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3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森林火灾地面扑救的最佳路线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向东  李松  林其钊 《火灾科学》2004,13(4):235-240
建立了森林火灾地面扑救方式(直接扑救、间接扑救和平行扑救)的最佳扑救路线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模型的计算机数值求解算法。给出了匀速扩张的椭圆形火场的一个算例,从其计算结果中导出的一些实用的结论与以往用解析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以此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为评估磷酸铁锂(LFP)电池梯次应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设定直接应用和梯次应用2个应用场景,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应用场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及其贡献进行分析.功能单位设定为应用总容量1GWh的LFP电池作为通讯基站(CBS)储能电池,循环寿命为800次.结果表明,2个应用场景的环境影响热点均为储能应用...  相似文献   
53.
陈晨  李北罡 《环境化学》2021,(3):799-807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骨架,结合磁性Fe3O4和稀土铈离子Ce(Ⅲ)通过溶液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磁性海藻酸铈复合微球(Fe3O4@SA;Ce).采用X射线衍射(XRD)、孔结构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及振动样品强磁计(VSM)对Fe3O4@SA;Ce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直接桃红12B(direct red 12B,DR 12B)和直接橙S(direct orange S,DO S)两种染料为吸附对象,探讨了Fe3O4@SA;Ce的吸附剂性能、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Fe3O4@SA;Ce对室温下自然pH染料溶液中DR 12B和DO S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量分别可达464 mg·g-1和730 mg·g-1.在不同温度下(298、313、328 K),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的吸附过程均可用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准确描述.通过等温吸附研究,发现Fe3O4@SA;Ce对两种染料的等温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型.各种表征结果表明,SA与Ce(Ⅲ)和Fe3O4交联反应后生成的Fe3O4@SA;Ce凝胶球表面有大量深浅不一的褶皱沟纹,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制备方法简单、可高效吸附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吸附剂,Fe3O4@SA;Ce对高浓度染料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期望能够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4.
对“十二五”期间发生的、已经公布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报告进行检索,选择事故调查报告要素比较齐全、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19起进行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分析,计算每死亡1个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建立以事故死亡人数测算全国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模型,根据公开的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估算全国年度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 651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6%,占全国财政收入的0.72%,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55.
铁路噪声对沿线住宅小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考虑铁路噪声的直达声和一次反射声对住宅小区的影响,建立了铁路沿线城市住宅区列车噪声衰减的理论模型,计算分析了铁路噪声对建筑群纵深的影响,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6.
The aerosol direct effects result in a 3%–9% increase in PM2.5 concentrations over Southern Hebei. These impacts are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PM2.5 loadings.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contributions will be underestimated if ignoring the feedbacks.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is the most air polluted region in China and the three neighborhood southern Hebei cities, Shijiazhuang, Xingtai, and Handan, are listed in the top ten polluted cities with severe PM2.5 pollu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aerosol direct effects on air quality over the southern Hebei cities, as well as the impacts when considering those effects on source apportionment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air quality models. The WRF/Chem model was applied over the East Asia and northern China at 36 and 12 km horizontal grid resolutions, respectively, for the period of January 2013, with two sets of simulations with or without aerosol-meteorology feedbacks. The source contributions of power plants, industrial, domestic, transportation, and agriculture are evaluated using the Brute-Force Method (BFM) under the two simulation configurat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he increases in PM2.5 concentrations due to those effects over the three southern Hebei cities are only 3%–9% on montly average, they are much more significant under high PM2.5 loadings (~50 μg·m−3 when PM2.5 concentrations are higher than 400 μg m−3). When considering the aerosol feedbacks, the contributions of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sources assessed using the BFM will obviously increase (e.g., from 30%–34% to 32%–37% for industrial), especially under high PM2.5 loadings (e.g., from 36%–44% to 43%–47% for domestic when PM2.5>400 μg·m−3). Our results imply that the aerosol direct effec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during severe pollution episodes, especially in short-term source apportionment using the BFM.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汽油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减少油耗、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汽油直喷技术(GDI)、醇类燃料替代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等新兴技术被应用到汽车产品中,该研究对GDI发动机汽车、醇类燃料车和混合动力车的颗粒物(PM)、氮氧化物(NOx)、总碳氢化合物(THC)的排放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综合评估先进动力技术和醇类燃料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GDI汽油车的PM排放因子为进气道喷射(PFI)汽油车的1.2~5倍,加装汽油颗粒物捕集器(GPF)后GDI汽油车的PM排放大幅下降,同时具备催化能力的GPF可减少NOx和THC排放.与汽油车相比,乙醇燃料车PM排放量减少了35%~56%,尾气THC排放减少了10%~44%,但挥发性有机物(VOCs)蒸发排放增加了20%~41%,其主要来自于日呼吸损失.各类型车辆的NOx排放差异较小,比较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混合动力车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污染物减排优势明显,可积极推广其在公共交通和私家车队中的应用.建议今后研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GDI和混合动力车在实际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环境影响;②醇类燃料车VOCs蒸发排放控制技术及相关法规标准的完善;③新兴技术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耕种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田2种土壤耕作强度(深翻耕和浅旋耕)和3种水稻栽培方式(直播、抛秧和插秧)下的CH4排放规律,以探讨稻田土壤耕作强度和水稻栽培方式对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水稻栽培方式下,深翻耕和浅旋耕稻田CH4排放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土壤耕作强度对稻田CH4季节排放总量的影响受水稻栽培方式的制约:抛秧方式下,浅旋耕与深翻耕处理相比,稻田CH4排放量减少31.37%(P0.05);而直播和插秧方式下,2者CH4季节排放总量相当。水稻栽培方式显著影响稻田CH4排放季节变化规律:直播稻田CH4排放大致呈现"双峰型"模式,且水稻生育前期CH4排放水平较低;而移栽稻田(抛秧和插秧)CH4排放大致呈现"三峰型"模式,且水稻生育前期CH4排放水平较高。与深翻耕抛秧相比,深翻耕直播和深翻耕插秧稻田CH4排放分别减少23.31%和42.51%;而浅旋耕方式下,3种水稻栽培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相当。降低土壤耕作强度,以浅旋耕代替深翻耕,可以减少耕作对土壤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稻田CH4排放。与水稻移栽相比,水稻直播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生育前期CH4排放,具有一定的CH4减排潜力,但仍需加强中后期田间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59.
为探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麦秸秆纤维对植被混凝土基材力学与植生性能的影响,通过直剪试验、植生试验研究了改性后植被混凝土基材(简称改性基材)的抗剪性能与黑麦草生长性能.结果 表明:①改性基材的剪切强度随CMC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0.5%CMC掺量时基材的剪切强度出现峰值,而随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基材剪切强...  相似文献   
60.
本文重点讲述了汽车塑料电镀工艺以及其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介绍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参照目前国际上各大整车厂的性能检测方法,论述了如何对汽车塑料电镀成品件进行性能测试来确定其质量.随着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希望我国汽车塑料电镀工艺能紧追和应用先进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