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4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583篇
安全科学   420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1461篇
基础理论   311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163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研究了改性填料与普通填料在清水中的氧传质性能。根据反应器特征,建立了全混式反应器氧传质模型。分别测定了改性填料和普通填料在清水中连续曝气供氧的溶解氧值与曝气时间的关系。同一曝气流量下,改性填料反应器中清水的DO比普通填料反应器高;增大曝气流量,同一曝气时间反应器中清水的DO升高,直至饱和值Csat,并且前者比后者提前接近饱和值。采用全混式反应器氧传质模型,通过matlabprograms寻优求出连续曝气供氧时两种填料在清水中氧的液相总传递系数kLa。计算结果表明:曝气流量增大,氧传递系数kLa增大,其值约为22h-1~36h-1;在相同曝气流量下,改性填料的kLa均高于普通填料,约提高10%。试验表明改性填料增强了反应器的氧传递能力。  相似文献   
972.
内蒙古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2008年6~10月对乌梁素海水体的测定结果,以最能表现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程的叶绿素a为基准因子,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乌梁素海现有的20个测点分成四类,然后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对四类测点的水质进行评价,找出各类测点及总测点中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最后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2008年乌梁素海各测点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6.314mg/m3,变幅1.54~26.87mg/m3;在8、9月出现高峰,7、10月居中,6月最低,整个区域呈现较明显的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趋势。依据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公式,计算得出乌梁素海TSIM平均值为65.1(53),全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BOD5、悬浮物、浊度、总磷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值和溶氧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乌梁素海叶绿素a的环境理化因子因不同类型的测点各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影响因子有浊度、悬浮物、总磷、总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   
973.
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的可拓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引入可拓学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文章把物元模型、可拓集合和关联函数应用于武汉市黄陂区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建立黄陂区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化和定级化。通过计算单指标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确定评价体系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以及综合影响程度,研究结果直观有效,能全面反应区域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74.
首先介绍了最常用的测试吸声系数的驻波管法与混响室法并阐述了两种方法优缺点。驻波管法测试的是法向吸声系数,混响室法得到的是各个入射方向的平均吸声系数,两种方法测试时均与实际安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完成现场复杂环境下吸声系数的准确测试。而很多情况下,需要测试得到的是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吸声系数,于是总结了传递函数法、PU矢量法、参量阵扬声器法、脉冲响应法、倒频谱法、最长序列数法以及减法技术等吸声系数的现场测试方法的原理与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测试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75.
基于降雨和地形特征的输出系数模型改进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降雨是非点源污染产生的主要驱动条件,地形是非点源污染输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均与非点源污染紧密相关。输出系数模型是大尺度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的常用模型,从降雨和地形对非点源污染产生、迁移的影响出发,对现有输出系数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改进模型中降雨影响因子和地形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以提高模型在大尺度流域的模拟精度。最后,以长江上游1990和2000年TN负荷估算为例,分析了模型改进前后的精度变化。精度对比表明,通过模型改进,流域综合相对误差从4502%和4249%减小到2393%和1838%,直门达站、沱江大桥站和罗渡溪站控制流域的相对误差有明显减小。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结构更合理,模拟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76.
为精确描述二噁英分子的电子结构及其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关系(QSPRs),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分别对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进行了优化计算.相应量子化学参数,即平均分子极化率(α),熵(S),极化率和四极矩的张量分量(αxx,αyy,αzz和Qxx,Qyy,Qzz)用于该类化合物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PR研究,构建了2个单变量和1个双变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2、0.950和0.951;其显著性检验因子F分别为509.759、379.498和186.234.PCDD/Fs在辛醇相-水相间的分配性质主要与分子体积因素有关,而电性因素的影响较小;不同模型预测值间的差异与模型中预测变量本身性质和实验值的有限性有关.经比较,本研究中所建立的3个QSPRs模型尽管只有1个或2个变量,但其结果与复杂的偏最小二乘分析(PLS)相近.  相似文献   
977.
城市轨道线网规划对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熵值法与属性识别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用该方法对城市轨道线网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推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结果合理,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8.
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 (HOCs)—pyrene, 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s (NOM)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ere taken as the test compound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M on HOCs’ partition to the NOM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solution property, NOM characteristics, and modification by ozone preoxidation on pyrene partition to NOM we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K oc of pyrene to NOM was calculated, which was found to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aromatic structures and hydrophobic functional groups of the NOM. The NOM characteristic modification corresponding to solution property could influenc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OM and pyrene. Preozonation could destroy the aromatic or hydrophobic structures of the NOM and decrease K oc of pyrene.  相似文献   
979.
利用1954~2008年街阳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对其年代际间曲线和气侯趋势系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冰冻的年代际间变化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活跃期,50、90年代的低谷期,目前向正常方向发展.年平均出现冰冻24.5站次,冰冻多发年的出现机率有所加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月中旬~2月上旬是冰冻相对集中时段,其中1月下旬是全年出现冰冻最多旬,而该旬并非气温最低时段.形成冰冻的有利条件是日平均气温0~-1℃,小~中等降雨(雪)过程,日平均风速5.0 m/s以下.衡阳的冰冻发生存在地域性特点,自北向南逐渐减少.轻度冰冻、中等冰冻和重度冰冻各占69.3%、25.4%和5.3%.  相似文献   
980.
利用1954-2008年衡阳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对其年代际问曲线和气候趋势系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冰冻的年代际间变化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活跃期,50、90年代的低谷期,目前向正常方向发展。年平均出现冰冻24.5站次,冰冻多发年的出现机率有所加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月中旬-2月上旬是冰冻相对集中时段,其中1月下旬是全年出现冰冻最多旬,而该旬并非气温最低时段。形成冰冻的有利条件是日平均气温0— -1℃,小-中等降雨(雪)过程,日平均风速5.0m/s以下。衡阳的冰冻发生存在地域性特点,自北向南逐渐减少。轻度冰冻、中等冰冻和重度冰冻各占69.3%、25.4%和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