区域正压出现,背风处分布有不大的均匀负压。  相似文献   
765.
地下空间开发引发了大量的补偿基础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岩土技术难题。对结构荷载已完全被开挖土重所替代的等补偿和超补偿基础而言,理论上基础将不会出现工后沉降,但大量实测数据表明,等补偿甚至超补偿基础往往在竣工后均出现沉降变形,南京地铁隧道基础便是典型实例。为此,探讨了深基础与浅基础间的异同点,并推导出考虑埋深的坑底土体应力计算方法;然后围绕基础的整个施工过程,详细分析了开挖卸荷和施工找平对基底变形的影响,发现找平过程中多挖了与隆起量体积相等的土体,而该缺失的土体将导致基础后期发生沉降变形。据此思路计算地铁隧道基础的变形量,并与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6.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采用商业混合菌种(Polyseed)改进传统方法测定BOD5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地表水作为接种水的传统方法,采用进口商业混合菌种配制接种稀释水BOD5(空白值)更稳定,可以改进传统BOD5测定方法,使得日常监测工作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767.
确定面源恶臭挥发率的方法一般有两种:间接采样法和直接采样法.直接采样法由于具有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样设备的选择会影响到恶臭样品的组成,通过对比可知,由动态采样器和静态采样器确定的恶臭挥发率的结果是不同的.用风洞法确定的恶臭挥发率与用问接法确定的恶臭挥发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恶臭扩散模型的输入参数.  相似文献   
768.
计算机模拟隧道围岩失稳研究的困难在于失稳模型不清楚、失稳判据不明确。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稳定性判别方法,总结了不同变形失稳机制下的计算模型及其量化的破坏判据,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存在局限,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提供快速、合理、可操作的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